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证券市场回顾与展望 > 正文
 
2003年终特别报道--股市开启价值投资新时代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2月22日 07:09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国际金融报记者 周宏 发自上海

  回顾2003:

  和前两年相比,2003年沪深股市最大的贡献在于新盈利模式的诞生。伴随着大盘蓝筹股的崛起,人们忽然发现价值投资成为了市场惟一可行的投资理念

  作为监管最为到位、信息披露最为充分的机构投资者,基金选择“价值理念、组合投资”既是管理层的要求,也是体制的必然

  QFII在今年的沪深股市同样是大放异彩。QFII在今年下半年迅速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产生盈利效应,成为影响力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

  展望2004:

  在2004年,《证券法》修正案三读通过、QFII加速流入、投资基金和券商集合理财账户的资产扩充,对A股市场可能产生实质性利好

  2003年对中国股市而言,是蓝筹与大盘空前热火的一年,是价值投资回归的一年,是钢铁、石化、汽车、电力、港口5个行业股票“金花怒放”的一年,更是中国投资者放弃浮躁,真正回归理性的一年。

  价值投资兴起

  2003年和前两年相比,沪深股市最大的贡献在于新盈利模式的诞生。在资金驱动的庄股模式破灭以后。寻找新的盈利模式,成为此前两年熊市中,投资机构最为关心的事情。

  然而,在一桩桩庄股、操纵事件破灭之后,伴随着大盘蓝筹股的崛起,人们忽然发现价值投资成为了市场惟一可行的理念。“理性投资,价值投资”———这个在中国股市空喊了十余年的口号,蓦然在今年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作为理性投资的一种张扬,以钢铁、石化、汽车、电力、金融(后被更换为港口)为代表的蓝筹股成为2003整个年度的行情主导,也占据了市场的绝大部分盈利机会。对仍处于历史低位的沪深股市里,钢铁、汽车、石化、金融、电力等行业借助坚实的基本面掀起的“局部牛市”,成为弱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数据显然更具说服力,在2003年里,钢铁板块的整体涨幅达30%,汽车股整体涨幅达12%、石化板块整体涨幅为18%、电力涨幅达到10%。其中的龙头股有着更好的表现。截至2003年12月16日,宝钢股份的最大涨幅已经达到92.45%,中国联通为43.61%、上海汽车为136%、招商银行为71%。

  而其他行业大部分由于基本面不理想或不突出,表现不甚理想。整个市场“二、八现象”或称“局部牛市”痕迹明显。

  价值投资大行其道的背后,是2003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企业业绩强劲回升的大背景。国家统计局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会达到8.5%以上,国内生产总值的总量会突破11万亿。而上市公司业绩也结束了持续多年下滑的局面,出现强劲回升的势头,这成为微观层面上实施价值投资的最好理由。

  2003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加权每股收益已经达到0.160元,高于2002年全年水平。前三季度,上市公司加权净资产收益率达到6.18%,也高于2002年全年5.717%的加权净资产收益率。证明上市公司的利润水平和盈利能力大幅提高的说法所言不虚。

  从具体行业来看,黑色金属、有色金属、汽车及零配件、石油与天然气、造纸等行业收入和利润在2003年出现超过30%的强劲增长。金融行业则由于经济形势明显好转,收入和利润高速增长。这直接铸成了今年钢铁、汽车、石化、银行等5朵金花盛开的基本局面。

  但上市公司的平均股价却没有明显抬高。截止到2003年11月14日,上市公司算术平均股价为7.13元,较年初均价8.72元低了18.23%。目前股市的平均股价已处于8年以来的最低位。

  截止到2003年12月16日,上海A股平均市盈率为35.7倍,深圳A股平均市盈率为37.4倍;上证180样本股和深圳100样本股平均市盈率均在27倍以下,市盈率水平已接近国际水平。

  连续数年的全球经济增长冠军,和连续三年的全球股市跌幅第一,这个剪刀差凸显了A股股票的投资价值,也一手促成价值投资的兴起。

  基金主导行情

  有更多机构皈依“价值理念”则是价值投资兴起的又一个必然条件。证券市场以资金实力说话,没有投资者的广泛认同,任何理念都只能在停留在书本上。

  不可讳言,证券投资基金的高速发展是使之成为现实的最关键因素。

  2003年,基金业的成长堪称空前绝后,全年新批准12家基金管理公司开业,全年新增各类开放式基金43只,募集基金份额超过730亿元人民币,年增长幅度继2002年后再度超过50%。

  至2003年终,沪深股市总计有开放式基金70只、封闭式基金54只,管理资产近1800亿元,持有股票市值达1000亿元以上,占两市市值比例接近10%,成为市场的最大投资者群体。

  在近两年的熊市内,基金业总计有18家基金管理公司获准成立,新发基金63只,募集基金份额1200多亿元,成长比例达到150%左右。而与之相应的则是证券公司、信托公司以及私募基金资产逐渐恶化、投资普遍陷于困顿。此消彼长之间,市场主力大换班的结局也不难确认了。

  而基金在理念上的先进性和投融资体制上的优势在今年也显露无疑。

  作为监管最为到位、信息披露最为充分的机构投资者,基金选择“价值理念、组合投资”既是管理层的要求,也是体制的必然。“5·19”行情中与其他机构“合纵、连横”,最后以“基金黑幕”告终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当市场最终选择回归理智,早已主动或被动走上价值投资之路的基金,其先发优势最为明显。

  而基金投融资体制的相对先进,更是成为其最大的优势。作为惟一可以向普通投资者公开募集资金的机构投资者,基金拥有数量巨大的零成本资金,且融资期限以十年计(按基金存续期计算)。按照资金性质决定投资思路的规律,最低的融资成本和最长的融资期限,使得基金在贯彻“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思路时游刃有余。

  所以当市场重新选择价值投资作为反弹的主题时,今年出现基金业一手主导的大蓝筹行情的局面也就不难理解了。

  QFII生逢其时

  QFII在今年的沪深股市同样是大放异彩。如果说今年上半年是基金行情的话,下半年QFII的影响力则越来越大。

  自今年7月9日上午10时,瑞银集团以近乎公开表演的方式,下单宝钢股份、上港集箱、外运发展和中兴通讯后,QFII资金鱼贯而入,进入速度和规模都大大超过市场此前的预想。至2003年底,QFII获准的投资规模合计有17亿美元,约合140亿元人民币。规模最大的瑞银集团的准入规模达到5亿美元,其规模已经超过股票型投资基金的平均水平。

  从个体看,大部分全球著名投行都积极申请QFII资格和投资规模。今年5月26日瑞士银行集团、野村证券获批;6月8日摩根士丹利,花旗环球获批;7月6日美国高盛证券获准;8月3日德意志银行获批;8月6日汇丰银行获批;9月16日荷兰ING银行获批;10月8日摩根大通获批;11月19日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获准进入中国市场。

  被瑞银相中的宝钢股份也演绎出强而又强的牛股走势。瑞银所宣布的大盘或中盘的股票、企业管理和管理层具透明度、盈利增长且与中国经济联系紧密、行业龙头具垄断地位等投资思路更是被广泛接受。

  具备类似特点的股票和市场的其他股票之间,走势出现明显分化。一些具有龙头地位和大盘股的股票被市场广泛追捧,如长江电力这样的股票,开盘一周内就超越所有国内机构的预期,大涨20%。

  而QFII没有经过其他市场所经历的“适应期”,相反迅速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产生盈利效应,成为影响力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则是市场最大的意外。或许对QFII而言,生逢其时才是最恰当的评语。

  伴随着股市的国际化,中国股市正处于前所未有的“着陆”后“起飞”的进程之中,2003年的中国A股市场无疑正在跨入全新的投资时代。

  期待政策突破

  尽管对于2004的走势存在“大牛”还是“小牛”之类的诸多争议,但2004年的政策将有突破,则是股市投资者共同的预期。“政策市”遭逢“政策年”会在2004年掀起怎样的市场巨浪,恐怕是市场现在最乐于讨论的问题。

  无论如何,国有股减持和流通问题都是2004最重大的政策问题。作为中国证券市场的主要矛盾,其一举一动,细微进展都将对市场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回味岁末李荣融与李青原的讲话无疑是有意义的。作为国资委主任和证监会规划委主任,他们的声音显然值得关注。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记者招待会上,李荣融对有关“国有股二级市场减持问题”曾经表示:“我想要加以纠正的就是国有股减持和国有股流通是两个概念,不是一个概念。我想无论是减持还是流通,基本的出发点应该对所有的投资者一视同仁,给与保护。所以我们决不会放弃寻找这样为大家接受的办法。我个人也收到不少好的建议,但是能为大家所接受的,我想现在还没有找到,但是我们会继续努力。”而中国证监会规划委主任李青原在11月份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强调流通和减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因此,目前可以确定的是在国有股流通和减持问题上,有关方面在“两个分开”上基本达成一致,即流通和减持是两个概念,国股减持和非流通股流通要分开。

  此外在国有股减持上,以及在向二级投资者转让国有股上,能为大家所接受的方法“现在还没有找到”,处于“继续努力”中。而法人与法人之间的转让“实际上没有停止,一直都在做”,即国有股向法人转让和向二级市场定向配售处于速度不同的两个进程中。

  对于现在的投资者,市场的普遍呼声是希望在国有股减持、流通上能够获得补偿,希望在净资产左右的价格受让国有股。而国资委的态度则是“对所有投资者一视同仁”以及在净资产的基础上,参考盈利和市场表现合理定价。因此,短期内能否形成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值得怀疑。特别是在保护市场稳定的前提下,草率出台方案的可能性很小。

  所以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国有股的全面解决尚待时日,向流通股东转让的全面方案迟迟无法出台。场外协议受让成为主流,且不断加速。外资和民营资本成为国有股退出的最大买家;但是场内对流通股股东的转让的试点将有望展开,将对市场形成短期利好。

  而在2004年,《证券法》修正案三读通过、QFII加速流入、投资基金和券商集合理财账户的资产扩充,对A股市场可能是实质性利好。而大型金融企业的进一步股改、深圳恢复中小企业新股发行、QDII实施、人民币利率与汇率问题和国际贸易摩擦的走向则将进一步影响市场的起落。

  《国际金融报》 (2003年12月22日 第四版)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都市生活掌中搜
激情为你燃烧 就等你哦!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结识新网友,短信免费发,就来了了吧!
  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捕 订阅新浪新闻随时掌握最新动态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没有禁忌尽享激情
那若即若离的诱惑
非常笑话
今天你年轻了没有
非常笑话让你乐透
图片
铃声
·[陈奕迅] 十年
·[和 弦] 同桌的你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企 业 服 务


新年贺岁招商有礼!
新网站,想要人知道?
低成本实现网上创业!
先试后买邮箱送大礼!


分 类 信 息
北交大MBA直通车(京)
西安教育资讯!
出国留学大优惠(鄂)
牛皮癣鱼鳞病重大突破
揭开糖尿病难治愈之迷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