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经觉醒了吗?2004年的中国将呈现出哪些更富新意的面貌?经过25年的改革之后,中国是否又处于另一个十字路口?阻碍中国前行的最重要的障碍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向世界表明,中国提供的机遇远远大于挑战?
作为中国领先的商业媒体,《经济观察报》的观察家年会,将邀请中国最顶尖的商业、学术领袖与高级政府官员,共同探讨2004年中国的经济走向,并作出某种或许过分大胆的
预测。我们期待,这种讨论能够增进世界乃至中国人自己对于中国的理解。”
12月20日--21日,本次年会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新浪财经全程图文专题直播本次会议。
以下是(专题论坛六:居住改变中国之“土地·投资·经营”议题二)上海中凯集团的副总裁陈映而女士发表演讲:
何力:谢谢黄先生。下面有请中凯陈映而女士和大家交流。
陈映而:谢谢,今天很荣幸有机会到这里来跟大家交流,我也简单介绍一下中凯企业集团,第一大股东是浙江省商业集团,中凯集团最早的时候集团总部是在杭州,浙江的省会城市。99年,在上海开始投资社了了上海中凯置业,并且开始建设上海城市之光项目,上海的同仁可能听说过这个项目,处于上海市中心,可以说是零坐标地带的大型的居住区。
99年设立了上海置业以后,公司的发展速度非常之快,2002年的时候进行了整个的重组,把集团牵到了上海,设立了上海中凯企业集团。
我今天参加这个论坛,针对地产企业资本运营策略,我想从几个方面谈一下我个人的看法。早年,在98年、99年的时候,我还是在投资界,也就是投资管理公司,那时候如果大家参与了中国A股市场的话可能还有记忆,98年可以说是资本运营、资产重组的一年,也在那一年,中国开始了比较广泛的传播资本运营的概念。在股市中间,几乎在当时的情况下,只要是哪个上市公司跟资本运营有了一些沾边或者相关的举措,它的股价就立刻摇身一变从垃圾股成了被广泛追捧的对象,这就显示出我们都渴望一种资源,而且在获得资源的过程中间我们需要有故事。基本上这两个题在贯穿着整个市场。
现在开始,我们也在地产资金的紧缺年代,开始探讨资本运营,并且把主题锁定在如何筹融资。我个人的看法,因为刚才听了刘总讲的,我觉得刘总实际上已经在筹资和融资方面一览众山小,一网打尽了所有的从筹融资方面可融的渠道,既包括了现实的大家常规的渠道,也包含了未来的我们值得去探索和力求接轨的渠道。刚才下面也在问,这也是我个人很想向刘总请教的问题,实际上在资本运营这样的一个概念中间,它的背后应该是要有一种不同的能级的界定,你处于不同的经济规模、不同的品牌地位,可能的资本运营的空间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作为大型的企业,或者说即便曾经没有这么巨大,但是因为具有某种中央性质的,或者是强势的政府背景性质,都有可能在步入资本运营的通道上带来非常多的机遇和他去创新、尝试的可能。而作为一般的中小型企业,要想在这种中央性的,具有强势地位的企业在同一个层面上进行可能的资本运营的一种比较或者说资源的一种竞争,那我感觉到难度会相当的高。
刘晓光:你说的这个很对,一般的中小企业,和一些有些背景的企业,肯定我们是有一些背景,但是多少有背景的呀,都垮了,最后我还要说一句话,没有救世主,全靠我们自己。
陈映而:您说得很对,这也是我第二个要谈的问题,资本运营和背后的支撑到底是什么。说白了,应该还是核心竞争力,但是我认为,现今的中国企业绝大部分都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核心竞争力,因为我理解的核心竞争力是一种不可替代的优势,只要你还有可能被替代,就不能称之为核心竞争力,我们只能叫做比较竞争优势。我在想,中小型企业如果要想在资本运营方面有所探索和开拓,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首先去反思和提取出自己的比较竞争优势。而这一点,可能在更广泛的领域中间去拓展投融资渠道是非常关键的。比如说刚才讲的一个很现实的联盟策略,什么样的情况下你才能够获得联盟策略或者联盟团队中间你该有的份额和身份?那实际上就是在联盟的架构和团队中间,你需要有自己的独特性和比较优势,别人才愿意因为你的比较优势来跟你进行合作。
我举一个比较现实的例子,中凯的主营业务是房地产,更具体地说是住宅开发。我们要联盟的话,我们可能需要联盟商业地产开发商,因为商业地产的开发可以很大地提升一个区域,特别是优良的商业地产开发可以提升一个区域的物业价值,对于购买物业的投资人来讲就有一个未来增值的预期。
何力: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关于地产融资这场论坛就到此结束了,我总结两点,第一,大公司有大公司的做生意方法,小公司有小公司做生意的方法,但是我们把关注点放在大公司和小公司上的时候,不如更多方在国外上。国外的房地产开发领域,比我们专业化更多,只有在专业化上才有自己的竞争优势。第二,人家说,钱有四条腿,人有两条腿,人要追钱的时候,钱永远跑得比人快。但是有时候钱想追你的时候,你不要都不行,因为它有四条腿,肯定会追上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