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关注东北 > 正文
 
实录十六: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伟作主题报告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2月21日 16:29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12月20日至21日,旨在为东北地区复兴和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献言献策的“新东北战略高层论坛”在哈尔滨举办。东北三省的主要领导、三省省会城市的领导、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刘伟、魏杰、雎国余、曲振涛等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新浪财经独家图文直播本次论坛。

  以下为本次会议实录,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伟作主题报告:

  谢谢主席,同学们老师们。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参加这样一个论坛。我今天想的一个核心的问题是振兴东北究竟是在一个什么样的机制下提出来的背景,振兴东北这个战略的提出究竟是在中国发展到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合不合时宜,是不是一个机遇。机遇这个词来自于宗教,就是碰巧,机会,抓机遇严格讲是不科学的,问题是机遇来了之后你是不是能够抓住。特别是从经济发展本身来说,我们知道我们国家现在的经济发展究竟到了什么阶段,未来经济发展宏观层面上的趋势究竟是什么样子,这是重振东北的究竟所在。

  我们大概是工业化加速的一个社会,从总量指标来说改革开放二十五年以来,这25年我们国家的经济增长平均是9.4%,是高于国际水平。国际上有些争论中国是不是9.4%这个统计,美国人给我换算的方法中国大概6%,平均这二十五年,就是6%也是名列前茅。

  如果从统计方法上造假的话,只要造假的方法不变,问题不大,速度变化的数据是有价值的。无论是从哪个意义上讲这9.4%是当今世界上没有的。

  由于我们持续的高速发展,使我们国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我们以2000年为基础,1978年我国人均GDP300多元人民币,折换成美元100美元,这个排在世界多少位,我们是世界最穷的100多位,低收入的穷国。2000年GDP总量9万亿,人均超过80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分析,叫做下中等的发展阶段,经过20几年的努力我们完成了这个阶段。

  日本人完成这个阶段很快,用了40多年,我们用了20多年,是最快的。我们的发展目标提出一个原则性的规划,这个规划是继承了邓小平三步走的概念,一个是八十年代实现温饱,九十年代实现小康,再用五十年赶上中等发达国家。1984年我们宣布中国基本解决温饱,到九十年代末我们讲我们基本达到小康,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规划二十一世纪的。在总人口比例不能失控,1.3%的出生率不能突破,我们现在不到13亿人,我们有可能到2028年超过15亿,中国这块大陆如果没有变化,承载人数是16亿,到2028年是人口高峰。

  第二不能有大的战争把我们拖进去。第三不能有大的瘟疫。当时我们写的时候是技术的原因,但从今年来看这离我们不远。治疗SARS的有效方案是隔离,但市场经济最基本的是交易。第四不能有政治动乱,改革会涉及很多利益关系,可能会涉及到利益突破。

  我们假定现在经济发展不低于7.2%,前25年9.4%,假定以后慢两个百分点,以2000年为基数,再给中国十年时间到2010年,中国GDP将比2000年增加一倍,人均达到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也就是再给中国十年时间中国又上一个台阶。到2020年将比2000年增加4倍,达到35万亿左右人民币,人均达到3200美元以上,十六大的报告写未来经济数据的时候,中国按不变价格人均GDP将超过3000美元。上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也就是又是一个发展阶段。还是假定其它条件不变,到2030年,GDP总量将比2000年增加10倍,将近90万亿,人均将超过8000美元,按世行分类,高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它的内涵是这个国家以工业化为内容的现代化完成,再往后就是后现代化工业化国家的开始。上海宣布2013年达到这个目标,北京宣布的是2018年达到这个目标。假定其它条件不变,到2050年,我们超过二流的发达国家,结束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历史,这就是二十一世纪中国前五十年发展的目标。

  再往后中国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我们的生活观怎么变化,现在无论你怎么想象,就在这个时候,我们党中央提出一个发展东北的战略,重振东北的新战略在这个时候提出来,在这样一个阶段上,进一步我们要看,在未来十年二十年我们是不是能保持一个持续高速增长的趋势,如果在这个趋势之中,所以说我们东北能够发展。

  一个地方的经济能不能增长,它的前提是需求,你需求是不是增加,如果你的需求没有增加,你的供给增加了,你留的是库存。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是看你有没有这个购买力,有没有钱。购买力的背后支撑着它的生活方式,一个国家的增长力关键看他的购买力,有没有需求,投资需求,出口需求、消费需求,看他有没有这个潜力。

  我们先来看投资需求,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最大的特点是,发展中国家不需要投资需求不足的问题。哪都要钱,公路、电信、基础设施大量的需要资金,需要投入。对于发达国家不能这么讲。你的固定投资的增长率30%,发展中国家一上来,固定投资是相当活跃的。到去年年末中国居民的金融资产,包括存款已经超过了11万亿人民币,钱我们是有的,我们有这个储蓄,有这个资金能力,另外经济发展有这个需求,你有没有在体制和工作条件上能不能把储蓄转化出来。不是没有机会关键看工作。在未来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里,中国在投资方面拉动经济增长2-3个百分点问题不大,这是投资需求这一块。

  第二块消费需求。消费需求在中国没问题,拉动经济增长没问题。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原有人口的消费,另一部分是新增人口的消费。原有人口受物质存量的影响,原有人口的第二特点习惯存量,这两个存量原有人口的消费在短期内会有变化但变化不大。短期内变化最大的是新增人口的消费,新增人口,去年这个人没有来到世界上,今年来到这个世界上,他每吃一口,穿一件都是。而恰恰中国在这点上占有优势,中国每年出生的人口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有1500-1600万人,澳大利亚全国人口不到2000万。你说外国人到中国来投资,中国吸收投资已经是世界第一,为什么来中国,就是看到你的市场,不是你的要素便宜,就是看你中国这个社会在风风火火的发展,人家看的就是你的市场,最重要的一块就是新增人口。这部分大体上拉动中国经济增长速度4%。消费需求在中国没问题,怎么着原有人口也要消费一点,消费需求在未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5-6个百分点没问题。

  第三块出口需求。出口是这样子的,97年之前中国平均每年出口需求比上一年增加14%左右,97年以后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等影响不好说,但今年我们出口增加30%以上没问题,进口要增加40%。我们现在加入世贸组织两年了,我们有一些承诺,我们进入世界市场门槛降低了,条件会比97年要好,我们入世以后正常情况下,每年增加10%以上没什么问题。由于出口需求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应该在1.5%左右。

  这样加起来可以算一下,三个需求加在一起,实际上我们讲就是8.5-10.5%这个样子,我这个算法基本有点保守,吴敬琏比我还乐观一点,他算是9-11个百分点,我与林毅夫先生算的差不多,他算的是8-10。我们算的是大账,各种指标我们选的是偏低的,中国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经济增长每年不低于7.2%,我们潜在的是8%以上,我们完全有可能实现7.2%的增长速度。

  问题就是我们现在在体制、政治、制度上把这个历史可能变成现实,我们要求不是达到自然增长速度,而是能不能把可能性变成现实,我们在这种条件下,提出重振东北的新战略,中国经济完全有可能在未来享受一个高速增长的。

  这个战略的提出有他充分的论据,中国前二十五年经济增长主要是东部沿海拉动,中部和西部贡献不大,再往后它的速度会下来,东南沿海增长速度下来,我们跟上来的就是欠发达地区,做为一个大国我国还有中部和西部欠发达地区。它那个二十五年过去以后,我中部要享受二十五年。大国经济他有一个梯度。我们提出西部开发战略,西部开发战略提出的合时宜,有他的历史机会,很难想象中国的现代化只是在东南沿海,我们整个国家民族的经济腾飞一个要靠西部。

  从世界地图看,经济活跃逐步西移,1910年按现在方法计算,中国的GDP占全球的34%。现在美国才占世界的32%。近代革命一开始,经济活跃就开始向西走,走向欧洲,欧洲活跃之后再往西走到了美国。美国走到日本,日本又走到我们东南沿海,我们要接着往西走,走到西南西北。

  我们当时讲重振西部是有它的客观根据和历史要求,不光是经济上,还有军事上政治上的。有四个军事大国在中国周围,东部有俄罗斯,朝鲜半岛一个是南韩一个是北朝鲜。再来是印巴,印度的装备比我们好,是核大国。再转下来越南,79年我们打过,这都是世界军事大国。实际上我们安全的地方是中亚,独联体一解散,它没有战斗国,如果我们把西部发展起来,这个军事意义非常大,这次阿富汗战争对我们影响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西部再不成长起来,一马平川,我们很麻烦。

  西部开发与东北开发有什么不同,它更具有经济意义和军事意义。西北的资源很丰富,但缺水,生态平衡破坏的太历害,形象的讲每平方米三棵草,你恢复这个平衡很难。再有一个一个地区战略上的开发,在制度上一定要有根本性的制度创新,你把沿海地区当年改革开放的政策都给西部,西部也不行。

  靠政策倾斜不行,什么叫根本性的制度创新,你得搞一个制度和目前的中国的制度是不一样的。

  我们说西部它实际上提出的,它重要是重要,但更多的是长期性的,我们东北的战略提出来和它不一样,东北无论从工业基础、基础设施、自然环境等各个方面绝不是西部可以比的,它没有那么遥远,基础上没有那么残缺,东三省做为一个独立的体制,=不用二十年可以赶上澳大利亚,他跟西部是完全不一样,西部是基础准备,但东北不是,它更现实,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提出重振东北的战略是非常及时的,在这样大的背景下,我们提出新东北发展第四极的,中国经济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对振兴东北的前提条件。问题是我们能不能掌握这个机会。

  第二个大问题,我们究竟能不能掌握住这个机遇,要素很多,最重要的一个是体制条件,你以什么样的体制条件来迎接和把握这个机遇,最核心的又是市场化进程。东方快速增长22年极限论,理论上有两个根据,一个是经验,根据经验观察,他发现日本、台湾,它经济高速增长,他确实没有超过20年,它观察中国也是,1980年到1997年中国每年平均是9.8%,九七年开始经济速度开始放慢,97年当年是8.8%,九八年三项工作,三个必保,保98年经济增长不低于8%,但是没保住,九八年7.8%,主要原因是洪水。对经济影响很大,那场水冲掉的经济增长速度基本减少是17.5%。九八年开始出现过剩经济,一场水增加消费。到了99年我们开始拉动经济,刺激经济,货币政策的时间延误大概是7个月到24个月,这就看你的体制,政策传递是不是顺畅,99年经济增长大概在7.2%,到2000年我们回到了8%,2001年我们又下到了7.1%,2002年又回到8%,今年估计不会少于8.5%。第二个理由是理论,你的东方人微观上的传统偏好,你东方人不喜欢以直接融资为主,东方人喜欢间接融资,就是向银行去借,往往把这个上升到民族精神的纯洁性。这个制度缺陷就出现了,导致东方的企业对银行的依赖度非常大,银行的钱给谁不给谁又听命于政府,东方最缺的是资本,你又要赶上发达国家,你又不可能全面赶超,你一定要选择,银行主要取决于政府的产业政策,一个是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结构政策,明确扶持哪些企业。企业如果要取得资本,他就要劝说政府,这样最简单的就是行贿。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最稀缺的是资本,但资本不是按效率进行分配,而是以腐败指数进行分配。

  要素投入量的扩大,产业结构升级,来拉动总量扩张,在传统领域之外开辟新的领域,第二条靠要素成本便宜,工资低,土地成本低,来提升他的竞争力,而不是建立在资本的提高的基础上。

  中国经济和日本韩国不一样,中国是双重转轨,他它是一重转轨,中国有产业经济升级等,但除此之外中国还有一个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转轨,目标很简单就是市场,最深刻的基础就是财产的资本化,1978年我们是87%,前年是43%,现在是37%。我估计到2010年中国国有资本大概在14%-15%。

  资源配置从计划化转入市场化。当时我的感觉是资本效率越高,我用78年至98年中国的数据得出,随着改革开放,劳动和资本的效率,特别是资本的效率明显提高。

  改革他肯定有效率但肯定有腐败,就看谁能跑过谁,总体生活水平在改革过程中空前的提高。哪天腐败带来的破坏远远超过社会福利,那老百姓就要闹事,不是说中国没有腐败。

  劳动力市场化进展也比较快,接近90%的劳动力,市场化最迟缓的是资本市场化,到现在利率和利息率是管理化,没有这个市场化,你整个市场化最稀缺。如果这个问题做不到,持续高速7.2%真的很麻烦。经济GDP增加一个百分点,带来的90多万个就业岗位,我们新增加的就业人口1300万,我们现在的失业率农业已经达到25%,城市已经达到9%,我们已经远远的超过警戒线。

  2030年我们完成工业化,工业化完成有一个最重要的能量指标,农业劳动力降到10%以上,现在是40%左右,改革开放之初80%,现在这么多年49%左右。发达社会也就1%左右。美国农业劳动力是1%,但农业占世界第一。

  持续高速增长最关键的是要素效率,要素效率关键是市场化,东北现在享受这个机遇,关键是在效率提高上享受这个机遇,市场化最难解决的问题是,第一是市场制度,一个是企业制度,一个是你适应什么样的市场竞争。第三方面政府和国家制度。检讨这三个制度,跟东南沿海比,我们这三个制度,相对来说比发达地区都普遍的滞后,国有企业不适应市场,不用理论上作太多的说明,国有企业的资产是国家的,国家的资产。

  从制度上来说,企业制度,国有企业他适应不了市场,我让他搞好吧,你让他遵循市场规律。企业活不活是不是有个高手搞他,国有企业活不活是不是看不看企业本身是看政府。

  国际民生更是一个模棱两可的问题,尤其是民生,生产手纸这个行业是不是民生,前一阶段食用油涨价,我们发现我们生产的食用油都变成合资的。市场秩序不外乎四个东西,谁能不能进入市场。

  市场秩序就是它是人类文明,你要守信誉,我觉得都应该。我觉得东北经济的滞后很大程度上是政府的问题。是条块问题。黑龙江你还有什么,你的石油你的粮食你的煤炭,你的林业都不是你的,中央把你的东西抽走了。

  黑龙江省不用说别的就一个大庆给你,就足够,咱们国家的石油目前探明储量,21亿吨,13年开采完,我们去年大庆产油500多万吨,中国将来制约经济发展的是两个一个是油,一个是水,我们是一个石油净进口国,油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打中东,打来打去就是油。我们曾经提出少修粮库,多收油库。大庆如果给东北,东北的地位不一样,真正构成东北脊梁的中央都给拿走了,我们怎么弄。同时政府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条块问题。东北是一个整体,东北三省做为一个区域中国是很认可的。然后再处理好和中央的关系两个问题。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都市生活掌中搜
激情为你燃烧 就等你哦!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结识新网友,短信免费发,就来了了吧!
  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捕 订阅新浪新闻随时掌握最新动态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没有禁忌尽享激情
那若即若离的诱惑
非常笑话
今天你年轻了没有
非常笑话让你乐透
图片
铃声
·[陈奕迅] 十年
·[和 弦] 同桌的你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企 业 服 务


新年贺岁招商有礼!
新网站,想要人知道?
低成本实现网上创业!
先试后买邮箱送大礼!


分 类 信 息
北交大MBA直通车(京)
西安教育资讯!
出国留学大优惠(鄂)
牛皮癣鱼鳞病重大突破
揭开糖尿病难治愈之迷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