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经觉醒了吗?2004年的中国将呈现出哪些更富新意的面貌?经过25年的改革之后,中国是否又处于另一个十字路口?阻碍中国前行的最重要的障碍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向世界表明,中国提供的机遇远远大于挑战?
作为中国领先的商业媒体,《经济观察报》的观察家年会,将邀请中国最顶尖的商业、学术领袖与高级政府官员,共同探讨2004年中国的经济走向,并作出某种或许过分大胆的
预测。我们期待,这种讨论能够增进世界乃至中国人自己对于中国的理解。”
12月20日--21日,本次年会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新浪财经全程图文专题直播本次会议。
以下是(专题论坛五:技术改变中国)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张朝阳先生发表演讲:
主持人:上半场我们探讨了信息技术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改变着社会、改变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下半场我们论坛的主题是畅想未来移 动生活,在论坛开始之前,我们请易观国际总裁于扬先生上台。
于扬:今天谁没有手机赶紧举手,我不知道大家看没有看过上映的《手机》,这个影片对我本人最大的触动,手机现在不仅是沟通的工具,已经变成情绪可触点,你能看到手机给人的冲击,包括欢乐,包括喜悦,包括悲伤,甚至还有欺骗和愤怒。今天我们既然谈到了这样一种微细我们感情这样的工具,我们从收集器,我想请上我们今天下半场论坛的嘉宾,有请搜狐的CEO张朝阳先生,TOM互联网事业总裁王雷雷先生,诺基亚北方区总经理金凯先生,摩托罗拉北亚区计划运营总监王新强先生,感谢各位嘉宾。
刚才我们谈到手机已经变成一个不仅是简单通讯工具,张朝阳可能用过大砖头,后面随着价格的普及,而今天似乎手机被赋予更多的内容和含义,相信搜狐、TOM,为人民生活带来方便,既然手机已经变成一个与每个人息息相关这样一个要素。每个人都有一个认识,手机是什么东西呢,不仅仅是一部电话,它可能找到家人通讯的工具,今天来讲手机还是大家能够互相能够发短信,交流彼此感情的工具。我想问嘉宾这么一个问题,你们都看过《手记》这部影片吗,我想问张朝阳一个问题,你怎么看,你个人觉得手机是什么样的东西?
张朝阳:刚才您讲了,手机是一种通讯、交流感情、甚至欺骗的工具,人们越来越从一种固定的生活方式走向移 动生活,以前是在看电视,70代听广播,90年大电脑发展起来,数字上网,也是在工作间上网,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在任何地方和世界联系,这个实际上是一种起居或者上班的方位中心的地方,这个背后反映了一种人的天性,就是一种渴望自由,渴望个性化,信息技术带来的个性化,以及人的渴望自由,自由自在,以及人的天性,每个人都爱玩,导致手机文化。手机这样一个事情不简简单单是小的设备,她会使整个文化发生变化,就像六十年代,美国汽车文化,我觉得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整个文化是以手机为中心的文化。
于扬:手机代表人们对文化的一种追求,包括你攀登珠峰的时候,还可以用吗?
张朝阳:还可以用,当然更重要我们跟中国移 动合作,在珠峰大本营建立信号基站,不仅仅是GSM,2.5代GPS连接,能够支持上网,这个也是移 动通讯技术的发展,我记得当时我们召开第一季度的彩报,向全世界发布,必须我来发布消息,但是我在主峰大本营,但是一直没调通,我们是一点半的新闻发布会。但是到了一点钟的时候还没有调成,忙了两天最后不得不用老的技术,用卫星电话,特别难打通,后来终于有声音了。在一点二十八分的时候突然就调通了,能发短信,用彩信,同时用手机打电话向全世界发布我们第一季的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