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报记者 袁梅 发自上海
今年国内各主要期货品种在宏观经济和资金的推动下都有了较大的涨幅,橡胶期货主力合约从年初至今年的最高点涨幅超过了60%,铜的涨幅超过30%,大豆和豆粕的涨幅超过20
%国内期货业内的普遍观点是,明年商品期货的牛市还将继续,中国处于高速发展的经
济周期当中,在中国需求的带动下,行情将向纵深演变
今年,国内期货市场似乎一下子从灰姑娘变为了白雪公主,成为资本市场的焦点,财富故事在市场中流传,投资者纷纷前来掘金。在过去的几年里,这个市场曾经被投资者遗忘。现在,冬天似乎已经过去,期货市场进入了明媚的春天。
期市迎来春天
这个春天看上去很美,升温的速度也非常快,从10月份开始,期市的温度几乎接近沸点,投资者的情绪高涨,各品种轮番上演波澜壮阔的牛市行情。从上海的天然橡胶期货狂涨开始,大豆、豆粕期货又成明星,金属期货铜创下了6年的新高。赚钱似乎很容易,价格的上涨成为共识,市场里到处流传着资金翻番的故事。
财富效应吸引资金不断涌入期货市场,期货交易量更是不断创出新高。根据中国期货业协会的统计,今年1至11月累计成交量为2.5亿手,比去年增长109.09%。可以预计,今年全年的期货交易量将比2002年翻一倍。去年期货市场总的资金容量为70亿到80亿,但到现在,期货市场的资金容量已经达到了150亿左右,市场里的资金也在成倍增长。
1996年至今,全球主要商品价格基本上都处在熊市当中,今年伊始,随着全球主要商品供过于求格局的实质性改变,各商品价格在熊市后开始止跌回升。国内各主要商品也随之开始了一个“熊牛转换”的过程,价格明显回升,交易量显著放大。另外,国内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增加,大豆等产品供不应求,供需关系为农产品的价格上升奠定了基础。而工业品市场上随着国际工业品价格的走高及国内拉动内需政策的实施,也在不断走强。
世界经济复苏和美元的贬值成为商品期货牛市行情的直接推动器,新的资金进入市场是行情的助推器。但这次的牛市并非资金推动型的牛市,而是宏观经济基本面推动下的健康牛市。这波牛市行情并非单单在中国上演,国际市场上的橡胶、大豆、铜等期货品种先后创下了几年的新高。商品期货牛市的重要动力正是来自于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特别是投资的快速增长拉动了原材料的需求增加。
与国际市场的充分接轨也使国内的商品期货市场更加规范,产品价格与国际逐渐接轨。分析员称,自中国成为WTO正式成员后,中国期货市场中各商品期货品种在全球贸易一体化大前提下加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以全球商品供求关系为依据,以国内市场需求为根本,更真实、更充分地反映了商品价格。
交易员告诉记者,期货交易所出台一系列政策对活跃期货市场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虽然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现在期货交易所的风险防范能力已经大有进步。
回顾今年,国内各主要期货品种在宏观经济和资金的推动下都有了较大的涨幅,橡胶期货主力合约的从年初至今年的最高点涨幅超过了60%,铜的涨幅超过30%,大豆和豆粕的涨幅超过20%。明年,期货市场是否会继续热情高涨?
热情继续高涨
“明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将超过今年,GDP增长预计将达到9.5%。”高盛的经济学家最为乐观,他们还预计金属的价格在明年将继续上涨。“因为市场上存在供不应求的状况,特别是来自中国的需求持续增加。”
国内期货业内的普遍观点是,明年商品期货的牛市还将继续,中国处于高速发展的经济周期当中,在中国需求的带动下,行情将向纵深演变。
在经过今年的转折点后,明年全球经济有望全面复苏,美国、欧洲和日本的经济增速将加快,制造业对原材料的需求增加;美元贬值的趋势已经确立,这对商品的价格形成了强有力的支撑。
明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环境有利有弊,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中,通货膨胀的苗头已经开始出现,明年的国内消费有望在通胀刺激下出现增长;投资过热的状况已经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宏观调控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可能略有下降;国际贸易环境日趋复杂,中国的外贸出口面临挑战。
期货市场经过6年的治理整顿后,管理层的政策导向已经转变为鼓励发展,明年三大期货交易所都有可能开出新的期货交易品种。
针对明年行情的预测,专家认为央行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一个百分点,有可能成为中国货币政策的一个分水岭,可能标志着降息过程的结束,但明年利率提高的可能性还是很小的。货币供应量在明年仍会很充足,商品期货价格也没有多大下调空间,价格仍会上一个新台阶,因此明年商品期货价格仍将延续牛市。
与此同时,专家提醒两类影响商品价格指数的重要因素:一是一些重要农产品和原材料将在2005年取消贸易壁垒,关税和贸易政策对商品期货行情的影响将会越来越明显;二是汇率问题。美元贬值和人民币升值的时机和幅度,都将改变商品期货行情的运行节奏。
但摩根士丹利的董事总经理兼亚洲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对明年的商品价格继续上涨并不那么乐观,谢国忠表示,对商品的这股热潮有点像网络股泡沫,与网络股公司股价拼命上涨一样,商品的价格也在猛烈上升。中国就像是一只处于经济周期中的成长股,谁也不敢预言何时会到顶。但来自中国的需求主要是靠中国的投资需求拉动,中国的投资又主要靠贷款在进行,如果中国政府决定放缓经济增长,对商品的需求下降,商品价格的下降也就成为了必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