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价格淡季逆市上涨
可能压缩农产品价格上涨给农民带来的增收空间
本报讯(记者/王晖辉)对农民来说,今年粮价上涨的喜悦期似乎太短了。前脚粮价涨,后脚农资就跟着涨价了。明年生产成本是否会加重,农民增收的空间是否又被压缩……
现在,这些都成为悬疑不定的问题。近日,国家发改委已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开展全国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专项检查。
广东省土肥总站调查了全省58个肥料销售点,并对上月及去年同期肥料价格、销量进行了对比。其中,尿素零售平均价1620元/吨,比上月同期上涨6.6%,更比去年同期的1390元高出16.5%;进口氯化钾比上月同期上涨4%,比去年同期上涨6.4%;国产复合肥、进口复合肥等价格也都有所上涨。
另据省农业厅市场信息处统计,12月普通棚膜批发报价8600元/吨,环比上涨1.12%,同比上涨1.39%;农用柴油(0号)12月价格略比11月低,但仍维持在批发价3288元/吨的高价位。
而省植保总站也透露,由于生产扩大,今冬农药价格总体平稳,并有所下降,但受到石油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因素影响,部分农药价格略有上涨。
省土肥总站有关负责人分析说,就目前情况来看,肥料价格已比去年同期高出“一个台阶”。眼下是肥料市场的淡季,大量使用肥料要等到明年开春播种以后,因此市场价格的最终走势还有待开春以后才能看得比较明显。而价格的涨落,还与肥料企业生产能力和明年肥料进出口情况有关。
他说,今年农产品价格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因此有所提高。明年开春以后,农资销售可能会迎来旺季,目前市场对农资价格持观望态度,包括生产企业、中小经销商、农民都在观望。按广东实际农业生产的需求量来说,现在的肥料供应已经足够了,明年开春后价格应当不会上涨太多,但不排除明年人为抬高价格的可能。
按照往年的情况,一般9月份晚稻收割后,农资零售市场进入淡季,农资价格应逐步回落,但今年农资却在淡季创出了全年最高价。有专家担心,农资价格的上涨将加重农民生产成本,可能压缩今年下半年农产品价格上涨给农民带来的增收空间,挫伤明年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