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破解宏观经济热点话题,展望资本市场新年发展,描述勾画来年产业动向……
上证报今起陆续推出一组人物专访,恭请在京的经济界知名人士为您评说即将过去的2003年,展望2004年。
今年是国务院国资委工作的开局之年,又是国务院公布的《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开始实施的第一年。如何看待今年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的进展?明年的改革会从哪些方面进行突破?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国务院国资委研究室主任季晓南。
记者:您能否概括地描述一下今年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的进展情况?
季晓南:2003年是国资委行使职责的第一年。总的来看,开局之年,困难比预料的要小,进展比预料的要快,各方面的反应比预料的要好。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在党的十六大之前,国有资产管理的体制性障碍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突出表现为出资人没有真正到位和对国有资产实施多头管理。这从一个方面也说明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挑战性、探索性、长期性。
国资委能在开局之年取得良好业绩,首先要归功于党的十六大明确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目标、任务和要求,为统一各方面的认识创造了条件;其次,经过多年的改革和探索,突破国有资产管理改革面临的体制性障碍的时机和条件已经基本具备;第三,党中央、国务院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十分重视和支持,对准备采取的重大改革措施及时给予指示;第四,国资委上上下下牢牢把握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这一定位,慎重选择改革突破口。当然,我们也看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发展的过程,国资委取得的成绩只是阶段性的成果,真正的挑战和更大的困难还在后面。
记者:明年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的基调是什么?
季晓南: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国资管理体制改革和国企改革的方向和主要任务。明年宏观经济形势总体上要好于今年,特别是我国经济处于新一轮经济发展的上升阶段,这对推进国资管理体制改革是十分有利的。明年要充分利用当前的大好形势,不失时机地加快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力争在一些重点、难点问题上有新的突破。
记者: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季晓南: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国资改革的部署和要求,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我们设想用三年左右时间建立起新的国资监督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这个框架包括中央政府和省市(地)政府的国资监管机构、国资监管的一整套法律法规体系、国有资产管理和运营、国有资产监管体系以及国有产权流动和管理体系。明年国资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力争在这5个环节上都争取有新突破。
一是组建好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这是新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组织框架。按照原定计划,省一级国资监管机构在今年年底之前都要建立。明年要抓紧建立市(地)一级国资监管机构。
二是抓紧制定与《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相配套的法规规则。
三是完善授权经营制度。目前,中央政府这个层面,国有资产管理和运营实行的是两层次模式,即国资委与直接监管的中央企业。地方国资监管机构包括上海、深圳等地,基本上都是采用三层次模式,即地方国资监管机构--国有资产投资或控股公司--所出资企业。采用两层次模式还是三层次模式,这需要进行探索,需要从实际出发。
四是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明年要适时修改《国有企业监事会条例》,进一步完善外派监事会制度。
五是健全产权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目前,无论是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转让,还是非上市公司国有产权的流动,都要进一步规范。从发展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规范法人治理结构等考虑,国有股全流通问题早解决比晚解决好。
记者:下一步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难点是什么?
季晓南: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最重要的就是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这是国企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
由于多种原因,中央企业股份制改制相对滞后,目前的189家中央企业大多是国有独资公司或者是国有独资企业,大多没有董事会,实行的是总经理负责制。明年国资委准备选择部分国有独资的中央企业进行建立董事会试点,同时准备进行公开招聘外部董事的试点,取得经验后再全面推开。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最根本的还是要加快股份制改革步伐,尽快实现中央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