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原)
寒冬来临,各个零售渠道的保暖内衣酣战正热,但是记者获悉,截至上周仅有3家保暖内衣企业,有意愿参加即将在沪开幕的内衣国际博览会,而我国生产保暖内衣的大小企业约500家。博览会是展示公司产品实力,在行业内建立广泛营销网络的良好机会,大量企业为何选择放弃呢?
据介绍,近期保暖内衣行业新标准刚刚制定完毕,明年市场上走俏的保暖内衣肯定是符合新标准的产品,但是目前国内大量的企业生产的保暖内衣并不达标,他们即便参展,也不会被代理商相中,获得大量的订单。因此一些实力较弱的企业往往会放弃参展。业内评价说,这一博览会将成为国内保暖内衣大洗牌的第一轮“过滤网”。
据介绍,保暖内衣新标准是针对非絮片类保暖内衣制定,它对保暖率、透湿率等功能性指标有明确要求,这相对于以前的絮片类保暖内衣标准完全不同。有关人士指出,目前完全符合新标准的国内企业可谓凤毛麟角,大量的企业将面临难关,这将是一个优胜劣汰的机会。保暖内衣的新生儿北京婷美公司,对这一新标准积极响应,公开承诺愿意接受随机抽查。去年,该公司与中科院结成技术战略同盟,以进军这一市场。
但是也有行业内人士对此提出异议。我国的内衣企业无论规模还是实力,都属于刚刚起步阶段,不少甚至是在从事进行贴牌加工生产。且目前市场上各类保暖内衣的“身价”已经跌至几百元,甚至几十元。这样的情形下,有实力投资进行高科技研发的内衣企业屈指可数,因此新标准只会被少数企业认可。大多数企业将在其他方面制造卖点,制造概念,以维持一段时间的经营,这样的结果是市场上可能再次出现一浪概念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