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十二月十五日电 题:早产的圣诞 商家的宠儿
作者郑劭清
距圣诞节还有十天时间,街头商场的圣诞老人和圣诞树却暗示了这个洋节日的提前到来。
在很大程度上,是商家创造了节日的氛围。商场是商家与节日联姻的广场,街头的商场打出了五至八折优惠的广告;摆在商场门口的圣诞老人和肯德基大叔没有太大的区别,其任务就是绽开笑容迎宾;圣诞树上挂的不是袜子也并非糖果,而是让顾客抽奖的奖券。
环顾商场不难发现,在这一派节日喜庆里,并没有圣诞节的主打商品,连记忆中的圣诞卡片都似乎难得一见。这种景象不禁让人有种感觉:圣诞节不过是商家促销的又一个绝好的理由。
谁都知道商场的打折特价不会使商家的利润缩水,相反倒是可能带来新一波的消费热潮。相对于平时居高不下的价格,节日的优惠经常使许多顾客往日不舍得掏出的钞票跳进了商家的口袋。
虽然“打折”这类字眼依然能吸引部分顾客的眼球,不过终究过于频繁,使顾客渐渐习以为常。记者走访过的商场,似乎从国庆至今都没有停止过特价,不过名目换了好多。一家首饰专柜的售货员告诉记者,专柜的首饰整年都打八折。记者对此不解,询问为何不将八折的价格定为常价,除去“打折”的名义。售货员解释说,这是厂家的意思。
在有的商家借着节日大力促销的同时,有的厂家、商家更加干脆,连理由都不用。中国的产销市场似乎走进了一个误区。
不过有些顾客认为,一些饭店餐馆的打折还是颇受欢迎的。吃饭和送礼其实都有同样的目的:联络感情。既然现在的市场上没有富有个性的节日礼物,那么借着节日吃饭聚会无疑受到了不少人的欢迎,节日乃至周末排队下馆子已经越来越司空见惯。
中国的节日消费、假日经济还能走多远?已经有越来越多人在心里打上了问号。培育健康的消费观念乃至培育一个健康的市场,也许能使中国的消费市场保持强劲的生命力,让它象圣诞树那样,四季常青。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