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昙
国资委应该处理好“管好”企业与“改好”企业之间的关系。我认为,如果不“改好”企业,“管好”企业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应该变“管好”为“改好”。
记者:国资委成立近一年,“出资人到位”的问题仍然处于争论中。如何解决出资人到位的问题?
张文魁:从名字上看,“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确很像证监会、电监会。我也担忧社会公众、政府领导和国资委本身都将“监管权力”与“出资人权利”混淆起来。“监管”是政府公共职能,而国资委是企业的出资人,应该行使股东权利而不是政府公共职能。过去,我们头脑里根深蒂固的东西就是习惯于行使行政权力而不习惯于行使股东权利。所以,国资委应该警惕以公共事务管理者的行政权力来取代出资人的权利。“权力”和“权利”性质是不同的。今后要使出资人到位,首先要排除观念上的认识,防止国资委扮演公共事务管理者的角色。
记者:明年,国资委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在什么地方?
张文魁:国资委应该处理好“管好”企业与“改好”企业之间的关系。我认为,如果不“改好”企业,“管好”企业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应该变“管好”为“改好”。因为在目前的体制背景下,包括干部管理制度,股权结构、惯性思维模式等,想管理好企业很难。但可以通过“改好”来促进“管好”。所谓“改好”,即促进企业改制。国资委直接监管的188家中央企业大部分是国有独资企业,股权多元化程度很低。我想明年国资委的工作重点是“改好”,即加快企业的股权多元化进程,更快的降低国有股比重。只有通过股权多元化,才能真正促进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劳动用工制度、干部制度、分配制度的改革,促进企业“办社会”分离等等。
记者:目前,国企老总们希望进一步研究经理层收购或职工持股,国家则担心国有资产流失。但曲线的MBO暗流可以说从来没有停止过。将来那些条件成熟时,国资委会重启MBO?
张文魁:MBO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它虽然有可能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但也是促使股权多元化的一种形式。我认为至少应该把MBO置于公开的、竞争性的程序,以避免黑幕交易。如武汉有机化工公司的模式,它实行MBO时,经理层与外部有意购买公司股份者一起公开竞争,出价最高者买得公司的股份,这就把MBO置于公开竞争程序上去,避免暗箱操作。
很难猜测国资委何时会重启MBO。但对国资委直接监管的188家大型中央企业来说,MBO这种“内部型改制”方式难以适应其转制的要求。大企业股本盘子大,一般讲经理层没有这样的资金能力,而且也容易“屏蔽”掉外部更合适的战略投资者。把部分国有股有条件的转让给外部的其他国有企业、民企和外商的“外部型改制”模式更适合大型国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