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朱金福
利率是使用资金的成本。
如果没有市场化的利率定价,怎么能说中国进入了市场经济呢?
对照前央行行长戴相龙在2000年7月发布的时间表,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有关专家认为: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核心问题是确定基准利率。基准利率:改革核心
前央行行长戴相龙在2000年7月曾发表有关利率改革的声明:中国将用三年时间完成利率开放的整体计划。根据这个计划,第一步是放开外币利率;第二步是放开同业拆借利率和银行间国债市场利率;第三步是开放农村存贷款利率;最后一步是城市银行的存贷款利率。
而今已经到了2003年的岁末,利率市场化的后两步还是没有放开。有关专家认为:市场化的基准利率确定是一个核心问题。
今年1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在一次论坛指出:利率市场化的关键是确定基准利率。这个基准利率确定后,才能确定利率结构、风险结构。没有基准利率的确立,利率市场化就是一句空话。
有关专家认为:基准利率的特征是市场化利率、基础性利率、传导性利率,应该从具备市场化特征的货币市场利率中确定对象。而目前我国的基准利率被确认为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而银行利率在目前又是央行强制规定的,不是市场化的产物,对推行利率市场化不利。
不过,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不久前曾表示:人民银行将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充分发挥利率机制调控作用。我国将进一步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幅度,逐步过渡到取消贷款利率上限,对贷款利率实行下限管理。存款利率将在条件成熟时实行上限管理,允许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向下浮动。周行长的讲话显示:利率市场化的步伐将稳步加紧。
而确定基准利率的则是利率市场化中绕不过去的坎儿。长期国债收益率宜当基准利率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杨大楷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教授表示:市场基准利率应该是能长期发挥效用的、具有公示效应的利率,能够成为基准利率的利率特点是:该种利率是一种市场利率,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可以真实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并能反映市场预期价格,其波动变化主要由全社会范围内资金供求关系及其成本水平决定。参考国外的实际经验,再结合中国的情况来看,最好是用30年或以上,发行量在500亿以上的长期国债的收益率作为基准利率。
杨大楷教授认为: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比较重要的利率中,长期国债的收益率最适合承担基准利率的责任。相比之下,同业拆借利率波动较大,不便于调控;再贴现市场还很不完善,市场份额太小;再贷款利率市场性不够,而且和再贴现市场一样,都是中央银行用来内部结算的工具,不具有公示性,所以都难以成为基准利率。
就我国国情而言,我国国债发行方式已实现市场化,可以说二级市场上的收益率完全是市场作用的结果,而且价格每天公布,具有公示效应;国债是跨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金融商品,影响面广;国债信誉良好,几乎没有风险,已经利率市场化的国家大都以长期国债收益为基准线形成利率期限结构。因此,经过改造和完善,国债利率将最合适也最可能成为我国市场化利率体系中的基准利率。
在谈到央行为什么一直不确定一个市场化的基准利率时,杨大楷教授认为央行过于求稳了。在利率市场上,再贴现率和再贷款利率还都比较保密,缺乏市场的公示性,央行似乎也不愿意披露。而要以国债收益率为基准利率,因为国债由财政部发行,又牵扯到与财政部的沟通问题,所以一直没有能制定下来。不过,杨大楷教授对基准利率的出台还是表示了乐观:“毕竟,利率市场化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