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2004年财经悬念之四 企业债突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2月12日 17:19 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夏欣

  在国内,企业都愿意发股票出售股权,谓之“圈钱”;在国外,则是

  优秀的企业更愿意发债,因为股权更值钱。

  在银行业自身循环不畅的同时,大力发展直接融资被提上议事日程,其中,中国债市的发展被寄予厚望。即将到来的2004年会是企业债发展元年吗?2003冲顶夭折

  2003年,企业债券市场跨越了从大喜到大悲的全过程。

  今年年初,债券融资额一度超过了同期股票融资规模;2月份,上海久事轨道交通债超额40余倍的认购率使市场达到巅峰。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凌涛认为,中国债券市场只是在规模上得到了发展,质量却未见提高。确实,规模花架子难支持好景。下半年,随着二级市场大幅下调,曾经备受追捧的企业债发行开始“变脸”,特别是10月份后发行的债券明显陷入发行困境。

  从上半年的炙手可热到成为“烫手的山芋”,企业债仅仅风光了一时。“没有多少钱赚”的想法使曾经热情高涨的投资者开始变得更加谨慎,券商的积极性也受到打击。

  事实上,机会与风险是并存的,关键是应该如何理性地看待企业债券的投资价值。

  农业银行资金交易中心于建中认为,由于上半年一级市场的企业债是稀缺资源,所以券商直接炒作的成分较大,拿到额度的券商一转手就可获得暴利,市场因此火爆。但企业债的投资价值更大地应体现为利率价值,而不是发行额度。

  而利率并非由市场决定。企业债能否成为投资新宠的关键因素还是取决于利率何时能够市场化。对此,南方基金固定收益部高峰建议,政府应该取消对企业债发行收益率的最高限定,由企业自主选择,同时可尝试新品种,比如浮动企业债、含权的债等等,发债期限也应该更加灵活。

  今年下半年债市行情的恶化使人们普遍认为,企业债在短期内不会成为投融资热点。闽发证券有限公司债券投资部王捷认为,这也要看2004年股市的情况,如果明年股市转暖,资金必定将更多地流向股市。

  透过目前种种迹象,可以初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虽然目前企业债市场还没有成为企业融资的主流方式,但随着政府的决心、市场的复苏与环境的改善,其市场潜力必然得到更大的挖掘。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2004将是元年

  央行10月份公布的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稳步推进企业债券利率市场化改革”。刚刚上任的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易纲近日也表示,未来中央银行将在货币政策上体现支持直接融资、支持资本市场发展,并且将长期贯彻。这番表态,让人有理由相信政府对发展债市已经制定了时间表,而企业债利率市场化则排在首位。另外,业界对即将出台的新《企业债券条例》也抱以厚望,一方面将促进企业发债行为按照市场化机制透明运作,另一方面也使债市改革提速。

  而从现实情况分析,目前我国企业债券融资潜力也的确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目前我国债市融资规模仅为股市的十几分之一,而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债券融资一般约为股票融资的10倍。据统计,2002年底,处于低迷状态中的股票市场筹资仍然达到962亿元,是企业债券融资的近3倍;企业债券2002年发行额尽管比2001年的144亿元翻了一番达到325亿元,仍远远低于国债和金融债券。这使得整个资本市场存在多面的结构失衡。因此,进一步推动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是我国资本市场平衡发展的大势所趋。

  另外,来自市场层面的最新消息显示,目前央行正在考虑,在时机成熟的时候扩大发债主体,允许商业银行发行企业债,并且允许企业债进入银行间市场。很显然,这一做法可以减少银行过量的存款资金,降低银行风险,与政府倡导的要扩大货币市场的融资功能,扩大融资比重的宏观大背景相符。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都市生活掌中搜
激情为你燃烧 就等你哦!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结识新网友,短信免费发,就来了了吧!
  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捕 订阅新浪新闻随时掌握最新动态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挑逗诱人引爆激情
寒冷冬日滚烫的爱
非常笑话
笑话大厨倾情奉献
荤的素的各有滋味
图片
铃声
·[陈奕迅] 十年
·[和 弦] 同桌的你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企 业 服 务


中小企业技术交流会
新网站,想要人知道?
低成本实现网上创业!
堵车? 它不堵!!


分 类 信 息
北交大MBA直通车(京)
西安教育资讯!
出国留学大优惠(鄂)
牛皮癣鱼鳞病重大突破
揭开糖尿病难治愈之迷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