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撰稿李博
由于没有做空机制,中国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只能通过在“博傻”过程中推高股价才能赚钱,就挤压市场泡沫而言,还有比推出股指期货更有效的市场化手段吗?
年关将至,一度甚嚣尘上的股指期货推出仍没有结果。就股指期货明年是否会推出这
个问题,记者走访了几位专家和业内人士。绝大多数专家指出,股指期货对挤掉股市泡沫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另有一些专家认为,股指期货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股市的投机本质。但是在一点上专家们的观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股指期货的推出是大势所趋,只是时下必须谨慎。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明年围绕这一话题的争论将更激烈。股指期货是近是远?
据业内人士称,早在1999年底,有关部门就已在为股指期货的推出做准备工作。2001年,上海期交所还曾向证监会递过开展股指期货的申请。目前,深、沪两地的交易所正在研究年末推出股指期货的具体细则。
那么,目前我国是否具备推出股指期货的条件呢?
有专家指出,实际推出这一新品估计仍需要较长时间。首先,股指期货需要沪深市场有一个更权威和能够反映两市变化的指数(国内称之为统一指数)———突破两个市场分割的枷锁,相应的指数类衍生产品才有创建的可能。其次,需扫清法律障碍,《证券法》应就期货交易做出相应调整,同时对于期指风险的监控必须有相应的措施。另外,股票现货市场没有真正的做空机制,也制约着套期保值交易的活跃性。
一些市场人士认为,我国股票现货市场还缺乏相当的广度与深度,一旦推出股指期货,很容易被人操纵。并且目前我国股票市场还是一个以散户为主的不成熟的市场,很容易造成过度投机,而散户又缺乏承担风险的能力,操作不当,后果难以设想。
但同时也有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在中国推出股指期货的条件已趋于成熟。
截至2003年9月末,上市股票(含B股)已增至1362家,沪、深两市市价总值、流通市值分别为39080.79亿元和12719.12亿元,市场规模已足够大。目前,投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队伍也已逐渐壮大,交易所监管也已成体系等等。
而随着市场机构投资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如证券投资基金的增加、国有企业以及保险资金的入市,市场会逐渐改变过去那种机构对散户的非均衡格局,而出现“机构对机构”的新局面,市场力量更趋势均力敌。因此,对于任何少数机构投资者来说,想人为地操纵股票指数已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另外,上证综合指数、深圳成分指数及深圳综合指数已运行多年,较为成熟,已被市场投资者普遍接受,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
因此,在我国推出以这些股票指数为基础的指数期货已具备一定的市场条件。“双刃剑”利大害大?
从理论上讲,期货是由于人们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的需要而产生的。由于现货市场面临价格波动的巨大风险,利用期货市场的对冲机制可在一定程度上规避这种风险,减少经济损失。市场人士分析认为,由于我国股票市场缺乏有效的避险工具,许多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如国有企业、上市公司、证券投资基金、保险基金等,普遍感到入市风险较大。一位基金管理公司的人士就说到,我们最需要股指期货。由于指数本身编制、构成等方面的弊端,我们管理的指数基金的投资面临很大的风险,如果有期指期货我们就有了套期保值的工具。
另外,股指期货还是股市发展的重大推动力。首先,丰富投资工具,有利于培育机构投资者。其次,促进股价的合理波动,具有股价发现机制,充分发挥经济晴雨表的作用。第三,增加市场流动性,促进股市交易的长期活跃。第四,完善功能与体系,增加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然而,专家就记者指出,期指交易不等同于避险机制。股指期货历来被人们比喻为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避险工具;另一方面,它作为一种投机工具,有可能导致市场的巨大波动。
明年,我国股指期货能否推出还要时间来检验,但在立足于中国国情来合理地设计股指期货交易,并谨慎选择推出时机这一点上基本已经形成了一个市场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