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虞
回顾中国汽车工业五十年的发展历程,从1953年到1992年达到100万辆产量时经过了近40年;从1992年到2000年用了8年时间完成了从100万辆到200万辆增长;截止到2000年底,中国汽车行业用了2年时间就实现了从200万辆到300万辆的增长;根据今年三季度的统计预测,将用1年的时间完成从300万辆到400万辆的增长。这都表明中国汽车工业步入了一个高速
发展阶段,已成为世界的汽车制造大国。
旧《汽车产业政策》回顾
以1994年中国政府颁布《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为标志,中国汽车工业在近十年的发展中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间汽车工业经历了组织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重要调整;完成了大部分引进技术产品的国产化工作,最具深远意义的是实现了市场结构从公车转向个人、从城市扩展到城乡、从大量进口迈向出口的重大变革。其产量增长经历了缓慢、平稳和快速增长的三个阶段。
跨越式增长
1994年中国汽车工业产量为135万辆,到1998年产量为162万辆,年均增长5%。1998年到2000年汽车产量增加到206万辆,年均增长12%;2000年到2002年产量增加到325万辆,年均增长25%。近十年间中国汽车工业产量年均增长15%。同期中国国民经济GDP年均增长9.3%,而世界汽车产量同期增长为1.5%。汽车市场消费结构变化
1994年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为940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为205万辆,占民用汽车保有总量的21%;2002年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为2000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1000万辆,占总保有量的50%,十年间私人汽车总量增长了5倍。
调整组织结构
国际汽车工业的兼并重组正在极大地影响着中国汽车工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在市场竞争和政府的推动下,中国汽车产业的结构调整从早期的大企业兼并小企业发展到强强联合,形成产品、资源、区域以及开发、生产和销售等全方位的合作。目前,一汽、东风、和上汽集团三个50万辆产能规模的集团共占有国内市场51%的份额,还有9个主要企业占有40%的市场份额,逐步形成了较为集中的产业格局。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这12家企业在中国市场占有的份额还将继续扩大,同时又以不同的方式与国际上的跨国公司进行合资、合作,以追求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曾经是一百余家汽车厂都在生产汽车的局面已经根本改变。
资本结构发生变化
中国汽车工业在近十多年的发展中,通过国内外企业的联合重组和市场竞争的作用下,使产业的资本结构发生了变化。由单一的国有独资企业为主体逐步改变为多元化投资结构的股份制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占主导地位。股份制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的资产和销售额已占全行业的60%。
未来二十年中国汽车工业将从制造大国迈向产业强国,以满足国民经济交通运输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为目标,在成为制造大国的同时力争成为包括相关产业在内的产业强国。从交通运输业的公路建设来看,2002年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175.8万公里,高速公路达到2.51万公里,用10多年时间完成了发达国家高速公路建设三、四十年的发展历程。公路总里程居世界第四位,高速公路总里程居世界第二位。国家提出了2010年全国总里程达到210万-230万公里的目标,全国建成“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达到260万-300万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7万公里以上,基本形成国家高速公路网。公路运输的高速发展为汽车工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车到山前必有路”;同时也给汽车工业提出了包括能源/环境以及安全等方面的更高要求。
目标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指到2010年,在进一步结构调整中快速增长。按10%-15%的年增长率,2010年中国汽车产量将达到800万辆(位居世界第二或第三),第二阶段将实现相关产业的同步增长。以5%-10%的年增长率,2020年中国汽车产量将达到1200万辆(世界第二)。
目标还有三个定位。产业定位:成为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科技术产业;市场定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大众提供价廉物美有国际竞争水平的汽车产业,产品性能、价格和质量全面与国际接轨;国际定位:成为世界汽车工业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占据世界汽车市场份额的20%。
最后目标还有四项任务。一是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主要产品立足自主开发;二是奠定汽车零部件的坚实基础,进入国际采购体系;三是带动相关产业同步发展,包括材料、装备和第三产业等;四是建立完善的销售服务体系。
中国汽车工业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10~15年的时间,全面提高中国汽车工业的自主开发能力,重点突破汽车安全、环保和节能技术,在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产品开发系统集成技术领域和关键零部件领域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和产品,建立适应汽车工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为实现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工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未来20年中国汽车工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领域包括:产品开发基础数据库建设、汽车产品开发技术研究、燃油汽车环保节能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工程、新能源汽车应用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工程、电子控制技术研究和应用、环保、轻量化材料及应用技术研究。(本文作者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本文源于作者在2003汽车产业论坛上的演讲)
《国际金融报》 (2003年12月12日 第十六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