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深圳的城市生活是海滨生活吗?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2月10日 04:21 深圳商报

  编者按:2003,深圳“海语”潮起,从东部海湾到西部岸线,一大批滨海楼盘展示在深圳人面前,滨海生活的概念被频繁点击,形形色色的滨海生活模式被提出来。深圳的城市生活究竟是不是海滨生活?什么样的人居模式才是最适合深圳人生活的方式呢?2003年12月8日,一股“滨海生活”潮流涌动。第三届海语论坛会场,专家学者布阵论道,观点碰撞,畅言滨海生活。

  深圳的城市生活是海滨生活吗?

  反方王石:城市生活不是海滨生活

  深圳的城市生活究竟是不是海滨生活?我的观点是毫不犹豫地说:不是!盐田这里是不是海滨生活呢?我说不是。深圳的生活环境、生活意识中,海洋性不够鲜明。第一次海语论坛我的观点就是“漂”,要动起来,一定要在海上看到白帆点点,要看到很多人和山有关系,有专门的自行车道,这才是和海有关系的生活。

  从两年前到现在,我们看到城市规划的不断实现,而且实现得比描写的还好,我相信还会更好,但是问题是这么好的规划在发展当中,居住的人是什么性格?是不是适合海洋?我们是北方的移民,都是北方移民的后代,在这里我们发展创业,但我们发现我们的发展创业是被动的,不是主动的,我觉得这点差别非常大。我觉得深圳人缺乏主动的探险精神,而海洋生活就是需要一种主动的探索精神。

  盐田的蓝色海洋文化显然具有非常特别的意义。正因为它的面积少,只有走“精益求精”的道路,从质的方面去规划,我觉得这适合深圳。

  深圳在海边,但城市在海边并不等于生活就是海洋的生活,我们指的海洋生活是在性格上,不一定是“扬帆出海”,但一定要靠海洋生活,一定要有冒险精神,冒险精神用来干什么?首先我们要生存,其次要发展、盈利,这种冒险、发展、盈利,必然有商业上的契约精神。我觉得这就是一个海洋城市的文化———海洋文化,海洋城市的市民应该具有的性格。从盐田政府,盐田的规划部门做的“海语论坛”来看,把规划拿出来和大家讨论,体现了一种公众参与的市民精神。

  我们讲的海洋性和海洋生活有密切关系,我们的生活质量非常好,有山有海,但是可利用的居住空间非常有限,反而我们看到海洋是非常广阔的,很多人都和海洋有关系。东部的海洋在规划过程中应该和海上旅游、度假、休闲、运动很密切地结合起来,仅仅建一个房子是不够的。海洋文化、海洋性格才是一座城市滨海生活的根本。

  正方

  林少斌:深圳城市生活是海滨生活

  很多著名的城市都和水有关系,可以说是“城不在大,有水则灵”,没有水的城市怎么看都缺少一些灵气。深圳能够很好地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滨海城市,使得深圳的市民能够真正体验到滨海生活。一个城市的滨海生活第一体现在海和经济的密切关系,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近日将顺利突破1000万标箱,我们很多产业的发展之所以选择了深圳,是因为深圳靠近海,交通非常方便;第二,就是要与生活发生联系,除了工作以外的时间,我们休闲、居住的时间要和海有关系;第三个就是文化。深圳虽然是一个移民城市,应该说各种人在深圳都有机会发展,都能够生活得很好,它的文化是一种蓝色的文化。我希望深圳这个城市是一个在海边长大的城市,海洋的文化和我们的生活、休闲密切相关。深圳的城市生活应该是滨海的生活。

  政府声音

  吴合生:海滨生活要有主、客观两方面

  我感觉要实现海滨生活要有主、客观两个方面。首先是客观上的,必须要有一个很好的海滨城市的海滨规划设施。人们有一个心态就是急于尽快把酒店、水上运动项目,包括岸上的一些项目赶紧建起来,来了以后享受海岸生活的基础设施。从这一点来说,深圳应该加快进步。过去,深圳人的海滨生活的理念和文化比较淡薄,如果条件不尽快改善,那么这个推进海滨生活的进程也会变慢,这是客观上的原因;第二个是主观上的,就是说海滨生活确实要有一个主观的思想,就是对海滨生活的认识,包括海洋文化、海洋生活。这样主观上有动力推进,海滨生活就会发展得快一点。

  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到海边来生活,只有真正的天天面临着海,就会感觉到对海的向往;第二点,海滨生活要有城市概念,喜欢的可以去海边,天天看海,有的不太喜欢的可以住到海滨城市的某一个社区去。海滨生活与海滨城区的关系是辩证的。

  文化专家

  尹昌龙:海的在场与缺席

  我们拥有大片的海域,海就在我们的身边,但又没感觉海的存在,或者说没有滨海城市的特色与个性。这就呈现出一种矛盾,即,一方面海是“在场”的,而另一方面海又是“缺席”的。之所以说它缺席,就因为它与我们的生活没有太多的联系,海还不能成为我们生活场景的一部分,而没有滨海生活、滨海记忆与滨海想象,海的存在也形同虚设。海并没有大面积地进入深圳人的生活空间。以致于形成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生活在滨海城市中的人们却往往只是生活在对海的想念中,越是够不着就越想。

  滨海城市的开发就有两种含义,一是对海的地理性敞开,二是对海的人文性敞开。所谓地理性敞开,即拉近人与海的视听觉距离,而所谓人文性敞开则要拉近人与海的心理意义上的距离。要拉近心理距离,就必须要进行一种文化上的努力,即要把“海”打造成一种主题或概念,使海与人之间加深一种心理上和文化上的联系。深圳的很多地产商们,他们的精明之处在于,动用广告、媒体等资源,全力制造“海”的主题和“海”的概念,使海通过想象大面积地进入生活。尽管很多的楼盘离海还挺远,甚至连海的屁股都摸不着,但也在做“海”的文章。原因就在于,对海的想念在这个临海的城市中是如此广泛而深刻地存在着,以致于开发这种念想,就能成为产业,就能拉动从居住到饮食等等几乎所有的消费。海的缺席造就了海的念想,而海的念想造就了海的消费。海其实已经不仅仅是自然概念了,千百年来关于海的传说、记忆与诗文已经成为海的附加值,成为海的内涵,海的组成部分了,所以海的开发,同时就是对海的主题与海的文化的开发,都可以落脚到一个海洋文化的概念上来。

  规划专家

  许重光:深圳定位于具有文化内涵的海滨城市

  海语论坛是盐田区政府和规划与国土资源部门共同搭建的平台,让社会、名流共同参与,共同出主意,为我们的工作提出一些很好的建议,因为规划工作本身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工作,今天谈了很多问题,这些都跟规划有关系。现在我们政府做规划需要广泛地听取各个方面的意见,尤其是一些专家的意见。

  如果说举办第一届“海语论坛”一定程度上的目的是为了把盐田的土地市场、房地产市场能够带动起来的话,那么我想第三届主要围绕的第一个问题是怎么样理解海洋文化和海滨文化。虽然提了这个口号,但是我觉得这个题目没有太深入的去探讨,还要多一些文化人来参与;第二点,海洋文化和海滨文化跟我们深圳是什么样的关系?王石认为,深圳没有海滨文化,包括海洋文化,有专家也谈了一个观点,深圳是海滨城市,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深厚底蕴的海滨文化。

  我认为从未来讲,从我们努力的方向,深圳的定位应该是建设一个漂亮的海滨城市、具有文化内涵的海滨城市,这一点与深圳的城市定位和我们看到的方向是一致的。现在大家都在关注、探讨,究竟深圳是一个什么样的特色城市?这也体现到我们在东部的开发建设方面。

  我们需要开发或者是适当的开发东部的滨海城区,但不是无限的开发,因为我们的海洋资源非常有限,必须非常珍惜。在东部的房地产开发一定要是另外一种观念、另外一种模式,开发商要确实强调一个有创造性:在创造环境的同时,怎样设计出一种我们生活的环境、文化的氛围。这一点特别重要,其实现在的房子,我们就建筑单体来讲,难度不是很大,困难的是怎么样把建筑外部环境做好,使得人在外面的活动,能够更加享受自然。

  无论是规划、建设、开发方面来讲,我们的挑战性更强,东部的项目比在其他地区做的难度更大,需要创造性的东西要更多,没有一个简单的模式可以包含整个东部滨海的环境建设。东部的开发速度要有序进行,同时要考虑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特点、不同的人的需求,但我们决不可以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这种原则和思路在我们的规划里面很清楚。(人物图片按文中发言顺序排列)

  王石

  林少斌

  吴合生

  尹昌龙

  许重光 (图片见PDF版E2版)

  作者: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都市生活掌中搜
激情为你燃烧 就等你哦!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结识新网友,短信免费发,就来了了吧!
  柯受良遭车祸 抢救无效死亡 订阅娱乐新闻随时掌握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激情大冒险的滋味
探寻无尽欲望边界
非常笑话
搞笑!与众大不同
过瘾!尝尝就知道
图片
铃声
·[陈奕迅] 十年
·[和 弦] 同桌的你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新浪商城推荐
索尼数码相机
  • DSC-P2 超低价
  • 索尼 DSC-P72
  • 淑女疯狂
  • 火辣露乳装新上架
  • 买内衣送性感大礼
  •   理财新时尚-收藏
  • 网上钱币卡市场热
  • 邮品一族交易社区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