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滢/文
智力和活力
美感和趣味——
这些特质
让人无论身处何种职业
何种年龄
何种性别
都能永远享用不尽
怎样向一个被采访者介绍我们的报纸呢?作为《经济观察报》的一个“非主流”版组,起初在向大多数在文化、艺术领域从业的被采访者介绍我们的内容时,我只能打一个不太确切的比方,我们的“生活方式”在中国和《金融时报》在英国一样,对文化领域的关注一样敏锐。
由于教育背景和从事领域的差异,在越来越强调专业化的现在,读者也往往容易类型化。一个画家为什么就不可以看看经济类媒体呢?一个作家为什么一听到《经济观察报》的名字就以“我和经济有什么关系”拒绝接受采访呢?这是我们经常遇到的尴尬,为什么艺术家和知识分子们不能拥有更开放的知识体系呢?
我们为什么不能一边看博尔赫斯一边读彼得·德鲁克呢?
智慧的能量达到某种程度一定可以跨越专业和领域的界限。
“生活方式”显然并非生活表层的铺陈,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的版面所传达的观念和态度带有超现实的成分——你可以说是某种界于梦想与现实之间的东西,不是那么遥不可及,但绝不完全等同于现实的生活。
流行时尚杂志里“办公室攻略”、“保持健美的X个秘诀”之类的内容,大概并不是我们擅长处理的题材,那些过于具体的细节往往稀释了对生活本质的理解。
什么促使你对世界保持好奇心?那些不断变化的生活方式的来龙去脉到底是什么?过于追逐流行和时尚往往会让人发慌,而回溯社会文化的演变过程则是我们常常关注的内容。
我们不喜欢像广告一样在版面中经常提及“品位”或者“格调”这样的词语,对过于泛滥的语言有着共同的洁癖;我们也不会让读者看到拜金心态,虽然我们尊重财富的创造者;我们推崇的新鲜感不仅仅是事件本身的速度,而是看这题材是否有尚未发掘的元素,这种发现往往与“新”、“快”无关,存在过而被遗忘,有距离非现实,也同样会有新鲜味道……你可以很容易在《生活方式》的文章里看到一些具有超现实内核的未来感甚至距离感。
感谢我的搭档刘彤,她善于在叙述中散开生活本身的温度,有足够的耐心接纳多元的内容,缓冲了我在某些时候内心的紧张,让这个版组同时能够保持弹性和生气。
今年秋天,我们版组又来了新的同事,他们是苌苌、小晏和符郁,在这个周末,他们在采访刘索拉、田沁鑫和龙应台,希望他们不用像我当初一样需要向被采访者解释一份以经济二字打头的报纸为什么坚持做有深度的文化报道。
报道正在发生的变化,这仅仅是工作的一部分,我们依然对彼得·德鲁克先生的智慧保持兴趣,我们在经济类报纸中谈论文化,在文化版面上谈论管理的艺术,在生活方式版头下谈论安迪·格鲁夫的少年生活以及纽约SOHO区的PRADA新店、西班牙的葡萄种植园和国家话剧院的新戏——穿越那些外在的樊篱,生活的丰富层面会提供无数可能性。
智力和活力,美感和趣味——这些特质,让人无论身处何种职业、何种年龄、何种性别都能永远享用不尽——你知道,我也是在说我们“生活方式”希望达到的内在属性。
作者为《经济观察报》生活方式版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