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日前向国务院呈交的能源报告建议,早日开辟国内石油期货市场,力争在石油价格上有更多的发言权,建立有利于进入国际市场的法规体系和监管体系,确保我国的石油安全。
这份由陈清泰领衔起草的报告称,随着石油消费的较快增长,到2020年石油对外依存度可能超过55%,由此带来的石油安全问题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重大问题。
原油“价格安全”事关中国经济持续增长
1991年1月17日第一次海湾战争爆发时,原油价格每桶大幅下跌了10.56美元。据传中国一石油公司因预测油价将在战争中大幅上扬,而在境外原油期货市场上做了200多万吨的多头,结果损失惨重。这次惨败让中国的石油公司可能记恨很长时间。
2003年3月,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事消息一经传出,世界石油价格一度急跌至每桶28美元,与一个月前接近40美元的高点相比,价格波幅之大为近年来所罕见。因为汲取了海湾战争时的经验和教训,中国的几大石油公司都经历住了巨大的考验。
中国作为世界重要的石油进口国,首先感受到了来自石油价格变化的压力——据统计数据表示,2003年1月份,我国进出口当月出现12.5亿美元贸易逆差,为1996年以来所从未有过。而海关的统计数据则表明,今年1月中国进口石油836万吨,同比增长77.7%,平均进口价格上升了51%,净增11.1亿美元。换句话说,中国外贸逆差的“罪魁祸首”正是国际油价上涨。
中国的石油安全乃至石油对中国的经济安全的影响问题由此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有专家指出,从能源结构的调整到采储比例的确定,从资源储备的建立到市场风险的分解等等,石油安全战略本身包含很多层次。
这些不同层次的安全结构大概可分为“供给安全”及“价格安全”两类。前者对于国家战略来说无疑是重要的,但它毕竟属于战时经济或“非常态经济”的范畴,而对于和平时期的经济建设来说,“价格安全”才是影响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推出石油期货交易的最好时机在2008年
尽管国内对石油期货复市呼声高涨,但有关部门对此讳莫如深。有关部门对国内企业参与石油期货的严格控制部分缘于有些企业管理层对期货风险认识不足,历史上也曾有企业管理层利用公款进行石油期货买卖,最终造成企业巨额亏损甚至卷款而逃的案例。
尽管上海期货交易所和大连期货交易所都在为原油期货的推出做大量的准备,但是有关专家都表示,国内原油以及成品油价格没有放开,将是国内期货交易市场建立的最大阻碍,百福期货业务部经理张天明指出,目前国内原油的价格由国家计委根据三大国际期货交易市场价格制定一个中准价,几大集团按照规定可以上下浮动8%。这样的定价机制无法符合期货交易市场的市场化条件。要进行石油期货交易势必要打破目前石油统一定价的格局,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的垄断将直接面临这一格局改变的挑战。
而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中国的原油市场对于外商投资企业3年放开零售市场,5年放开批发市场,就是说5年之后的2008年,中国将形成市场化的价格机制,那时也是国内建立期货交易市场的最好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