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知名院长脑力激荡(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2月05日 09:15 21世纪经济报道
魏明海中山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魏明海:MBA要国际教育本土回应

  张国华:把MBA教育当作真正的BUSINESS

  陆雄文:MBA教育忘却竞争回归本原

  本报记者 于保平 南依剑

  见习记者 汤维维

  上海、广州报道

  《21世纪》:同普通高校扩招一样,今年又有一批学校获准开办MBA教育,导致供给明显扩大,你如何看今年以后的MBA市场?你认为现在的MBA教育市场化程度如何?

  张国华:今年MBA报考人数下降,大家很关切,我认为可能部分人报考了EMBA。从去年国家批准30个学校做EMBA开始,虽然允许10个学校招收300名学生,但有的学校一开始就为了确保质量而招了100多人,但有些学校招生规模比较大,这很危险。我们注意到今年这些商学院做调整,规模降下来了,他们开始注重质量,而且从招生、课程设置、教授聘请,包括硬件设施都下了很大功夫,讲质量是一个好趋势。这同时会使企业和想读MBA的学员都在市场中调整,他们会变得更理性一些。

  陆雄文:今年复旦MBA的报名情况还是不错的,与去年相比只是略有下降。报名人数下降和各院校差距的扩大说明了MBA教育市场的进一步成熟和健康发展。我认为申请人跟以往相比逐渐懂得如何区分不同院校MBA教育项目的质量。此前,很多年轻人可能选择读MBA,但可能会有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但EMBA的出现,他们会考虑先充实实践的经验,然后再来读。

  魏明海:今年增加的高校,主要是考虑弥补区域分布,过去有些省份没有MBA教育,今年可能考虑多给一些,指导委员会讨论过这个问题。

  从学校提供MBA的学位来看,市场确实是供给越来越多,而且今年市场出现偏饱和的现象。这涉及两个问题,一方面,研究生教育不收费,MBA收费,会使人们倾向读研究生,导致结构上的变化,比如中大管院,传统研究生的报考录取比例是13∶1,MBA大概是5∶1,如果研究生教育收费的话,相信一部分会转移到MBA上来。今年可以看到报考研究生的人数明显增加;我相信MBA比较昂贵的学费(每年7.8万),还是会对报考市场有影响。第二,这两年,用人单位对MBA不断了解,会去比较普通研究生和MBA学生差别在什么地方,通过比较,可能会促进MBA的发展,因为它毕竟是专门培养职业经理人的,MBA比普通研究生在解决具体工作问题时可能更有优势。因此,不仅MBA教育会市场化,整个研究生教育以后都会市场化。

  我相信同样有资格招生的学校也是会分化的。第一,学费上拉开档次;第二是招生人数在规模上也拉开了很大的距离,有的一年招300-400,有的一年只能招几十个;第三是学校会越来越强调特色和定位。这是好事,市场供给增加,有利于市场自动形成区隔。

  《21世纪》:2001年,本版曾经做过《中国MBA十年》的专题文章,指出MBA要“学位褪色年薪生辉”,强调MBA排名要参照市场的评价体系而非学位化的传统思路,两年来,MBA教育(管理学院)在教学质量方面的竞争程度如何,在适应市场化方面有哪些进步?回顾中国的MBA教育道路,你认为中国的MBA教育处于什么样的阶段?

  张国华:总体上,中国工商管理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我是从规模和质量上来看这个问题的。从规模来讲,美国每年招收约10万个MBA学员,我们可能是它的1/8;质量上差距更大。主要表现在师资力量上。虽然这几年一些好的学校师资有很大改观,但从全国来说,差距还很大。另外教学内容和方法,案例,学生就业指导等服务还有很多路要走。

  前一段时间,国内有些院校重视了规模,但这样做一定程度上损失了品牌。这和我们的教育者有关系,太多的急功近利。我认为当前迫切需要注意的应是如何把握质量,发展好自己的品牌。

  魏明海:我相信我国的MBA教育已经过了初级阶段,现在正处于爬坡的阶段,是稳定质量的阶段。此前MBA的教学质量还不是很稳定,这一年跟那一年有差别,这个班跟那个班、这个学校跟那个学校,起伏很大,等等;第二,是品牌开始出现差异化,名牌学校的品牌开始起作用了;第三,大家都在调整结构,在MBA,在很多学校的研究生教育当中,已经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同样,在MBA项目中,还在考虑不同项目之间的结构调整。专业化更强或本土化更强些。还有,现在的MBA教育是明显的区域性教育,品牌不强时,大家还是买本地货比较多一点。这两年,南来北往多了,东西交往多了,这是一个特征,也就是MBA教育全国化了,这也跟学院在有意识地做拓展有关。比如明年我们的生源,会考虑往东南亚拓展。

  陆雄文:宏观来看,MBA教育市场正逐渐地从早期的粗放追求规模转变为稳健的追求质量。整体来讲,我们已经把国外的课程体系引进到中国,整个教学内容和形式已经基本上符合了国际的规范。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也为中国企业界培养了大量人才。

  但是,怎样从追求数量转到追求质量,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提高教育品质,是中国商学院面临的共同挑战。

  另外,整个教育市场的发展,也需要顾客更快成熟———成熟的顾客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21世纪》:中欧是目前管理教育的知名品牌,你认为“管理教育”和“教育管理”在MBA教育中关系怎样把握?

  张国华:很简单,概括来说就是用BUSINESS的方法办BUSINESS的学校。对商学院来讲,用经营的管理方式来管理学校。有人问这样办学学术放在什么样的位置,回答这个问题也很简单,看你对你的学校是如何定位的。如中欧定位是国际一流商学院,那一定是研究与教学并重的学校,因此学校制定的战略必须服从这样的目标,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这样的目标。如果你有好的经营理念,这一系列措施就会很奏效。

  《21世纪》:中大管院近期与广州青年报合作,通过举办MBA师生与知名企业家联谊酒会的形式,搭建供需双方交流的平台,如果把MBA看作产品的话,从提供教育方的角度看,中大管院如何提升MBA在新一轮就业中的竞争力?

  魏明海:第一是有做产品的概念,把学生当做原材料,加工后还要卖出去,这点其实还不像企业做得那么强那么好;第二,我更强调做服务的概念,管理学院是提供教育服务的,我把学生推出去,也不仅是把学生“卖”出去,实际上是为企业界提供了服务,当然同时也是为学生提供了就业服务。服务跟产品不一样。下一轮竞争,大家还是要回到品牌上来,如果没有品牌,可能大家连你都想不起来,谈什么竞争呢?学院要有直接跟企业接触的推介会,但更重要的还是品牌推广。比如学院、项目。另外,是如何做境外推广。我们跟菲律宾的亚洲管理学院联合,在网上相互提供对方学生的链接,相互推介彼此的学生。我相信不久的将来,内地肯定会走出那一步,比如跟中国香港、台湾有合作的学校,相互推介学生。星期六我会带我们100名MBA学生到北京参加“中国企业领袖高峰年会”,目标就是找这些知名企业家,告诉他们,我们管院的这些MBA不错。提供这样的机会,建网络,建资源。

  我认为,MBA教育应该是———“国际教育,本土回应”。我们做中大管院自己的牌子,还要充分利用国际资源。现在我们的收费标准是可以雇佣外教来教授一些课程的。但是我不会把牌子卖给他,而是合作。比如哥伦比亚大学在金融方面很好,那我把课程中关于金融的部分(比如4-5门课)打包给他们,那么我们的学生能享受比较好的国际教育。另一面则是本土化的表现,比如能不能请到国内最大牌的企业老总来讲课。

  《21世纪》:复旦MBA的学费是全国高校中最高的,达8万元,你如何制订自己与各院校在MBA教育市场上的竞争策略?

  陆雄文:毫无疑问,MBA教育的市场化程度是很高的。市场中,我们收了高于直接成本的价钱,所以MBA教育对于学校的建设发展是有贡献的。另外,我们的价格基本反映了供求关系。学员通常也把MBA教育当作产品来购买。目前,报名人数也是数一数二的。在这个市场上,各院校在招生过程中大多运用了市场策略来营销、宣传、建立品牌。为使项目运作市场化,大多数学校请了职业经理人。

  但在这个市场上,我的战略是忘却竞争。第一,我不希望在国内市场中开展一些低层次的竞争。教育是一种有内涵的产品,教育提供者的注意力应该集中在怎么把教育产品做好,这就像酒一样需要长时间酿造,而不是简单地发酵;第二,我对中国经济有很大信心,在中国经济的增长态势下,职业经理人的培养会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增长的市场,因为从中国整个经济总量和经济发展增长来看,MBA人才总量还是太少,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说明教育还有很大空间;第三,就复旦而言,我不想在国内做所谓的竞争。复旦采取的是小步快进的方式,目标就是成为具有国际水准和品质的商学院。因此我一直告诫自己“忘却竞争”,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要为短期的优势束缚了自己的手脚。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都市生活掌中搜
激情为你燃烧 就等你哦!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新浪青少频道(Y-ZONE)全新上线
  燃情互动,情爱添姿彩,在这个冬天找到属于你的爱!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激情大冒险的滋味
探寻无尽欲望边界
非常笑话
搞笑!与众大不同
过瘾!尝尝就知道
图片
铃声
·[陈奕迅] 十年
·[和 弦] 同桌的你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企 业 服 务


中小企业技术交流会
新网站,想要人知道?
低成本实现网上创业!
堵车? 它不堵!!


分 类 信 息
北交大MBA直通车(京)
古城西安群英“惠”
出国留学大优惠(鄂)
牛皮癣鱼鳞病重大突破
揭开糖尿病难治愈之迷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