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时报/张小彩
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戴根有指出:商业银行急于降低不良贷款率,过度增加票据贴现并借以增加贷款基数,导致今年以来票据市场出现过度竞争状态;可考虑对策包括贴现不再计入银行贷款科目、承兑垫款计入不良贷款统计、适当提高承兑费等
“管理流动性是商业银行自己的事情,央行不能老是被动地跟在后面帮你们处理流动性问题。”在近日一次“票据市场创新与发展高级研讨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戴根有以专家的身份,向国内商业银行发出这样的警告。
针对货币市场的子市场——票据市场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他认为,目前应该研究票据市场的政策调整,比如可以考虑提高承兑费,也可考虑调整统计口径,令商业银行贴现余额不再归入贷款统计,以减少商业银行为降低不良贷款率而增加票据贴现的现象。
中国的商业银行今年上半年票据贴现余额增加近3400亿元,在各项贷款中增长最快。
不要过度依赖央行
尽管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的警告是严厉的,但戴根有也安慰他们对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整不必害怕:“我们执行的是稳健货币政策的方针,会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他认为,央行目前采取的货币政策措施整体上是温和的。
他说:“我们的判断是,从去年8月以来,货币与贷款增长偏快,所以今年公开市场操作、窗口指导等货币政策操作力度都做了一些调整。8月24日公布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以后,市场有了一些反应,一些金融机构遇到一些困难,央行及时给予了支持。”但他希望,在流动性管理方面,商业银行今后不要过度依赖央行。
“我们力求通过适当的调控保持货币和信贷的稳定增长,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们不希望货币信贷过快增长,最后出现大起大落。”他说。央行近期政策的“温和性”也得到了金融专家的认同。经济学家王大用接受《财经时报》采访时曾经提到,今年一、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已经警告“贷款增长过快”;进入7月,央行吴晓灵副行长出面,对商业银行进行窗口指导;8月发出存款准备金利率调整的政策,但一个月后才付诸实施,给了商业银行准备和缓冲的时间。
但也有经济学家认为,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相当于动“刹车”,调整利率则相当于动“油门”。他们担心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市场震动过大,并担心进行总量调整无法解决结构性问题。
市场人士比较关心的问题是:如果目前的政策达不到控制信贷过快增长目标,央行会继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还是通过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加以解决?对此戴根有拒绝发表评论,但还是表示:“未来的公开市场操作会体现总量的适度控制与结构调整的综合安排。”
对策设计
近期货币政策调整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商业银行贷款增长过快,而上半年贷款高速增长的影响因素中,票据占27%,成为第一位的因素。戴根有分析,今年以来票据市场出现过度竞争的状态,主要原因是目前商业银行急于降低不良贷款率,过度增加票据贴现,并借以增加贷款基数。
在谈到解决方案时,戴根有认为,可以考虑将贴现不再计入银行贷款科目。他强调,银行承兑汇票的偿债人是负责承兑的银行,通过转贴现而持有的其他银行的承兑汇票,其实质是银行的同业往来。
他认为,应该把承兑垫款计入不良贷款统计。所谓“承兑垫款”,是商业银行替企业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后,企业到期不能付款,由银行替企业向收款方垫支的款项。目前这一款项没有计入不良贷款。戴还认为,“承兑”就是银行用自己的信誉替企业担保,银行作为第二付款人有发生垫款的可能,因此,这项业务应该计入商业银行的或有负债科目。
另外,还可以研究适当提高承兑费,以降低银行过度签发汇票的冲动。
融资性票据准入尚早
对于票据的“真实贸易背景”的要求,戴根有认为,这一点在未来一段时期必须坚持,不能动摇;目前中国票据市场的功能定位,主要应是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我们的票据市场主要是大企业开票,小企业收票。如果没有贴现,中小企业要取得贷款是比较困难的”。
戴根有从历史的演变解释了票据市场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中发挥的作用:“1999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的票据市场快速发展,到2000年下半年,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明显缓解;2002年初全国‘两会’期间,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重新成为代表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于是出现了‘贷款营销’的提法;2003年票据市场进一步发展,票据发挥了结构性调整的作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呼声比去年要小得多。”
戴根有其间没有提及2002年央行提高再贴现率及票据市场遭到整顿。但他拿出了这样一组数据: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对辖内商业银行所做的调查显示,票据贴现总量中,有74%流向中小企业,流向大企业的只有26%。
戴根有特别强调“票据的真实贸易背景”,显然给银行业内对于“融资性票据”的热望泼了一盆冷水。
按照一些市场人士的期望,中国的票据市场应当像发达国家那样,成为短期直接融资的市场,并准许那些没有真实贸易背景的融资性票据“合法地”进入票据市场流通。
对此,戴根有承认,从未来趋势看,发展融资性票据是必要的。“提高直接融资比例,目前已经达成共识;作为直接融资工具之一,融资性票据的发展当然是不可回避的”;但这除了需要调整有关法律,也要同时考虑直接融资中的融资形式和期限结构;也就是说,放开票据短期融资的步伐要和债券长期融资的步伐协调一致。
修改《票据法》
短期融资市场单项放开过快,可能带来一些问题,韩国被认为是前车之鉴。韩国的利率市场化是从短期融资市场开始的,此前,韩国已经放开了资本项目。结果形成金融机构和企业资金结构大量向短期融资方式倾斜,发生大量短期外债;在国际金融环境发生变化时,外国债权人不同意展期,结果引发金融危机和货币危机。
因此戴根有说,一定要有步骤地发展融资性票据,要与债券市场步伐协调。融资性票据的实质就是短期债券。
近一时期,旨在规范国内票据市场的《票据法》已遭到业内批评。上海外贸学院法学院博士邓旭认为,《票据法》中的某些条款实际上对融资性票据采取了“打压”的姿态。对发展融资性票据问题,有消息称,央行吴晓灵副行长也曾表示,要研究《票据法》的修改。
在此次研讨会上,戴根有还谈到了票据市场证券化的问题,指出可以考虑把具有真实贸易背景的票据打包,据此发行“光票”,即把票据应收款证券化,以促进市场发展。针对票据市场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戴还提出,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建立全国统一的票据市场。
目前,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正在研究相关业务需求,开发网上票据交易系统,据说戴对此给予了充分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