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隋海
关于国家竞争力的排名一段时间以来成为全球政企两届关注的焦点。世界经济论坛出炉的2003年《世界竞争力报告》,中国的排名仅列44名,比上一年度滑落6名之多,远远排在“老对手”印度之后。与此同时,另一份同样重要但在国内知名度偏低的竞争力报告,瑞士洛桑的国际管理学院(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Development,IMD)版的《世界竞争
力报告》中,中国排名稳步前进,并受到褒奖。
分歧
世界经济论坛版的《世界竞争力报告》中对中国最重要的评价是这样一段话:“上一年度名次大幅提升的中国,今年回落到往年的排名。曾经对中国的信心潮涌,看来并不持久。受人们对红头文件、腐败、司法独立以及贸易壁垒等因素担忧的影响,虽然企业的表现有所进步,但其名次仍受到影响。”关于中国的排名位置,该报告还认为,是最为显著的名次滑落。
IMD版的报告却是这样描述中国:“中国大陆和浙江省以8%和12.3%惊人的速度增长。中国一路成为世界的制造业中心……她已经成为国际舞台上最强大的竞争者……”
世界经济论坛和IMD的这两份报告本是同根同源,IMD作为全球最好的商学院之一,其发布竞争力报告始自1989年,堪称历史悠久。IMD教授、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的斯蒂芬·格拉里(Stéphane Garelli),自1987年起就担任IMD世界竞争力报告主任。此前13年他曾担任世界经济论坛的常务董事,同时也是担任达沃斯年会主任长达7年之久。
同一个阶段的同一类型的课题报告,又是同源的两大体系,结论为何却如此针锋相对?
本届世界经济论坛版《世界竞争力报告》由两大指数构成,一个指数是“增长竞争力指数”,另一个是“企业竞争力指数”(2002年称为微观竞争力指数),两个指数都采用国际权威的研究成果。“增长竞争力指数”是三大分指数的综合:宏观经济环境指数、公共机构指数和技术指数。而企业竞争力指数则基于波特著名的国家竞争理论,主要评估公司运营战略和国家营商环境质量,以检验国家生产力之微观基础。
IMD的《世界竞争力报告》则一直由斯蒂芬·格拉里教授主持,排名体系由经济表现、政府效率、企业效率和基础设施4大指标体系组成,每个指标体系再各分为5个专项,加总一共320个指标构成。
IMD对竞争力排名做了两个创新,一是以2亿人口为界,划分大国组和小国组;第二个创新是引入了8个省级地方经济区域,并与其他国家排名放在一起,反映一种新的竞争形态。IMD认为人口规模对竞争力影响重大,一定要拿新加坡、爱尔兰和中国大陆相比,是没有价值的。但是新加坡和爱尔兰却的确和中国浙江省在争夺外来投资。
根源
此次排名分歧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排名范围和方法的不同从而导致的结论相左。但比较发现,两大竞争力报告在对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判断上高度一致。例如芬兰、美国、英国和法国的排名进退。
世界经济论坛官员的解释,他们认为世界经济论坛今年改变了部分指标,从而造成了中国排名的变化。根据“企业竞争力指数”的引入者,哈佛大学波特教授的国家竞争战略思想,国家的发展历程有三个不同阶段,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和创新驱动阶段。一般来说低收入国家处在要素竞争阶段。中等收入国家的竞争阶段是投资驱动阶段。
在2002年中国与被定性为低收入国家,处于要素驱动竞争阶段;2003年被调整为中等收入国家,进入投资驱动竞争阶段。截然不同的竞争模式与衡量的标准是中国排名落后的原因———原来支持中国竞争的优势因素,在上述定性的变化之后,变为劣势因素。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结论,中国面临转型的挑战,中国适应一个中等收入投资驱动竞争阶段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在世界经济论坛“唱衰”中国竞争力地位的同时,与IMD版竞争力排名相应和的是,各大跨国公司全球高层频频现身中国,宣布中国市场新的战略举措。通用电气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伊梅尔特在上海为GE全球第三大研发中心揭幕时坦承“这边的整个制度体系还是很适合商业发展的,在这里有足够的透明度和很好的流程”。
正如IMD校长罗润知教授所言:“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告主要是为了指导政府官员,迈克尔·波特教授应用的是国家竞争理论。IMD则是为了帮助企业家做决策。如果说中国有问题的话,我认为国有企业是一个大问题。对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当然不能像俄国那样做,我建议参考前东德和波兰的做法,引入跨国公司参与改造,越快越好。英国撒切尔夫人的模式也值得借鉴。”
IMD版的世界竞争力报告的主要作用在于,企业家可以通过它了解不可比较的财富变化,和可比较地描述一个经济体的竞争框架的数据。报告罗列了企业家普遍认为有潜力的投资地点,并对它们做了概要的比较。如果企业家已经对一个经济体有了投资,则可以用之评估该经济体的环境质量,以判断是增资还是撤资。中国企业家应当用《世界竞争力报告》作为基准,比较他们的绩效,和类似区域中的环境质量。由此他们可以分析其主要竞争对手的表现突出的原因,并做出相应的变革举措。
但是最后,IMD版世界竞争力报告主任斯蒂芬·格拉里教授提出,企业家可以应用排名作为分析工具,并做出相应的变革措施,但是排名机构不是咨询公司,不可能给出咨询意见。它的确是一个重要的非官方指标,但绝不是灵丹妙药。企业要善用两大报告,借助不同角度的分析来支持投资决策。罗润知教授也表示,总的排名只是为了方便政治家和媒体谈论,而细分指标里才有值得比较和对照的有价值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