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泛的层面上讲,下决心做好人,是经济观察报成功的决定因素。成功多少取决于你做好人的决心有多大。”
“我们的最重要的特点是能以一个更开阔的视野来看待和理解经济问题。……作为报纸……不要把经济仅仅理解为资金、市场,或者企业价值,而必须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我们对竞争的理解就是把市场做大,而不是搞死谁。”
新浪财经:《经济观察报》诞生以来,在怀疑中走向成功,这个时期中您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何力:过去3年的发展与成功得益于以下三点:
一、竞争是为了拉开差异,所以创新思维和创新观念就很重要。从内容、形式、营销有所创新,才能赢得市场。
二、有好的工作程序和技术。好的想法,没有好的执行力也是没有办法落实的。我们在推进过程中,都有很好的执行力。在一开始,我们就有年目标、月目标,甚至三年目标。然后又慢慢地使目标能与我们的执行过程有所联系。
但是与国内外的同行、企业相比,现在执行力依然是我们要大力提高的弱项。
三、做人。有位管理大师说过:“一生所能卖的所有商品,只有一件,那就是你自己。”这就是说一个人和一个组织的最终成功就靠做人。过去我们是从自己的观念、经验、行为、态度上老渗透到员工,未来我们要增加“方法”,好技术手段和一些管理能力的提高来达到这个目的。
经济观察报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其中感触最深的还是报纸做到最后讲“做人”。这不仅仅指领导层的做人,还包括全体员工的做人。大家都讲做报纸是要做品牌,但是品牌的核心是什么?是“人性”,这是企业做大的决定性因素。有些品牌,你可能信任但并不觉得亲近,有的品牌你可能崇拜但并不觉得友善,有的品牌你觉得高高在上,但是你日常生活里经常见到。
在广泛的层面上讲,下决心做好人,是经济观察报成功的决定因素。成功多少取决于你做好人的决心有多大。
新浪财经:《观察家》被认为是经济观察报最具特色的板块之一,能否讲一下这个栏目的设计过程?
何力:当初的设计顺理成章。因为我们的报纸名称中又观察一词,所以必然要设立一个分析和评论的板块。最初的定位很明确:第一要关注宏观、重大的事件;二要让国内最优秀的、有思想和见解的人来发表看法;三要充分传播全球的新思想和新观念。
这个板块在组织的过程中没有很难,因为方向是一开始就确定好的,而且也集中了报社内部的很多优秀的资源。
新浪财经:2003中国媒体都有了哪些新的变化?能否点评一下财经媒体发展现状?
何力:打个比喻,如同登珠峰。2003年财经媒体上了第一个台阶,或者说是像4X100米接力,跑完了第一棒,明年是第二棒开始。这就像是门户网站达到盈亏平衡的刹那。未来对于财经媒体就是逆水行舟,不能喘息,市场还远远没到让我们刀枪入库、放马南山的时候。在今年年终总结的时候,我们不是欢庆胜利,反而会提出几个危机,让员工不能怠惰。
新浪财经:经济观察报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明天会有什么创新或者改变?现在的经济观察报和您最后的目标有什么差距?
答:先来回答第三个问题。没有差距,超过我的预期,我没想到,我们只是做了一点点,但是市场给了我们很多回报。
再来回答第一个问题。我认为我们的最重要的特点是能以一个更开阔的视野来看待和理解经济问题。中国处在社会转型和进步时期,变化是深刻的全面的。作为报纸应该把这些都记录下来,而不要把经济仅仅理解为资金、市场,或者企业价值,而必须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第二个特点,品牌经营始终走在前面。广告、品推、社会评价、新闻报导等等,所有方面都朝一个方向走,都是在一个市场定位下来做的。可以说,我们不仅仅靠新闻,当然内容是最主要的。但是在我们推广自己的形象、参与社会活动、选择广告客户的构成等方面,是相得益彰的,互相促进的。
第二个问题。下一步,经济观察报的变化。目前财经读者是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的,我个人认为现在还仅是一个初级市场,未来的空间更大。因此,我们要为未来做准备。媒体与文学创作不同,不是靠天才,而是靠积累。如果想做好财经报导,没有好的平台数据,就不会有增长。我们明年将会有一个创新的工作,将会投入更多精力在资源建设上。
比如说,我们在报社内部推行现代企业的管理方式。可以说媒体整体的职业化水平不高,所以我们会从人力资源角度加大管理力度。比如说,在薪酬盘子扩大的基础上,加强薪酬考核,使之更加合理化,让新考核体系能够体现报社的价值观,就是我们到底是“以质取胜”,还是“以量取胜”,应该让写好稿子的人得到更多。
编者注:何力明确表示明年不会尝试周二刊的模式。但估计还会继续引进资金,这是他谈话中流露出来的。
这个变化在企业创新上来讲不是很容易做到。在化学里,让一瓶浑水变成90%的纯水很容易,但是要从90%变成95%的纯水就非常困难。
新浪财经:您认为经济观察报的影响力从何而来?它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何力:影响力来自编辑方针,我们始终坚持是“做加法”。首先,我们是乐观主义者,我们认为中国会越来越好,大家也会越来越好。因此,我们对竞争的理解就是把市场做大,而不是搞死谁。我们这个年龄的人,由于经历、所受的教育等等因素决定,心胸比较开阔,所以我们更愿意以发展的眼光看事务,强调一致性,不过分强调冲突,强调竞合。
对于报纸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发展。可以说,我们现在的社会是增量越来越大,目前中国不过仅有几千万的投资者,未来却会有几亿的投资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