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
此次温总理同邮报主编长达1小时45分钟的深入、坦诚的对话,无疑有助于更有效、更明确、也更有艺术地向美国公众进一步阐述中国政府在上述敏感问题的一贯立场和政策。
“(美国限制中国纺织品出口)不仅使我感到意外,也使我感到震惊。”(I am n
ot just surprised,I am shocked.)刚刚采访了温家宝总理、从北京返回华盛顿的《华盛顿邮报》主编唐尼回忆说,在这一刻,他强烈感受到了温家宝总理所散发出的领导活力。
“这不由使我联想到了一位有着类似特质的美国政治家。”在11月24日凌晨的一次在线对话上,唐尼颇有些急切地要同邮报读者分享此次采访的心得。
尽管唐尼没有明确点出其心目中那位政治家偶像是谁,不过结合此次邮报发布的访谈全文,以及他同邮报读者在线交流的一些内容,不难推断这位政治家应是接近于杰斐逊、林肯这样的领导者。
被问及谈话开始时对温家宝总理的第一印象时,唐尼说:“温总理非常睿智,谈话富有技巧,也非常谨慎。”(My impression was that Premier Wen was intelligent,well-spoken and very careful about what he said.)
当然,要更全面地解读此次温总理同邮报对话的意义,光看一位西方资深新闻工作者的个人观感,还远远不够。
几乎与《华盛顿邮报》发布网络版和印刷版的温总理访谈全文同步,国内的官方新闻机构也全文发布了中文版本的访谈内容———目光向内,我们同样可以从中解读出更多值得称道的信号。
令人关注的是,此次访谈过程中,温总理多次引用了美国一些杰出领导人的话,并对中美几次重大社会经济交流活动的历史事实的援引,如数家珍。特别是访谈最后,温总理借引述林肯总统就维护联邦统一和完整、向美国公众富有感情的呼吁,非常清晰地向美国民众传达了中国政府绝不会容许领土分裂的这一底线,可谓情理均占。
从11月24日邮报读者在线交流反馈内容来看,有不少人已经在接受这样一个前提:无论在台湾问题、中美贸易问题,抑或是朝鲜无核化问题,中美双方都要在一个战略合作、而不是战略竞争的基础上展开协商、合作,以找到有利于双方长期利益、有利于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的解决之道。
可以说,此次温总理同邮报主编长达1小时45分钟的深入、坦诚的对话,无疑有助于更有效、更明确、也更有艺术地向美国公众进一步阐述中国政府在上述敏感问题的一贯立场和政策。
从更普遍层面来说,这也给我们提供了解决诸如“美国有一些人对中国的了解不如我们对美国了解的多”这类问题的一个新思路。
众所周知,中美在信息交流上,长期以来存在着一个严重不对称的局面,这有历史的原因,也同中美各自具体信息需求不平衡密切相关。
如果说,在没有加入WTO之前,对如何设法让美国民众来更多了解中国,还没有一个紧迫感,目前中美之间庞大的经贸规模,已经不得不使我们认真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让中美之间特别是中国对美国的信息流动,从机制上、系统上做到更迅捷、效率更高?
要消除普通美国民众当中依然存在的对中国的种种误读,频率更高、更有技巧的“政府高层公关”,已经刻不容缓。
同时,政府也需要以一种更为开放、务实和主动的姿态,来鼓励、扩大中方对美方的民间交流。这方面,已经不乏成功先例:比如前不久中国民营企业家代表团访美,又比如围绕“飞虎队”展开的系列交流和纪念活动。
有一个细节,或许能进一步佐证“主动”的好处:邮报主编唐尼事后说,邮报本来申请在温总理来美访问过程中进行采访,但中国政府接到申请后,很快就邀请他们直接前往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