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9月底,广州市天河区应届高校生前来咨询该项政策的人数为50人次;依据该优惠政策申请办理个体经营执照的人数仅为2人次;实际已领取到个体营业执照,有权享受该项政策优惠的仅有1户。”近日,广州市几家媒体都不约而同地报道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并对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进行了批评。但笔者认为,自国家工商总局6月11日出台《关于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有关收费优惠政策的通知》至今,并未激起应届高校生的创业热情的根本原因,并非是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问题。
应当看到,今天的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只要有工作,绝大多数都乐意去干,就怕没有就业岗位。找不到工作的,转而自主创业的大有人在。
然而,尽管目前国家出台了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但这些政策的可操作性又有多少?“含金量”又如何?正如报道中所说的,不解决“自主创业风险太大、做个体回报周期长、可选择行业屈指可数、没经验不愿当个体”这四大拦路虎,看起来多么好的政策也只能停留在一纸空文上。所以,大学生宁愿当打字员也不做个体,也就顺理成章。
至于部分大学生在择业时仍旧把目光留在机关和外企,认为在这些单位里各项福利有保障,风险小,机会多,发展空间大,更容易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也是人之常情,谁不想往好的单位钻?相反,自主创业将意味着手里端着的是一个“泥饭碗”,要承担诸如户口、保险、医疗福利等各种风险,一旦经营不善则又要面临失业的危险,在得不到有效社会保障的情况下,大学生干个体确实让人放心不下,这也无可厚非。
任何政策的出台,都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才能变成真正推动群众实践的政策。毫无疑问,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也要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因此,笔者建议,首要的是为大学生创业进一步扫清障碍,除了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外,还要拓宽进入领域,制订一系列配套的优惠政策,各部门都要为大学生创业开通“绿色通道”,拿出点诚意来,扶上马送一程。
文/邱镇尧作者:邱镇尧资料来源:经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