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旭 图/张有林 也许,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会出一些有违常规常态的人,出一些特立独行的奇人。他们往往身不由己或一心一意地脱离正常的生活轨道,自觉不自觉地选择一种与常人不同的生活方式。我没想到,也万万想不到的是,在60年前,竟有18位通海女子,被一股洞经音乐的潮流卷裹在一起,她们不再成天围着锅台转,很少纺线织布做女红,甚至发誓永不结婚嫁人,而是吹萧弄管、拉琴击鼓、打锣敲木鱼,走上了一条与洞经音乐相伴终身的漫漫长路。
60多年后的2003年,在云南通海秀山风景区清凉台古老幽静的院子里,我第一次见到了仅存的几个“修贞女”。受县里的邀约安排,她们临时在这里为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演奏洞经音乐。这些老太太一个个神清气爽,都七八十岁的人了,精神都很不错,素素净净,滇南老太太的典型样子。说不清为什么,我很喜欢她们身上自有的一种风骨,一种少见的气度。时光回放60年
看着这些老人现在慈眉善目、满头华发、步履迟缓的形象,我极力将自己想像力的触角延伸到60多年前,想像着远在民国时的1940年,通海18名正值花季妙龄的修贞女因为洞经古乐走到了一起。那时她们风华正茂,用她们自己的话说,有几个还成天“鬼跳鬼跳的”。不管用何时何地的审美标准,她们中的许多人都是不折不扣的美女。她们虽然来自县城及其邻近的扬广、九街、河西、四街等不同乡镇,出身于不同家庭,彼此互不相识,学习洞经音乐也有先后,但她们都有着对洞经音乐的爱好,都心怀一个同样的心愿:要体现女性人生价值,攀登礼乐大雅之堂。
当时她们最小的只有十四五岁,大的不过二十出头,但她们学习洞经音乐的决心大着呢。她们找到了出身书香世家的洞经五圣会会长张家熊先生,而老先生正在为蓬勃发展中的通海洞经古乐缺少点什么苦苦思索。他和在上海音专学过音乐并在外地从事多年音乐工作后返乡的女婿之弟张云涛一合计,认识到通海古乐缺少的正是女性甜脆的嗓音和俏丽的芳姿,要升华古乐,少不了女性。于是他们顶着压力,冒着被人责骂的风险,接受了18个少女做学生,聚集在张家花园内,由张家熊教授经曲和习演礼仪,双目失明的张云涛则将洞经曲调翻译成简谱,写在地上教她们乐器演奏。她们一个月要交5块钱的学费。经过两年的努力,吹拉弹唱都学会了。
这些少女的行为在当时的通海不啻于掀起了一场雷暴。过去有规定“女人不准登经坛”,只能在台下叩拜聆听。现在可好,这些女子居然也搞起了洞经!“狗都能上桌,何必要猪羊!”于是,“亵渎神灵,触犯上苍,大伤风化,有违伦理道德,扰乱社会秩序”等等指斥风起,一些维护“神权”的信徒和恪守“礼教”的士绅使用了劝说、威吓,甚至告官惩处等手段。但这些都没有吓倒两位老师和18个少女。在县衙门堂上,他们慷慨陈词,据理力争,少女们甚至发誓:甘愿为洞经古乐修贞,终身不嫁!开明的县长裁决:“女人也是人,大家都是父母所生,没女子,哪来的男人?现在提倡男女平等,女子也可以演奏洞经礼乐”。小女子与古乐结缘
1947年,这18个女子成立了云南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全由女子组成的“妙善学”洞经古乐班,会名来自于她们信奉的观音菩萨,并在秀山三元宫公开登台弹演三天,观看的人络绎不绝、人山人海。她们的礼仪摆设焕然一新,身着旗袍的倩影楚楚动人,吹拉打弹有声有势,以张德贞为首座的经曲合唱,如鹂鸣莺啭、银铃击玉般美妙动听。她们成功的演出赢得了众多的听众和支持者。
就是这些小女子,掀开了通海洞经古乐新的一页。从那以后,她们身穿夹衫、长裤,蓝衣白裤,裤脚很大,头上戴黑色丝绒帽,脚穿蓝线袜和团口布鞋,在城乡间四处演奏。她们扎根于民间,为各种庙会社火弹演至解放前夕。
从此后,她们很少与家人来往,更多的是相互为伴,伺候那些她们心目中的“神佛”,以音乐为民众和“神佛”之间作一种沟通和交流,代民众向“神佛”表达敬意和祈福,代“神佛”为众生抚慰人生的苦痛和伤损。
那时候,她们也还值婚嫁年龄,而且不乏有人追求和说媒,但她们都谢绝了。她们不想因为各人的婚嫁使得好不容易组织起来的礼乐社散了,也不想让世俗的日常生活占去演奏古乐的时间,更不想因为有家有私心而失去演奏洞经古乐必须的“静妙之心”。后来虽然不能演奏洞经古乐了,她们也不想放弃一生已作的选择。当年少女已成老妪
现今,过去妙善学会里的老乐器仅存一面大锣、一对大钹和一只木鱼,而当年的18个妙龄少女早已是沧海桑田。她们中有5位已经过世,有5人结婚成家,8人终身未嫁,其中5位仍在修贞习乐,守望着心中神圣的洞经古乐,经常参加妙善学的各种演出活动,而且仍是其中的台柱子。
在通海县城两座很不起眼的院落中,我们看望了分别住在一起的5位老人。
林四娘林荣仙,修贞名林金贞,生于1927年,解放前夕跟随做生意的父亲到了弥勒县,1985年初回到通海,又回到恢复不久的女子洞经会。林金贞小时候上过一两年初小,到十一二岁上就迷上了洞经,自己在家摸索着学习,后来就跟着张家熊先生学习洞经曲调,跟张云涛学习乐器。当时学的是简谱,早上学排曲,下午练乐器。先学二胡,后来笛子、唢呐和打击乐都很擅长,唱奏俱佳。现为妙善学会长。
赵三娘赵素珍是现存五个“修贞女”中岁数第二大的一位,修贞名为赵纯贞,生于1924年,11岁时有人看她命苦,就来问要不要去吃素,娘也同意,她就跟人走了,去学了一个月的经书,又回来跟娘在一起生活,后来先跟着林四娘她们学了几个曲调,如《小桃红》等,以后就自己摸索着搞,耳朵听到就能跟着演奏了。
王二娘王桂华,修贞名王仙贞,生于1923年。王三娘王桂英,修贞名王荣贞,生于1928年,妙善学的前任会长。王氏姐妹原是城郊王家营人,原有兄弟姊妹四个,生母在32岁时不幸亡故。因为从小没了母亲,就没有缠裹小脚。姊妹俩在民国后期一起参加了妙善学女子洞经会。
葛云贞,生于1927年,通海西城葛家营人。父母早亡,惟一一个哥哥死于1958年,丢下一个7岁的儿子,由她含辛茹苦抚养成人。葛现将自己在村里的承包田地交给侄子耕种,自己到城里与王二娘、王三娘一起生活。她17岁时戒口吃素,从小没读过书,不识字,在会里就帮着做做杂事,敲敲云锣。60年与古乐为伴
她们的经历差不多是那个时代多数人都有的,但在一个人生的岔路口,这些老人选择了一条远离人情的艰辛之路,我想尽力理解其中的无奈和必然。
我对“存天理,灭人欲”的大道理一直心存疑虑,而且感到恐惧,于是这些老人的选择在我看来就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人欲过了,人也就跟禽兽无异,而且这个地球也承受不了那么多的人欲;可是人欲都灭了,那人还成其为人吗?
我佩服她们的牺牲和献身,而要我也这么干的话,我会说不。
我曾几次多番地询问她们,想知道她们对自己无奈或自觉的选择后不后悔,看到别人儿孙绕膝会不会羡慕,她们竟异口同声地说她们早已习惯了清静,而且“和尚门前孝子多”,她们现在还有弟子侍奉左右孝敬,一点不为自己所走的道路悔恨抱怨。
在沉寂了整整30多年后,在经历了社会人生的种种变故后,她们居然没有放弃当年的理想,没有离开洞经古乐。1980年代初,云南省文化部门到通海采录洞经音乐,由县文化馆主持开会,把当时健在的11个女子又召集起来,前后进行了18天工作,记录了43个洞经调子,并油印了出来。从那以后,这些做了多年农民和工人的独身女子,才重新找出藏起的乐器和经文曲册,互相招呼邀约,又凑在一起恢复了“妙善学女子洞经”,重新弹奏起来,并吸收了一些中青年妇女加入,形成了一支20人左右的会班,挂起“通海妙善学女子洞经”的旗号,活跃在乡镇民间的各种庙会上。
2001年10月,在北京第四届国际音乐节上,老太太们的演奏引起了京城文化艺术界和媒体的极大关注,被称为本世纪的一件奇事。从专家学者到市民百姓,大家都被这几个普通又不平凡的老人感动了,把最多最美的赞誉给了她们。人们哪里想得到,在滇中一座名声还不是太响的小城,居然有着这样的奇人奇事!誓将古乐进行到底
现在老人们仍照样过着深居简出、粗茶素饭的日子,或奔波在一个又一个庙宇庙会间,靠一点微薄的“演出费”维持着没有子嗣的晚年生活,淡泊名利,一心为乐,一心向善。她们不仅在通海四周演奏,迄今她们已到过新平、易门、蒙自、安宁、华宁、开远、弥勒、晋宁等地演奏,下乡有时一天就要演四五场。现在大家生活好了,家家图个清静平安,就纷纷请她们去演奏。她们不仅带动了喜爱洞经古乐的女性参与各地会社活动,赢得大家的好评和欢迎,还扩大了通海古乐的影响。
妙善洞经,永历千秋。她们表示要一直将女子洞经办下去。看着她们那平和的面容、硬朗的身板,想到她们的执着和坚守,我相信她们能办到她们想办的事情,而且会办得更好。何况还有一位能干的陈元芬小姐在热心地帮她们张罗着录制CD,寻找合适的固定演出场所,作各种宣传……
为这样一个文化献身,终身与这音乐为伴,大约该是件幸事,一件值得的事情吧?
在妙善学女子洞经临时演奏处的清凉台上,悬挂着一块“风流天下闻”的草书大匾,黑底金字,笔意很有些难辨。但愿这也正像这女子洞经,藏于深山民间,有深厚的土壤和养分,虽一时难得听闻,但终能闻达于天下。洞经音乐溯源
被誉为“音乐化石”的纳西古乐,是多元文化相融汇的艺术结晶。它由“白沙细乐”、“洞经音乐”和“皇经音乐”组成,皇经音乐现已失传。
“洞经音乐”完整地保持洞经音乐的庄重和纯正,具有古朴典雅的江南丝竹风韵,同时又带上纳西民族色彩,使人体味到一种玄妙、悠远、超然的意境。
“洞经音乐”自明清以来就从中原逐渐引进并植根于纳西族的文化阶层中,是道教音乐体系的艺术珍品,属于道教“经腔”音乐。其所以珍贵,是因该乐还保留了一部分在中原早已失传了的辞、曲音乐,如盛唐的《浪淘沙》、《紫微八卦舞(曲)》,元代的“北曲”等。
“洞经音乐”目前还保留有《山坡羊》、《柳摇金》、《水龙吟》、《步步娇》、《万年欢》等22个曲牌。
纳西人在长期的洞经音乐演奏过程中,将一些本土的民间音乐风格和演奏方法融进其中,使之有了“纳西之韵”。
演奏的乐器有笛子、芦管、琵琶、三弦、二簧、胡琴、云罗、小钹、小铃、摇铃等,可视乐队人数多少来定同种乐器的增减。其曲旋律古朴典雅,节奏平稳匀称,乐韵悠长。通海地理
通海县地处滇中玉溪地区,而通海秀山风景区位于通海县城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