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中国需要积极的股市政策”专家学者座谈会召开 图为巴曙松在会议上发言
新浪财经讯11月24日下午2点,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和《上海证券报》社,在有关部门和首都旅游集团、中央电视台《中国证券》、北京电视台《证券无限周刊》、上海电视台《第一财经》和新浪网的大力支持下,召开《中国需要积极的股市政策专家学者座谈会》,对中国股市的发展进程和相关政策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和探讨。新浪财经独家全程直播本次活动。
以下为本次座谈会的精彩观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就中国股市是不是经济的晴雨表谈了自己的看法。
“大家谈的范围比较广,我想谈得窄一点,现在股市大家谈的比较多的是股市晴雨表的功能,股市出现低迷的情况,为什么会这样的低迷呢?我们想进一步说明一下,因为股市是一个公开市场,获得信息比较广,分析股指波动还是比较有含量的。
股市是不是经济晴雨表,整个经济改革的晴雨表,或者是经济改善程度的晴雨表,我们股市作为一个抑制性的市场,是在计划经济环境下引入的,必然整个过程在不断与其他体制发生摩擦。我们看历史上的股市每一次比较好的行情,都是我们政府管理层面对市场体制中的缺陷,凡是比较低迷,都是对市场中的问题进行回避。三中全会开完之后,市场还是这个样子,目前我们判断,当前正酝酿着一种机会,做得比较好,能够把握这个大的体制改革、体制变动、完善体制的趋势,一个机会可能是一个持续的很好的市场繁荣的机会,处理的不好,可能也就是反弹而已。大家今天讨论的很多方面都跟股市直接相关,比如我们参与证监会的讨论,现在基金销售很难,实际上是一个体制的问题,很多程度上我们讲的第一个观点,也许我们的股市在很大程度上不是经济增长的晴雨表,但是它是我们整个体制中的缺陷的晴雨表,是我们校正这个缺陷勇气的晴雨表。
第二点,我们股市可能不是经济增长的晴雨表,是对市场敏感性的一个晴雨表,比如今年以来,可转换债券特别活跃。为什么呢?因为志国同志、纪鹏同志天天呼吁,不能天天转让,不管怎么讨论,只要高于非流通股的价值,低于流通股的价值,都是对流通股股东的一种掠夺,这都是强加给流通股股东的,这个强加并不是流通股东自己所能解决的,这是一个制度性的缺陷,实际上原来这个缺陷一直存在,就是因为声音太弱小。为什么今天这个问题这么突出?因为我们有的机构投资者声音开始能够传出来,因为我们有社会的专家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实际上这个制度的缺陷,如果我们大家呼吁一下,市场肯定会想新的办法来钻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之间差价形成的制度缺陷而带来的收益,这个时候不是回避这个问题的时候,再回避下去或者再拖下去,而是对监管效率和对市场的不敏感投了一个反对票。
第三点,从今年以来,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我们国内股市经济增长的晴雨表,以香港股市为代表海外股市倒比较好地承担我们晴雨表的功能,这是值得我们考虑和思考的一个问题,到底是不是我们在政策上的一些缺陷,我们监管上的一些效率,确实存在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如果说将来我们始终只能观察经济增长怎么办,我们看看香港的H股波动,国内股市没有任何信息含量,这也是中国股市的悲哀。我想从晴雨表的角度分析这么三点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