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有关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讨论几起几落。其间,各路豪杰把国有银行从头数落到脚,4大行的形象也因此平添了几多阴影。
然而出人意料,今年3大行竟无视舆论的质疑,竟相上报了上市方案。面对2006年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的压力,国有银行再不能忍受以往“钻玉米地打游击战”的改革了。
今年10月22日,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对此给出了“盖棺定论”:“选择有条件的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充实资本金,创造条件上市。”
实际上,中国的银行业改革已经持续了10多年,但一直是以牺牲国有银行的改革深度和速度向前推进。尽管腾挪空间有限,4大行依然做出了可观的努力。
中国工商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樊志刚博士为本文撰写了评论。他写道:银行要搞好经营需要以下4个条件:充分的激励机制、高效的组织系统、及时的产品创新以及先进的技术基础。国有银行目前已比较好地解决了第4和第3方面的问题,第2方面也有明显改进,但第1方面却相差甚远,因为这不仅涉及产权问题,同时也与政府对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目标定位紧密相关。
前不久,国家开发银行分析与金融产品局局长王大用就此向中央政府进言:一要实行股份制改造,二要彻底改变4大行官办官营的状况。
IBM金融战略顾问黎江指出:4大行在中微观层面的改革成绩已是可圈可点。但遗憾的是,由于其产权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改革长期滞后,它们已经取得的改革成绩和人才优势,正面临边际效益递减的尴尬。好在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总决战终于打响了。
国有银行上市:必须算大账
“如果在本届政府任期的5年内还不下决心彻底改革国有银行的体制,国家财政恐怕已再也无力去背这巨大的包袱了”——王大用
本刊记者于江李硕/文
在一片对4大国有商业银行上市是否会砸漏中国股市的争论声中,本届政府给出了一个带有颠覆性的选择:创造条件上市!不论这个决定冠之以多少界定前提,它的核心都震撼了世界——中国政府这回是破釜沉舟,直挑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这一最大最坚固的堡垒。
10月下旬坊间传说,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已有实质性进程。但在“2003国际金融论坛”上,央行副行长李若谷当众强调:“如果现在就一步跳到去上市,未必对4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他同时指出,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一般分三步骤:第一步,解决不良贷款和内部经营机制问题。第二步,希望把它们变成股份制公司,按照公司治理的原则去经营;第三步是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允许它们上市。
开放倒逼上市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毫不客气地指出:在20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银行一直就是春风吹不到的玉门关。“中国所有的体制改革几乎都与银行无关。这回终于轮到银行了。”他说。
最初是价格改革。从1984年居民生活消费品价格放开到现在,近20年的经济改革几乎已经把各种商品的价格都交由市场决定,可时至今日,银行产品与服务的价格仍然需要由央行统一制定。在其后的市场改革、所有制改革中,国有商业银行也踪影难觅,更不用说最近开始热起来的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等等了。
整个银行业的体制改革滞后,4大行按兵不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中国当前的金融市场中,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仍然是由银行承担,而在银行中,50%以上的服务提供者是4大国有商业银行,其资产总量占全部银行资产的80%以上。直到现在,它们还承担着75%的国有重点建设项目的贷款份额。令人不安的是,在当前所有长期贷款中,50%以上是4大行的。
所以长期以来,银行尤其是4大行体制改革的滞后,其实是被政府当作无为而治的处方,用来缓解整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所产生的阵痛。但意想不到的是,原本是被用来“镇痛”而尽量不做伤筋动骨改造的国有商业银行,当中国正式加入WTO之后发现,它们在维护了国家金融市场相对稳定的同时,却在自己内部制造了太多的不稳定隐患。而且,这些隐患并非是单点故障性的。
当前,国有商业银行潜在的最大风险,并不是已经产生的那些呆坏账,而是它们正面临制造更多呆坏账的系统性管理隐患:
●从关乎到银行安危的资本金来看,由于产权结构单一,决定了4大行的资本金补充渠道单一,造成资本充足率低是国内银行长期解决不了的老大难问题。而依靠上市来补充资本金,正在受到来自市场各方面的强烈质疑。
●从关乎到银行生命力的激励机制看,4大国有银行的高管人员是由政府委派,银行的工资水平也要由劳动部每年来核定,实行总量控制,银行自身的余地很小。
●从关乎到银行赢利能力的运行机制看,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仍然与建国初期一样,甚至与本世纪初都毫无差别。最典型的例子是,国内商业银行几十年来遵循的都是“1元开户”制度,这就意味着银行对客户几乎没有选择权。而银行间服务竞争的本质和起点,就是服务对象必须实现差异化细分。
●从关乎到银行自身命运的掌控看,它们依然只是政府向国有企业发放贷款的工具。4大国有商业银行多年来始终扮演着亚政府的角色,有强烈的官办官营色彩,无需考虑自身的盈利需求。这种状况使中国的银行缺少责任感。
最让国有商业银行感到汗颜的是,它们的隐患几乎都是国际银行巨头们的优势。而这些巨头在两年之后将与它们同台竞争。
就连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对4大行深表同情。一位上市银行的高管人员在私下表示,下一步国有银行改革的核心,媒体上摆出了那么多近乎是并列的重点。“其实,眼下最具操作性、最关键的就是一点,即让国有商业银行尽快实现股份制改造。最起码先改善激励机制,否则它们很快就得退出刚刚热起来的市场化的产品和营销大战。”
不少一线银行高管人员也认为,有关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账,很难强求胜算。如果考虑到两年后的2006年中国必须向国外全面开放金融市场的话,上市失败的风险与不上市的风险几乎是相等的。
多年来,从内部驱动的银行体制改革屡推屡受挫,做不了自己主的国有商业银行,这回也是迫不得以才决定选择外力来倒逼银行内部治理结构的改革。而受到公众监督的上市,无疑是首选。然后在这个大背景下,再尽可能创造确保上市成功的内外环境,而不是把这个顺序颠倒过来。甚至有专家称:“尽管这是个无奈而被迫的选择,但也是最理性的选择”。
不仅为募集资金
按照WTO协议,中国将自2006年12月起允许境外银行自由进入祖国大陆市场。试想,当下一步中外银行同台在中国市场拼刀时,前线交锋的无疑是产品和渠道。而从资产规模、产品和渠道资源上看,长期垄断中国金融市场的4大国有银行最具竞争力。因此,与国际接轨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几乎是4大行当前压倒一切的任务。而且,它们不是没有机会。
前不久在一个小型报告会上,一位央行的官员透露,已经在中国境内安营扎寨的外资银行共有130多家,但无论大小国外银行,在中国的业务都做得不理想。对此,他感到百思不得其解。会后,国有商业银行的一位业务经理对记者说:“这问题的答案其实挺简单,外资银行的产品和渠道至今都不能在中国落地,它们在中国挣不到钱就对了。”紧接着他又表示:“2006年以后就不同了。当外资银行可以经营人民币业务时,只要同时允许它们的产品落地,我们就很危险。”
赢利最终要从银行经营的末端——产品和营销中获得,而在谈起外资银行的产品和营销时,国内银行没有不紧张的。不是因为中国的银行见识不够,而是因为它们不具有能与外资银行抗衡的内部治理结构。“学术界天天盯住不良贷款不放。但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为政府尽义务造成的,过去有,现在还可能有。实际上,我们一线的技术系统与服务正在快速与市场接轨。现在不是我们想不想,而是政府到底什么时候允许我们做股份公司。”一位银行高管人员对记者说。
银行界显然不想与学者和政府监管者正面过着,他们最清楚自己目前的处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以来,3大国有银行纷纷拿出上市方案,引来不少议论。在已经发表的有关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报道和评论中,大部分都将补充核心资本金作为上市的第一目标。但是,有权威银行界专家表示对此不敢苟同。他们认为,中国的银行上市主要有三个目标,按紧迫性来排序的话,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有较大差异,但在各银行自己看来,排在第一位的都不是补充资本充足率:
●中小股份制银行:首先是促进内部治理结构的改革;其次是补充资本充足率;最后是与国际接轨。
●国有商业银行:首先是与国际接轨;其次是促进内部治理结构改革;最后是补充资本充足率。
在他们看来,国有商业银行至今还具有浓厚的政府政策工具色彩,短时间内也不能卸掉此义务,这也就意味着,4大行在此期间还可以继续拥有国家信用的隐含支持,因此资本充足率对它们而言是最具弹性的指标。至于内部治理结构改革,这是个旷日持久的过程,即使不上市也可以慢慢做,因此上市不是它的充分必要条件。但是,上市却是国有商业银行与国际接轨的充分必要条件。除了前面谈过的银行内部需求之外,以下这一点尤其不容忽视:
作为中国金融业的形象代表,国有商业银行上市,标志着我国未来政治经济的开放性走向。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领域,“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下一步则要“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需要由国有资本控股的企业,应区别不同情况实行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而国有商业银行正属于需要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公有制企业,而且它在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中无疑是处于最高层次,标志着中国市场将全面彻底开放。从某种意义上说,国有商业银行上市,代表了新一届政府的政治形象。
而事实上,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的确也给操作层面留下了很大空间。全会《决定》指出;“选择有条件的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充实资本金,创造条件上市。”
显然,国有商业银行上市不是一个动作,而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与4大行的期望基本吻合。有分析说,国有银行上市的目标与改革的目标原本就是一致的,甚至连主要步骤也相互重合。通常人们认为,国有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主要有两种途径,比较简单的是引进战略投资者,尤其是引进外方战略投资者。但某些国有银行认为,这条路并不可行,原因有二:
首先,战略投资者占股比例肯定很大,并将在银行经营上拥有较大的投票权。他们很可能为追逐金融企业股东利益最大化而反对国有商业银行从事利润较低的业务。然而,以国内众多偏远地区为例,由于这些地方的金融服务简单,银行的获利能力不高,国外投资者很可能根本不会设立分支机构,但国有银行则要承担为所有公众提供金融服务的基本义务。
其次,能够充当银行战略投资者的企业,一般都很了得,甚至是能够在一个国家中呼风唤雨的企业巨头,而一旦它们操控了像4大行这样的商业银行巨头,对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本身就是一个威胁。
总之在他们看来,在国有商业银行股权改革初期,不适合引入战略投资者。于是,通过上市向股权分散的公众募集资金,就成为几乎是唯一可行的途径。
创造条件:先要治本
尽管眼下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已是板上钉钉,但是,业界依然有很强的声音认为,4大行根本不具备上市的条件。他们的主要理由是,国有商业银行目前还不具有合法的公司组织形式,既不可能吸收非国有资本参股增资,更不可能上市向公众筹资。李若谷最近也在“2003国际金融论坛”上提出:“作为4大行的组织者和牵头人,在越热的时候越要冷静。”
前不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指出,4大行上市有4道绕不过去的坎儿:
●首先是要彻底理清家底,尽管有些银行在利用利润悄悄冲销坏账,但恐怕有些银行力不从心。
●其次,要看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状况。他强调说,在计算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时,现已损失的坏账要从资本中扣除。
●第三,不能忽略银行坏账准备金的覆盖率这一环。
●第四,与银行为上市而剥离出去的坏账这部分资产相对应的负债,不能是普通的企业存款和居民储蓄。
这些坎儿的背后,是国有商业银行体制几乎形成了个“死结”:糟糕的治理结构限制了产权结构调整;单一的产权结构也阻碍了治理结构完善。二者谁为表谁为里,学界一直争论不休;银行界虽然心知肚明,却没人敢去解这个“结”。因为中国的银行不是企业,政府不点头,没人敢动手。
在国家开发银行分析与金融产品局局长王大用看来,尽管国有商业银行当前完全不具备上市的条件,但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后,它们的上市已经是不争的方向,关键是要走好创造条件的几大步。他建议,在降低不良资产的同时,要在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上实现突破,可以按以下顺序来走:
首先,要改制。现在4大行的产权关系是国有独资,经营特点是官营。这两点一结合就没法搞好。通过改制,可以在产权关系上依然设计成国有控股,但在经营上,一定要先变官营银行为企业化经营。
其次,在上市前引入高水平战略投资者加盟,但可将其股权比例适当加以控制,主要目的是让人家带来先进的管理理念、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不同的声音意见,以此来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的管理。
最后,再去上市。
王大用表示,在新一届政府的领导下,这几步走是可以实现的。因为从三中全会《决定》可以看出,本届政府不再把国家看做一个大企业,也不再不扮演大企业总经理的角色,而是更倾向于做一个公共政府,即首先要保证社会安宁、稳定和公众利益。
他认为,政府角色的这种变换,意味着多年推不动的让国有商业银行成为真正的银行第一次有了可行性。只有让国家从直接管理大银行的经营转变为只管理大银行的国有资本,国有银行才有改制上市的最大前提。
没有第二个五年
曾在人民银行工作过12年的王大用,长期从事中国金融宏观经济预测、调查统计和政策研究。他在金融和经济方面的著述,曾多次获得国家级奖励,如今是领取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专家。
今年6月,王大用曾进言中央政府,“如果在本届政府任期的5年内还不下决心彻底改革国有银行的体制,很可能国家将不得不再次设法剥离其不良资产,补充其资本金。而届时,国家财政恐怕已再也无力去背这巨大的包袱了。”
王大用在此用了“再也无力”一词,是因为在此之前的1996年到1998年,他曾负责设计并参与操作过一次给4大行的紧急“输血”。1998年,国家用发行30年长期国债的方式,为4大行补充了2700亿元资本金。设计方案是按照1997年底各行的风险资产规模,令其资本充足率达到了法定8%的标准。据他介绍,那次注资的意义在于:先安定局面,同时争取体制改革的时间。
“但如今5年过去了,体制没有改革,注资后赢得的安定局面正在逝去。”王大用说。首先,4大行的风险资产规模在增加,分母扩大了,分子没扩大,资本充足率自然也低了。第二,它们的不良资产状况不仅在增加,而且还不得不占用大量收入来核销资产损失。税后利润的减少,使得资本金的增加速度远赶不上风险资产的扩张速度,资本充足率又进一步降低了。“这是一次治标不治本的典型案例。”他还告诫说,由于中国银行业的如此表现早为国际金融市场所掌握,因此在上市之前,一定要认真做好体制改革的功课。
一是实行股份制改造,二是彻底改变官办、官营的性质。具体操作上可这样走:先成立集团控股公司,成为4大行国有股本的持有和管理人,让经营实体完全股份化。除了控股公司外,政府应放弃对银行高管人员的任免权。随后,尽快引进新的战略投资人的资本,聘用内行的高级管理人员,带进专业化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
尽管国内已经有电信和石油等大企业成功运作了海内外上市,但是国有商业银行上市,投资银行已经不太可能再去向投资人讲中国“故事”了——如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电讯业的快速增长,等等。
“而这几者上市最大的不同在于,那些非金融企业原本没有很大的包袱,很大的问题,尽管投资人对原来国有管理上的水平不高也有质疑,但是对它未来发展的信心空间很大。然而对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人家脑子里面已经装的东西是巨额的不良资产、巨大的潜在资产损失和低劣的管理,这对我们是不太有利的。”
王大用回顾的,是一段发人深省更不能忘却的历史。今天反复讲讲,为的是明天不再反复重演。只要这次能抓住改革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这个本,中国国有银行改革的大账才不会算错。-
资料
国有银行上市路径
争取用5年左右或更长一些时间,把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造为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具一定竞争能力的现代化大型商业银行。
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分三步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进行改革。
第一步,按照国有独资公司的形式更新经营管理制度,为进行股份制改革创造条件;
第二步,将有条件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组为国家控股、国内和国外资本参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完善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从根本上解决商业银行经营机制问题;
第三步,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将符合条件的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开上市。
谁先融资谁先发展
培养“银行航母”的捷径之一,是使国内银行在资本市场获得丰富的资本金
励雅敏/文
随着中国的入世,外资银行逐步获得进入国内市场的权利,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到国内商业银行与国际银行的差距。其中,资产规模与资产质量的差距最令人感叹。
让人看得眼热
4大国有银行的资产规模较大,但2002年末不良贷款率达到26.12%。与此同时,国际同业的数值为3%~5%;部分中小银行(主要指10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及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相对较好,但资产规模不到国际大行的1/10,抗风险能力明显不足。
综合银行稳健经营的最重要指标之一是资本充足率。因此,培养“银行航母”的捷径之一是,使国内银行在资本市场获得丰富的资本金。现实的情况是,哪家银行先获得融资渠道,哪家银行就先获得发展的契机。
1999年11月10日,浦发银行(600000)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当时的浦发仅有1000多亿元的资产规模,在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名列第8位。截至2002年末,浦发银行的资产规模已经达到2793亿元,位于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的第5位,复合增长率达到40.09%。
2000年12月19日上市的民生银行(600016),其发展速度更快。2000年末,民生银行的资产规模仅为697亿元,在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名列第9位。而到了2002年末,民生银行的资产规模已经达到2463亿元,跃居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的第6位,复合增长率高达87.98%。
2002年4月9日上市的招商银行(600036),在2001年末已经是规模仅次于交行和中信实业银行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融资后公司当年的规模增速达到39.56%,2002年末的规模超过了中信实业。
同时,华夏银行正是由于受到资本金不足的困难阻碍了发展,前几年的排名呈现下降趋势。此次华夏银行(600015)的上市,对2003年中期资本充足率仅为8.01%的华夏银行而言可谓雪中送炭。上市后,华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将上升到12%以上,公司也因此有望在未来两年获得高速的发展。
8%是分水岭
资本充足率是商业银行净资本与加权风险资产的比率。巴塞尔资本协议中要求: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至少达到8%,中国人民银行也要求国内的商业银行达到这一标准。目前我国主要银行面临的问题是:4大国有银行大多达不到这一标准,股份制商业银行虽然达到标准,但难以满足快速扩张对资本金的需求。
国有银行普遍存在资本充足率低于8%警戒线的情况。造成国有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资产质量较差,资产对应的风险权重较高,而银行的呆账准备金计提又很不充分。
相比起国有银行来,中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基本符合8%的监管指标要求(参见表2),不良贷款比例较低,呆账准备金覆盖率较高。然而,扩张与稳健的矛盾是中小银行的苦恼。近几年,中小商业银行基于良好的股权结构和较大的发展空间获得了远快于4大国有银行的增速(参见图1)。但随着银行规模的高速扩张,风险资产不断增加,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也不断被稀释。以民生银行为例,在上市融资后,随着资产规模的不断增加,民生银行资本充足率呈现下降趋势(参见图2)。资本金不足,已成为阻碍中小银行发挥持续高增长潜力的最大障碍。
补充资本充足率三大法宝
依据资本充足率的定义,提高资本充足率的方法在于增加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减少加权风险资产并提高资产质量,增加各类准备金计提。
1、增加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核心资本包括实收资本(或普通股)、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附属资本包括资产重估储备、一般贷款损失准备、优先股、可转换债券(必须是无担保和从属的,持有者不可主动回售的)和长期次级债券(必须是5年以上的无担保债券)。商业银行的附属资本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100%;计入附属资本的长期次级债券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50%。
对银行来说,增加资本的最佳方法是通过上市、增发或配股发行股票,直接计入核心资本。次优的选择是发行可转换债券并实现转股。再次的方法是发行长期金融债券,但随着到期日的临近债券将逐步按比例丧失资本待遇。
2、减少加权风险资产并提高资产质量中国人民银行对包括贷款、债券等表内表外各类资产给予不同的风险权重。减少加权风险资产的方法在于增加持有风险权重较低的资产,减少持有风险权重较高的资产。一般而言,债券的风险权重小于贷款;质押抵押贷款的风险权重小于担保贷款;信用贷款的风险权重较大。在抵押贷款中,对于商业房地产的贷款风险权重大于对于居民住宅的风险权重。同时,商业银行资产的质量越好,对资产评定的风险权重也越小。
3、增加各类准备金计提由于一般贷款准备金可计入附属资本,而专项准备金和特种准备金可作为资本充足率计算公式的分母减项。因此,增加各类准备金计提也是提高资本充足率的方法之一,而这个方法正吻合了人民银行于2002年公布的《关于全面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的通知》以及《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的方向。从影响程度看,增加各类准备金计提很难大幅提高资本充足率,但这一举措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改善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
配文
各类银行忙上市
励雅敏/文
2002年7月25日,中国银行将其在香港的业务整合为中银香港在香港联交所上市。4大国有银行都有计划将其在国内的业务整合后在未来3~5年的时间内通过“股份制改造→引入法人股东→实现上市”的三步走最终实现上市梦想。
据中国证券报日前报道,已有3家国有商业银行向国务院和监管部门提交了股改及整体上市方案。这3家银行均打算成立由国家控股的集团总公司,并在此基础上成立股份公司上市。在方案中,这3大银行都坚持整体上市。这不仅在宏观上能够适应国际潮流,抗衡国际竞争;在微观上也将促进银行全系统问题的尽快解决。
尽管整体上市存在资本市场承受力的问题,但专家认为,这是个可以解决的技术问题。根据方案,股份公司由集团总公司控股,把包括资产、负债和分支机构等在内的现有全部银行资产转入集团总公司,同时把股份公司的债务一次性剥离给集团总公司,使股份公司的不良贷款率降到6%以下,达到上市的质量标准。
在股改方案中,3家银行上市只准备释放20%以下的股权。集团总公司将拥有股份公司、不良资产、分支机构以及海外非银行金融机构等。各分支机构按照现有规定实行分业经营,但集团总公司将走混业经营之路。
目前银行上市还存在三大障碍:不良贷款率过高、资本金不足和公司治理结构低下。针对这些问题,各银行在其股改、上市方案中均提出以下解决方式:资本金不足的问题将以发债的方式来解决;14000亿元不良资产从2004年开始卖断给4大资产管理公司,并部分以垃圾债券方式在产权交易所出售;走公司化治理道路。据报道,目前央行还拿出一个方案,原则是国家准备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国有商业银行以支持。
部分中小银行由于资产质量相对良好,已经实现股份制的企业模式,因此上市的步伐较国有银行快。在国家积极鼓励商业银行上市的背景下,未上市的5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部分实力较强的城市商业银行(例如上海银行和北京市商业银行)都在积极准备整体上市,有些银行已经进入上市辅导期。
已经上市的银行在2003年再次掀起融资的浪潮。
今年1月,浦发银行完成3亿新股增发,实现约25亿元融资;
2月,民生银行完成40亿可转债的发行(由于转债条款的设计问题,该部分资金在可转债状态无法计入附属资本);
9月,招商银行提出100亿可转债的发行计划(该可转债在债券状态可计入附属资本)。这些资金都将被用于扩充银行的资本金,从而支持银行保持快速的规模增速。例如,招商银行在2003年中期的资产规模为4358亿元,资本充足率为10.56%,若可转债发行并转股成功,将可支持银行达到7000亿元~8000亿元的规模。-
三只眼看国有银行改革
樊志刚/文
在当前有关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讨论中,对于商业银行加快综合改革步伐,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在认识上是一致的。但是,如何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却是见仁见智,观点众多。概括起来大致有三种,我们不妨称之为看待国有商业银行的“三只眼”。
第一只眼睛:主流改革学者。不论是以西方现代制度经济学为依据,还是以马克思所有制理论为出发点,主流改革学者多数认为:国有商业银行只有首先解决产权问题,才能走出当前的矛盾和困境,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在笔者参加的一次研讨会上,当银行人士发言主张进行银行组织再造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时,有一学者当场质疑:不进行产权改革,怎么可能进行组织再造?在此,产权改革不仅是目标,更重要的是成为解决其它改革问题的前提。所以,改革上市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唯一出路。
第二只眼睛,政府决策者。由于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鉴于国有商业银行在其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国有银行改革从一开始就不能孤立地进行。在转轨过程中,政府所承担的公共管理者、所有者和改革发动者既统一又矛盾的角色和功能,更是导致了政府在看待和推动国有银行改革时的复杂心情和态度。因此,在我国20多年来的经济改革过程中,国有商业银行不仅被作为改革的对象,更主要的是被当作了推动经济发展、支持国有企业改革以及调控和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虽然近期国有商业银行的这一角色有所淡化,但是,政府决策者在制定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战略时,仍然要从其对整体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影响,从其未来的战略定位等多方面考虑,而不会也不可能仅从国有商业银行的角度独立进行改革安排。
第三只眼睛:国有商业银行自身。和许多人的认识相反,事实上,国有商业银行自身并不缺乏改革的动力。一方面银行自身改革是我国整体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从总体上讲,改革也符合国有银行自己的各种利益,当然也包括经济利益。
因此,在改革中诞生的国有银行从来没有停止过改革。当然,根本性和全面性的改革是国有银行自身不可能主导的。但是,多年来国有商业银行一直在积极主动地进行内部改革。如果没有这样的改革和行动,4大国有商业银行不仅不可能在有效支持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同时,壮大到今天如此大的规模,而且有可能早已经垮掉。如果我们能客观地看看国有银行在经济改革与发展中所付出的成本有多大,就会知道,这决不是什么危言耸听。
单独来看,以上各方都有不完善之处。改制上市,进行彻底的产权改革,的确是国有商业银行建成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根本出路,但是,改制上市又需要一系列的必要和充分条件,而这些条件目前尚不具备。在这种情况下,国有商业银行也不能坐等。可以说,国有银行在改革和发展中被赋予的特殊职能已经基本完成,目前已到了还原其本色的时候。
考虑到国有商业银行曾为改革做出的贡献与付出的代价,目前政府决策者应考虑采取特殊的政策支持国有银行加快改革,国有银行仅仅进行自身的内部改革也有一定的局限。一般来讲,银行要搞好经营需要以下条件:一是充分的激励机制;二是高效的组织系统;三是及时的产品创新;四是先进的技术基础。国有银行目前已通过改革比较好地解决了第四和第三方面的问题,第二方面也有明显改进,但第一方面却相差甚远,因为这不仅涉及产权问题,同时也与政府对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目标定位紧密相关。因此,结论必然是:要同时用三只眼睛看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问题。
这就要求国有商业银行要及时从内部改革入手,促进经营机制的转变及不良资产等矛盾的化解;同时,政府决策者应尽早出台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方案,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大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力度。通过内部和外部努力,国有商业银行就可尽早达到上市标准,有计划、分步骤地改制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