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GDP核算与数据发布制度,年末不再公布当年的GDP预计数;季度GDP核算增加初步核实和最终核实;发布GDP数据时要同时发布与其相关的重要数据;不再公布月度GDP数据。2004年首次开展全国经济普查
本报记者 单羽青
11月20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表示,统计数字、国民经济核算数字不是企业的财务,是独立、科学的统计数字,是反映总水平和发展趋势的。为进一步规范我国GDP核算工作,使GDP数据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高透明度和可信度,我国将改进GDP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以GDP数据统计的改革为契机,中国统计制度亦将有一场重大变革。
对GDP核算与数据发布进行改革
李德水说,根据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同意的改革方案,年度GDP核算按初步核算、初步核实和最终核实三个步骤进行。与现行做法相比,年末不再公布当年的预计数;季度GDP核算改为初步核算、初步核实和最终核实三个步骤,与现行做法相比,增加了初步核实和最终核实。
为提高我国GDP及增长率数据的透明度和可信度,在发布GDP数据时要同时发布与其相关的重要数据,必要时还将公布核算方法。除特殊情况外(如出现非典疫情等),国家和各地区原则上都不再对外公布月度GDP数字。
李德水说,通过这次改革,将进一步提高我国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便于社会公众更好地使用和了解统计数据,并更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如果你们发现以后政府每次公布的GDP数据都不一样,那么不必大惊小怪,这说明GDP值正在实现精确化,也是中国统计制度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体现。”
以往的GDP核算制度和数据发布程序存在问题
对于我国目前的GDP核算制度和数据发布程序存在的问题,李德水并不讳言。他分别从年度GDP核算制度和数据发布程序和季度GDP核算制度方面做出分析。
在年度GDP核算制度和数据发布程序方面,没有建立定期修正和调整的机制。表现在:1、预计数在12月底发布,容易使人将预计数误认为统计数,从而怀疑我国GDP数据的可靠性和严肃性;2、在获取较全面的基础资料后,往往只公布调整后的GDP绝对量而不相应公布修正后的增长率数据,因为经济增长率指标大家都很关注,似乎一旦公布,就“驷马难追”。这种传统的观念和做法,既难以客观反映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也不符合国际惯例。国际上批评意见较多。
在季度GDP核算制度方面,主要表现在:1、受一些专业和部门统计资料时效性和统计范围的限制,计算时估算成分较多;2、在获取较全面的基础资料后,又没有对季度GDP初步核算数据进行修正,这种做法也不符合国际惯例;3、季度GDP初步核算数与年度GDP最终核实数往往不衔接,造成季度GDP数据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
明年开展首次全国经济普查
李德水同时还发布了2004年将开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消息。
他介绍,目前我国定期进行的普查项目包括:人口普查、农业普查、工业普查、第三产业普查和基本单位普查等。国务院决定对普查制度进行调整:将定于2003年进行的第二次全国第三产业普查推迟,与原计划在2005年开展的第四次全国工业普查和2006年开展的第三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合并,同时将建筑业纳入普查范围,在2004年开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概括地说,就是把工业、第三产业、基本单位三项普查合在一起,再加上建筑业普查内容,统称为经济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