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由白色家电生产企业掀起的“白色风暴”正在汽车业愈演愈烈,从6年前第一个孤独“上车”的春兰,到后来的扬子,到今年的美的、新飞、格林柯尔,再到刚刚尘埃落定的奥克斯,集体越界的家电企业已成为汽车业不容小觑的“方面军”。这支空降部队何以集体会师汽车业呢?它们的到来又会给汽车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何以相中汽车?
家电相中汽车,应该从第一个吃螃蟹的春兰说起。在介入汽车行业6年以后,汽车业在春兰集团中的比重上升到了32%,仅比其多年的主营业务空调低10个百分点,说春兰是个汽车企业似乎也有点道理。昔日媒体广告中常见的春兰空调悄悄隐退,代之而来的是春兰的重型卡车冲向了重卡行业的第七位。
也许是春兰的榜样作用,更是来自行业自身的压力,使众多家电企业纷纷“上车”。由于近几年的过度竞争,致使家电的生产和销售都进入微利时代,全行业亏损的阴影尚未完全散去,美的今年第三季度的每股收益仅有0.04元,而汽车行业平均高达28%的利润对于家电业来讲,简直是一种奢侈,其诱惑力可想而知。而不少家电企业的老总都毫不讳言:进入汽车就是看中了它的高利润。一位资深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汽车行业暴利的存在恰好说明了汽车行业还有相当的市场空白。资本天生逐利,如此看来,从低利润甚至无利润行业转向高利润行业,是再自然不过的选择了。
不仅是汽车业的利润令家电业垂涎,汽车业的竞争不充分也被家电企业看在眼里。在家电业这几年惨烈的价格战、产品战过后,相对平稳的汽车行业成为家电企业眼里的另一座“金矿”。由高竞争度行业进入低竞争度行业,同样是个不难理解的选择。
在采访中,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曹建海博士还道出了另外一个原因。曹博士认为,目前有五个公认的高成长性行业,即房地产、钢铁、IT、汽车和基础设施建设。在这五个行业中,房地产和钢铁波动性比较大,易受政策面影响;IT业目前是技术垄断时代,技术门槛较高,不适合家电企业直接介入;而基础设施建设,则有投资大、周期长、回报率低的不足,在这五项中,汽车行业既有目前的高利润,又有未来的高成长性,在去年轿车行业增长55%以后,今年上半年,轿车销售又增长了82%,因此成为家电企业的最佳选择。此外,曹博士还认为,家电与汽车同属制造业,基本都属于采购组装型,并非完全隔行如隔山,制造方式上的接近使家电比其他行业更容易进入汽车业的生产制造。
不仅如此,我国整车企业布局的分散局面也给家电企业提供了可能。目前在我国的120多家整车企业中,真正的主流企业只有十几家,与主流厂家的利润大幅增长相比,大量的非主流企业还在“分享艰难”。这些企业规模小,技术差,并且资金严重匮乏,但是它们有家电业渴望的生产目录,如此互补的需要,双方自然一拍即合。所以,同国内汽车公司与国外的合资谈判相比,家电业的越界几乎都是闪电战,因为形势逼人,谁都不愿意错过高利润的黄金时代。
有关专家指出,在目前政府部门对汽车行业的严格控制下,这些家电企业不可能有机会新建汽车生产企业,想投资入股已有的主流工厂也几乎不可能,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不约而同地采取了投资非主流汽车生产企业的方式进入汽车业。
投资是否盲目?
与大众的60亿欧元、福特的10亿美元大投入相比,家电企业几亿元人民币的投入只能算是小打小闹,宁波的奥克斯集团购买双马汽车95%的股权不过花了5000万元。美的算是动静大的,据说准备拿出17亿元,并且是分期投入。对于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汽车行业来说,如此小打小闹岂不是毛毛雨?家电企业是对自己估计过高还是对汽车太外行呢?
但在市场竞争中摸爬滚打了20年的家电企业,对市场自有自己的认识。
美的的CEO就表示:之所以选择客车领域进入,主要是客车的进入门槛较低,符合制造业人力资源比较密集的特点,投资相对较小,较容易掌握。新飞的汽车梦是从冷藏车开始的,不仅冷藏厢从技术上与新飞擅长的冰箱制造有关系,而且新飞周边地区专用车零部件配套厂家和改装企业密集,如此看来,新飞在汽车方面的野心应该不是头脑发热。
曹建海博士指出,与目前最热门、投资最密集的轿车相比,专用车、客车等领域市场目标针对性强,规模也不大,竞争相对弱,不需要太大的资金。所以其投资并非盲目,而是具有了相当的可操作性。因此,投资汽车对于家电企业来说,与其说是多元化经营,还不如说是战略转型,只是它们的尝试现在处于开始阶段,战略重心尚未确定而已。“如果说风险,留在家电行业风险岂不是更大?”曹博士反问道。
家电给汽车带来什么?
有人戏称,与家电业的销售技术相比,汽车销售停留在扎堆卖大白菜的水平。
对汽车销售不以为然的又岂止家电业?在电池大王比亚迪老板王传福入主秦川汽车时,就曾表示,要从最终用户出发,用卖手机电池的方法卖汽车。
不可否认,目前家电业的网络分布更密集,并且与汽车企业相比,家电企业的销售技术明显高出一筹。因此,有专家指出,家电业入主汽车,很有可能在汽车销售模式上引起一场革命。在市场营销中常用的“4P原则”即产品、价格、促销、途径各方面看,家电企业都有可能采取更灵活的政策,甚至会把他们非常看重的超市渠道纳入汽车销售的视野,改变现有的销售格局。
比起当年李书福这条单枪匹马的“鲶鱼”,如今家电“方面军”虽然还处于汽车的边缘地位,但其掀起的波澜较李书福肯定是会有过之而无不及。并且,如果家电企业在汽车领域里的规模做大,市场准入又能放松,家电企业会顺理成章进入轿车领域。
不管家电企业能走多远,有一点是肯定的,更多企业进入,多种力量的制衡,必然导致汽车业竞争的加剧,竞争加剧对消费者意味着什么,在今天已无需多言。
文/本报记者 姜范作者:姜范资料来源:经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