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樊纲:不必担忧通胀 不可轻视过热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1月20日 09:31 经济参考报

  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日前评论宏观经济形势时指出,近期生产资料价格的大幅上涨,表明经济过热的趋势仍然存在。经济过热不一定表现为高额通货膨胀,但仍会因投资过热而形成过剩的生产能力。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就可能使经济又陷入程度较深的通货紧缩。

  樊纲表示,判断中国经济有过热趋势,基于的事实是,今年1至3季度,尽管有非典的不利影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率仍是改革开放以来最高,达到了30.1%。投资的
高涨拉动经济的高增长。今年1季度,经济增长率达到9.9%;2季度,由于非典的影响下降到6.8%;3季度,又回升到9.1%的较高水平,而且似乎还在加速;由此导致的需求增长速度过快,已经表现在一些生产资料的紧缺(如电力)和价格的上涨等方面上,消费物价指数虽然还不高,但9月份同比上涨幅度已达1.1%。而10月份以来各地生产资料价格呈现大幅上涨的趋势,更证实了关于经济过热的担忧。

  樊纲指出,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投资增长是好事;但是投资过高的增长,形成过热,却会产生过剩生产能力和通货紧缩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追求效率、追求利润,就需要不断地改进技术、增加投资,同时抑制工资和其他成本的增长,这在客观上会抑制消费的增长,投资增长和生产能力的扩大就会遇到消费需求增长较慢的限制,在一定时间内形成过剩生产能力。这时,市场一有风吹草动,人们发现有过剩生产能力,企业就会减少投资,总需求就会突然减少,经济就会陷入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的恶性循环(此时银行坏帐的规模会陡然提高),经济的增长就会再次陷入低谷。

  针对有些人认为,现在体制不同了,以及中国消费增长不快,所以不会出现经济过热的观点,樊纲指出,体制改革了,过热的体制原因可能不一样了,但过热的可能性仍然存在;总需求由投资、消费与净出口三部分组成。消费没有高增长,投资高增长了,总需求一样会高增长。而且,消费历来是比较稳定的,投资则是总需求中变动幅度最大的部分。中国经济的波动,历来是由投资需求的波动引起的。

  樊纲提醒人们应密切注意目前中国经济波动可能出现的一些新特点。在国际市场上存在大量过剩生产能力的情况下,我国国内的价格水平变化会受到国际市场价格水平的控制,内需的扩大可以更多地通过进口的增加来满足。如果发生经济过热,现在可能不会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纵过热,因为投资过热、经济过热会导致生产能力扩大过快,形成更多的过剩生产能力,从而引发下一阶段更深度的通货紧缩。所以说,现在最令人担忧不是是否会出现严重通货膨胀,而是过热之后又会发生的通货紧缩,导致较长时间的经济萧条。

  樊纲表示,及早谈论防止过热的目的,是尽可能不发生过热,不出现过热后的通货紧缩,不再出现经济的大起大落,是希望经济的增长和就业的增长可以长期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樊纲认为,目前还是有一些有效的政策工具可以利用。其一,国债投资规模可以大幅下调。已经开工的国债项目,用目前税收的增长也可以完成。其二,在货币政策方面,可以进一步提高准备金率,减轻商业银行放贷的压力。总之,及时采取措施,才可能做到“微调”,缩小经济波动幅度。作者:刘振冬作者单位:经济参考报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发布日期:2003-11-20星 级: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都市生活掌中搜
激情为你燃烧 就等你哦!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新浪青少频道(Y-ZONE)全新上线
  数码摄像机、彩信手机,冬日里的狂拍大奖!让你体验情与爱!
  新东方商务英语—白领成功基石! 英语口语速成攻略 任汝芬领衔冲刺考研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他最需要的是什么
她最渴望的是什么
非常笑话
极品笑话新鲜酷辣
让平凡生活好滋味
图片
铃声
·[朴 树] 白桦林
·[和 弦] 她的背影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企 业 服 务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新网站,想要人知道?
商家急寻合资合作!
发传真,你已经落伍了


分 类 信 息
北交大MBA直通车(京)
秋意浓浓美妙重重!(京)
心的冬季旅游(豫)
牛皮癣鱼鳞病重大突破
谁说糖尿病无法治愈!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