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综合指数已经创出年内新低,也是自1999年6月8日以来的低点。创出时间跨度较大的低点,往往意味着底部的临近,那么目前市场状况是否具备反转的基础?我们试图通过对以往五次反弹的分析,帮助投资者了解每次行情持续时间及领头羊特征,以便及时把握未来的投资机会。
第一次反转行情:1991年5月17日的低点104.96点至1992年5月26日的高点1429.01点。
此阶段上证综合指数累计涨幅为1261.48%,历时261个交易日。在第一次反转期间,在沪市股票纷纷上涨的同时,深市股票却在全部下跌。在反转行情启动后的20个交易日内,累计升幅最大为22.03%的华源制药,其次为19.06%的申华控股。深市股票累计跌幅最大为34.11%的万科A。
第二次反转行情:1992年11月17日的低点386.85点至1993年2月16日的高点1558.95点。
此阶段上证综合指数累计涨幅为302.99%,历时63个交易日。第二次反转期间,沪深两市出现了明显的联动性,沪市和深市股票在期间内全部上涨。在反转行情启动后的20个交易日内,按复权价计算,累计升幅最大为1670%的赛迪传媒(当时的琼港澳),其次为1050%的海虹控股(当时的琼化纤),两者都是深市股票。沪市方面,累计涨幅最大为269.61%的天寰股份(当时的联农股份),其次为188.98%的上海金陵。两市最小的涨幅为16.82%的深深宝A。
第三次反转行情:1994年7月29日的低点325.89点至1994年9月13日的高点1052.94点。
此阶段上证综合指数累计涨幅为223.10%,但持续时间最短,仅有33个交易日。第三次反转期间,沪深两市继续保持联动性,全线上涨,但沪强深弱的迹象明显。此期间剔除新股首日涨幅,按复权价计算,累计涨幅最大的前40只股票,只有1只深市股票*ST星源(当时的深原野A),其余全部为沪市股票。沪市累计升幅最大为222.08%的申达股份,其次为216.36%的中川国际。深市方面,累计涨幅最大为161.75%的*ST星源,其次为159.58%的宏源证券。
第四次反转行情:1996年1月19日的低点512.83点至1997年5月12日的高点1510.18点。
此阶段上证综合指数累计涨幅为194.48%,但持续时间有315个交易日。第四次反转期间,沪深两市依旧保持联动性,除上工股份下跌外,其余A股股票全线上涨,但旧有沪强深弱的惯例被打破,深市股票后来居上。此期间剔除新股首日涨幅,按复权价计算,累计涨幅最大的前10只股票,就有7只深市股票。累计涨幅最大为2262.35%的创元科技(当时的苏物贸A),其次是2008.51%的深科技。沪市累计涨幅最大为1160.94%的四川长虹,其次是960.09%的天津磁卡。(见表1)
第五次反转行情:1999年5月17日的低点1047.83点至2001年6月14日的高点2245.44点。
此阶段上证综合指数累计涨幅为114.29%,持续时间有500个交易日,为时间最长的一次上升阶段。第五次反转期间,沪深两市继续保持联动性,仅有8只A股下跌。在涨幅较大的股票中,没有了集中在沪深两市哪一方的特点,呈现均衡态势。此期间剔除新股首日涨幅,按复权价计算,累计涨幅最大为632.95%的世纪中天(当时的黔中天),其次是583.51%的数码测绘(当时的百隆集团)。跌幅最大为46.13%的ST康达尔(曾用名中科创业)。其中涨幅前十名的股票,除了沧州化工、深中冠、*ST石化外,其余公司在当时都具有科技概念。(见表2)
下一轮反转慢牛形态运行的可能较大,以行业和业绩为支撑的领涨股特征有望延续下去。
五次反转累计涨幅越来越小,宣布暴利时代结束的同时,也预示着对后势大牛市的利润空间不可预期过高。从持续时间上看,近几年出现逐步延长的迹象,预计下一轮反转以慢牛形态运行的可能较大。
从领涨的股票看,地域性的色彩早已被淡化,涨跌分化则越来越明显,并将在未来的走势中更加严重。在历次领涨股的特点中,股本结构的影响不突出,第五次反转则首次呈现行业性特征,但对业绩敏感度较差。只有在2003年年初的上涨行情中,既突出了钢铁、石化、能源等行业特征,又体现出大盘蓝筹股的领涨特色,但累计涨幅较小,从2003年1月6日的1311.68点至2003年4月16日的1649.60点累计涨幅仅有25.76%。本文并未将此阶段列入反转范畴,是因为对于当时多数投资者而言,实际获利空间更小,但以行业和业绩为支撑的领涨股特征仍有望延续下去。
西南证券张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