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华侨农场:广东最后一块“处女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1月14日 15:12 粤港信息日报

  专题采写、摄影记者 王昊

  华侨农场是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既有很强的政治性,又有一定的国际影响。而广东华侨农场的经济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广东“协调发展”中的一道突出难题。如果说,当年归侨为了生存开拓了一片属于自己的生命绿洲,那么今天,为了发展,他们又不得不进行再一次开垦,而这一次“拓荒”的领域,除了脚下的那片土地,还有他们自身的观念和那
些不能与时俱进的体制。

  积重难返 侨场企望“涅槃”

  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中国从印尼、越南等24个国家接受了近35万归侨难民,并通过兴办农场、林场和农垦等方式使他们成为国家建设的一分子。

  其中,广东省在14个地市兴办了23个国有华侨农场,总人口29.5万人,其中来自印尼、越南等24个国家的归难侨8.9万人。在全国有华侨农场的6个省份中,广东省华侨农场总人口和归侨分别占49%和40%。广东华侨农场共有土地面积1148平方公里,珠海市平沙镇面积最大,有257平方公里。面积最小的是韶关市消雪岭华侨农场,侨区面积4.7平方公里。

  改革开放后,华侨农场的变迁也经历了诸多风雨。1985年以前,广东华侨农场在行政上归省华侨农场管理局领导。自1988年下放属地管理后,受制于体制、历史上的原因,侨场的经济发展仍然滞后。于是,贫困归侨难民成为广东省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

  2002年4月,广东省政协经济委员会部分委员、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和省侨办联合组成调研组对全省华侨农场情况进行调研。在调查报告中,很直白地描述出归难侨所处的困境——近年来,我省侨场社会经济虽有新的起色,但与周边县镇相比,其发展速度仍较缓慢,几十年积聚的问题很多,不可能一朝一夕就完全解决。这次调研的所见所闻,其困难和问题远比我们原先设想的要复杂和严重得多,侨场职工生活水平普遍比不上当地周边群众。

  据一项统计可以表明侨场职工的生活现状:全省侨场现有住房建筑面积384.3万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13.5平方米,其中归难侨住房面积93.4万平方米,人均11平方米,而归难侨居住危房面积竟高达37.3万平方米,占归难侨住房面积的40%。这些房子,大多是当年为了接收归难侨而临时建起来的,地基单薄,结构简陋,加上年久失修,每当台风雨季来临,房屋墙体塌落或水浸现象时有发生,人心惶惶。珠海的红旗、平沙侨场地处特区,周边居民居住条件较好,但侨场职工却仍住着当年的旧房子,其中有3700多户是危房。粤东、粤西地区相当部分归难侨仍居住在五六十年代兴建的泥坯房中,遇到台风时就要集体“出逃”。湛江奋勇侨场65%为危房,面积达14281平方米。不少侨场学校也是危房,光大南山侨场10所学校就有5所是危房,总面积高达6800平方米,其中4所为特级危房。

  “企业办社会”的模式给华侨农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以医疗卫生为例,侨场的医院建设,医务人员工资福利均由侨场负担,得不到政府财政和业务部门的经济支持。广州珠江华侨农场区内的医院和8所中小学均由区内国企负担。

  在财政上,由于侨场仍被视作国有企业,因此只有发展生产和上交税收的义务,而没有相应的管理职能,也享受不到应得的财政二次分配。

  在社会治安、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侨场都投入了大量资金。而往往上级主管部门一纸公文便无偿地上交,相应的人员、债务却留给侨场。

  侨场历史债务沉重。23个侨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债务包袱。调查显示,珠江侨场到2001年底,负债4.26亿元,资产负债率为104%;光明和红旗侨场也分别负债2亿多元;潼湖侨场负债约1.1亿元;其它侨场负债额少则1000至2000万元,多则7000至8000万元。

  因此,如何推动华侨农场的改革与发展,改变华侨农场以及归难侨现实的贫困状况,便一直是各有关方面关注的问题。

  落地生根 政府助侨有蓝图

  为促进华侨农场的发展,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早在1985年就作出了《关于国营华侨农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了华侨农场要走中国农村改革的道路,彻底改变现行农场的经济体制。

  2001年9月,广东省政府发出《批转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加快华侨农场改革与发展意见的通知》的62号文件(以下简称“62号文”),提出了“十五”期间华侨农场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工作措施。并明确指出:推动华侨农场和归难侨尽快脱贫奔康,是我省扶贫攻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每年“两会”期间的侨务提案中,有关侨场问题的提案就占到近80%。广东省侨办一方面争取人大、政协提案在省政府工作议程中落实,另一方面通过自身渠道,协助华侨农场解决困难。省侨办曾通过创办粤侨企业总公司安置归难侨950多人就业,创办职业培训中心为归难侨提供技能培训。在各级侨务部门的关注支持下,不少农场的问题得到了政府的重视与解决。

  11月12日,由广东省侨办、广东省外经贸厅与肇庆市政府联合主办的“广东省华侨农场招商洽谈会”又为华侨农场带来新的机遇。海外华商代表、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广州深圳等地商会代表和广东民营企业家500余人前来考察农场投资环境。仅在会上就签订合同69个,协议投资总额19.8亿美元。此外,还签订了总额近7亿美元的19个投资意向。

  对于华侨农场,广东省的具体策略是,一方面将华侨农场纳入地方社会经济总体规划,另一方面斥巨资改善农场归难侨生活。目的在于从根本上卸下华侨农场所背负的体制和历史包袱。根据62号文和汤炳权副省长在省侨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侨场的管理体制要彻底改革理顺,但在时间上分步走,不搞一刀切。在农场转制形式上,各地农场根据自身的特点,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到目前,已有11个华侨农场改制建镇,归当地县一级政府管辖。如地处珠三角的花都、红旗、平沙侨场分别改为花侨镇、红旗镇和平沙镇,进行了较为彻底的属地化管理。

  广州珠江华侨农场等10个农场改制为相当于县处级建制的华侨管理区或经济区形式,享有部分县级地方政府管理权限。大旺侨场挂上了肇庆高新技术园区的牌子,深圳光明华侨农场则分别成立了街道办和集团公司,归宝安区管辖。

  为了改善归侨的生活,2002年底,广东省政府决定拿出3.5亿元用于补缴纳入地方统筹的华侨农场职工养老保险,另外拨2.8亿元用于华侨农场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帮助华侨农场缩小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差距。

  从2002年起连续4年,广东省每年在省级预算内基建投资计划中安排500万元,补助华侨农场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发展事业,改善华侨农场投资环境。再加上国家每年支持广东华侨农场的一千多万元,每年政府在华侨农场的基建投资将近2000万元。

  三个融入 上演“绝地反击”

  广东省副省长汤炳权在视察华侨农场时说,要争取吸引一批龙头企业在农场落户,尝试产权多元化,吸引外资和民资来发展农场的经济。要充分利用外资和民资的加工技术、市场份额和销售网络,将农场地源优势转化成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

  广东省侨办主任吕伟雄也指出,华侨农场的改革成功与否,政府给予必要的支持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各华侨农场要从自己做起,更新观念,大胆探索,走出改制新路子。

  对于华侨农场的出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62号文中是这样表述的:发展农业产业化,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三高”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优势,搞好招商引资工作,因地制宜发展工业和外向型农业;结合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动华侨农场经济发展。

  广东各地的华侨农场正是在这一思路的指引下,纷纷走上了一条“行政融入地方、管理融入社会、经济融入市场”的道路。

  肇庆大旺农场在2002年改为“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借助国家扶持贫困地区的优惠政策,大旺已成为肇庆吸引外资的主要亮点。

  粤北地区的英德、清远华侨农场建镇、黄陂华侨农场划归黄陂镇管理后,镇内机关、学校、医院、公安等事业单位逐步列入当地财政预算。4个华侨农场所报的“村村通公路”等项目都列入“两大会战”的规划,农村电网改造基本解决,当地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采取积极而有效的理顺措施,减轻了华侨农场社会性、政策性负担,剥离了原由农场承担的社会职能,为农场建设创造了一定发展条件。

  而归侨职工的社会保险问题一旦解决,农场的社会性负担将大大减轻。据统计,由省政府拨款的17个华侨农场中,已有10个场职工养老保险体系完全纳入地方,另有7个农场正在进行改革。省侨办已督促各地华侨农场尽快纳入地方养老保险体系。在解除劳动关系方面,已有英红农场进行完试点,第二个试点正处于发布公告阶段,是否在全省范围展开要视试点效果而定。

  华侨农场管理层纷纷表示,招商引资是农场转制的最有效手段。外来投资企业不但为农场带来了大量的收入,还解决了农场的就业问题。华侨农场也逐步与地方融合,拆掉篱笆,在经济上与外界融为一体。

  “华侨农场必须由封闭转向完全面对市场,不能围起自己来搞建设”,广州珠江管理区党委书记黄华盖对记者说。珠江管理区现在是大南沙的一部分,借助广州市的南拓战略,该区已经引入30多家企业。据珠江管理区麦带根区长介绍,在南沙开发区的总体规划中,该管理区将成为一个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商住生活服务配套,生态建设一流的临港综合产业区。在区内国有企业逐步“关停并转”后,未来的公共服务职能将由管理区行使,摆脱“企业办社会”的状况。

  招商改制 开拓观念的绿洲

  国侨办主任陈玉杰在年初考察广东华侨农场时说,侨场融入地方的改革思路给侨场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大旺侨场关闭糖厂,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招商引资的改革思路对头,使其发展走在全国华侨农场的前列,应该进行总结和推广。

  陈主任所指的大旺综合经济开发区前身为1958年设立的广东省大旺华侨农场,1988年下放肇庆市管辖,于1992年底经肇庆市人民政府批准转制为具有县一级行政和经济管理职能的开发区。位于粤西四会市的“大旺”,仅在11月10日的肇庆金秋经贸洽谈会上,便签约、奠基项目30个,投资总额近16亿美元。招商引资形势喜人。大规模连片待开发的土地在珠三角地区实属罕见。但记者在大旺开发区看到,投资额达15亿美元的亚洲铝业工业城项目已通平地即达到2000亩。据介绍,该项目规划用地总面积达到了一万亩。肇庆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冼桂芳介绍,大旺园区现有企业涉及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型材料、机械制造、五金化工等行业,高科技企业占区内企业总数的30%,已经基本完成产业的升级。

  深圳市华侨畜牧场在2002年6月撤消农场建制,成立深圳市光明集团有限公司。并于今年成为第二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旗下的晨光饮料公司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鲜奶出口企业和华南地区最大的乳制品生产企业,占领香港近70%的牛奶市场。

  广州市花都华侨农场撤场改镇后,将属地划分为七个作业区,一个省级经济试验区,一个工业开发区。2002年引入外资企业12家,民营企业21家,全镇工农业总产值比建镇初增长了125.4%。

  广东各地在华侨农场招商引资的成绩单上,列出了以下沉甸甸的数字:

  2002年全省华侨农场实现社会总产值83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52亿元,农业总产值18亿元。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0亿元。全省华侨农场累计引进外资项目433个,实际利用外资13亿美元,协议引进外资24亿美元,2002年创汇1.9亿美元,纳税近1亿人民币。

  还有一个别开生面的商机是,侨场保留多年的域外风情也成为珍贵的旅游资源。位于台山市的海宴华侨农场独具匠心,来自13个国家的4000多归侨把这里建设成为具有浓郁异国风情的东南亚风情园。赢得了“不用离疆去寻梦,只须咫尺游海侨”的美誉。开发半年来已接待游客3万人次。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5999夺冠行动,海信全线商用电脑优惠促销
激情为你燃烧 就等你哦!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新浪青少频道(Y-ZONE)全新上线
  数码摄像机、彩信手机,冬日里的狂拍大奖!让你体验情与爱!
  新东方商务英语—白领成功基石! 英语口语速成攻略 任汝芬领衔冲刺考研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他最需要的是什么
她最渴望的是什么
非常笑话
极品笑话新鲜酷辣
让平凡生活好滋味
图片
铃声
·[王 杰] 我比他好
·[和 弦] 黑客帝国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企 业 服 务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新网站,想要人知道?
时尚前沿图片专题搜索
发传真,你已经落伍了


分 类 信 息
北交大MBA直通车(京)
秋意浓浓美妙重重!(京)
心的冬季旅游(豫)
牛皮癣鱼鳞病重大突破
谁说糖尿病无法治愈!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