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报记者 周宏 发自上海
10月12日,浦发银行60亿可转债发行预案的公布再度成为市场下跌的诱因。在银行股联袂跳水的刺激下,沪深指数双双创下新低。上证指数以一根24点的长阴跌破前期盘整平台,报收于1317.79点。
深圳综指也大跌1.77%。引发当日下跌的“元凶”,是银行股的集体走低。
浦发银行首当其冲下跌4.36%,同为“发债”公司的招商银行下跌3.53%,有再融资传闻的华夏银行下跌4.32%,有海外融资意向的民生银行下跌4.62%,暂且没有再融资消息的深发展下跌2.37%。银行股的跳水也迅速波及其他大盘蓝筹股,导致沪深股市“再下一城”。
“现在的银行股走势就是一种恶性循环。”一家证券公司的投资部人士表示,“之前,招商银行公布转债方案时,银行股是一轮下跌。现在,浦发银行公布方案,银行股就再跌一轮。以后,当其他银行公布方案时,可能又是一轮全面下挫。伴随着银行融资方案的不断公布,银行股的走势压力越来越大。”
该人士认为,浦发银行的方案发布适度而不适时。“从方案来讲,相较此前招商银行的预案有很大进展。浦发银行在方案公布前,也与机构投资者有过较充分的沟通。”但浦发银行的公布时机并不理想,恰逢年末大盘迭创新低之时,给二级市场投资者带来相当大的心理压力。
而海通证券一位分析师则认为,现在银行股的下调,可能只是下跌当中的中继阶段。伴随着金融改革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可能迈出上市步伐。持续的供给将会“纠正”此前银行股短缺造成的过高“估价”,导致银行股下跌。
恶性循环
而市场人士更多的着眼点则落在政策的变化上。
一位投资经理表示,银行股包括其他大盘股的“再融资”风暴掀起只是时间问题。而在融资政策未有改变的状况下,发行可转债会是绝大多数公司选择的“突破口”。而市场的压力则可能越来越大。
“可转债的发行规模大,而且融资要求最低,对于融资时间的间隔和规模几乎没有限制。发完一期可以发二期,发完二期可以发三期,只要发行前债券余额不超过40%,规模几乎可以无限制放大。”
这个状况在浦发转债方案的出台过程中就非常明显。浦发银行在今年年初刚完成增发,按照上市公司配股、增发间隔必须超过一年的规定,浦发银行今年要想再融资只能选择可转债一条路。而浦发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已经接近“临界”水平,今年“融资”方案必须启动,所以,最终可转债方案在多方“协调”下产生。
但这显然无法解决市场的根本问题,一位基金经理就曾经表示,“不反对上市公司融资,但反对无限制的再融资。”但是,在现有股权割裂的体制结构下,上市公司背靠大股东,积极推进融资,谋求资产发展最大化,已经成为现行体制的必然结果。流通股东要求融资节制的呼声,则因为中小股东所处地位而日益“势弱”。
“从根子上说,这是制度的问题。所以大家现在都盼着相关政策能够早日出台。”一位机构投资者表示,现在只能看监管部门如何应对了。而在相应的政策出台之前,市场中期的下跌趋势可能难以更改。
《国际金融报》 (2003年11月13日 第七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