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迈纳斯
巴菲特是全球最受钦佩的投资家。他不仅赢得散户投资者的仰慕,而且受到职业投资者的尊重。他的投资方法简单、有效而且明显具有可持续性。但是,机构投资者在很大程度上不理会他的投资方法,这是为什么?
巴菲特先生通常投资于估值低、能提供高回报且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的公司。他的投资组合集中而非多元化,而且换手率低。他只投资于自己了解的公司。
巴菲特的基金是伯克夏·哈萨威公司,他和他的家庭成员拥有该公司38%的股权。在公司治理领域,他一直坦率直言,表现活跃,但对并购活动相当谨慎。
如果将巴菲特的投资方法与基金经理采用的经典方法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基金经理的投资组合高度多元化,换手率高,并且伴随着较高的交易成本,基金经理厌恶参与公司治理,个人很少或完全不和客户一起投资。
这种反差虽然强烈,但不难解释。巴菲特对自己的长期投资前景有着清楚的认识,并对投资组合相当长时间表现不佳有着充分的准备。比较起来,养老基金和共同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反映出客户群的现实要求。他们可能考虑长线投资,但往往对基金的短期表现反应敏感。
养老基金信托机构可能认为,基金经理在跑一场马拉松赛,但基金经理自己知道,如果他的基金表现低于市场平均水平,那他就有可能被淘汰出局。一般来讲,投资者感兴趣的是投资业绩与大市同步,甚至略优于大市。因此,基金经理们几乎没有巴菲特类型的利益驱动,去坚定不移地追求投资组合的长期业绩。他们为实现优于指数的投资表现,在与指数相关的板块及个股投下小注,而这是一项交易成本高昂的策略。
这样做会产生人们所不愿看到的连锁效应。首先,大多数基金经理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其次,占用时间关心或参与公司治理与要实现的目标没有什么关联。另外,支持能增进短期投资表现的收购活动,尽管从长期来看,这种做法明显有害。
虽然巴菲特受到普遍赞誉,但很少有投资咨询公司或养老金信托公司会委任他管理资金。基金信托人只有向自己提出以下的问题,才能有效地增进基金最终的投资效果:“如果让巴菲特他来管理我们的资金,我们是否愿意任命他呢?如果为了获得优异的长期业绩,短期波动似乎在所难免,那么我们是否愿意接受这种波动呢?”
可喜的是,大型养老基金对私人股本投资公司的兴趣却日益浓厚。与传统的基金经理相比,私人股本投资公司在投资风格上与巴菲特更为接近。另外,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的活动也增强了,由于基金经理开始认识到,有必要介入公司经营策略明显薄弱的公司。另外,基金管理业内可望产生一个新的分支部门,这个部门专注于将私人股本投资方法用于针对上市公司的投资。(本文作者保罗·迈纳斯是加特摩投资管理公司的前任董事长。据英国《金融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