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朝末期开始兴建的中国百年企业几乎全部是官办,这些企业大多活在温室之中,几经风雨后,时下以青岛啤酒公司、张裕集团为代表的百年企业正处于变革中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外都有着历史长达百年的企业,但二者却差距极大。由于国外工业化时间长达几百年,因此,在国外有一批真正的百年企业:不仅存在时间长达百年以上,企业的影响力之大和市场化程度之高也是其他企业难以望其项背的。
与之对应的是,工业化程度只有100来年时间的中国也有存在时间长达百年的企业。但与国外百年企业不同的是,中国的这些百年企业市场化程度远远低于众多的后起之秀。中国的这些百年企业可以说一直生存在温室之中。
近代工业化造就百年企业
从清朝洋务派掀起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算起,中国的工业化只有100来年的时间。洋务运动催生了最早的一批中国企业。诞生于1865年的江南造船厂(现江南造船有限责任公司)在中国近代史上被誉为“中国产业工人的摇篮”;由于京杭运河淤塞,朝廷南北货物的调运部分改为海路,李鸿章抓住时机,督办创立了“招商局轮船公司”。这是中国第一家民营轮船公司,它承揽了朝廷“官物”运输一半的运量,而其随后展开的客运业竟挤垮了英美合办的旗昌公司;为了能自己冶炼,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建了最早的中国钢铁公司之一——“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当时的企业几乎全都是官办——政府出钱,政府管理,政府经营,甚至不以营利为目的,只是为了靠工业振兴民族。随后也有官督商办的企业出现。当“洋人”要在中国开设电报业务的时候,大清国朝野上下无不惊慌失措。李鸿章知道电报业蕴藏着极高的军事和民用价值。之后,由大清国政府的银子作为投资、以赢利为目的的电报公司成立。李鸿章称此举为“官督商办”,因为在中国创办拥有自主权的企业“事体重大,有裨国计民生,故需官为扶持并酌借官帑以助商力之不足”。
在清政府的一批洋务派的倡导下,私有企业也在不断出现。在有“武汉王府井”之称的汉口六渡桥,巍然耸立着一幢灰色大楼,虽历经百年风雨,门前的一块黑色大理石招牌上“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几个金字依然熠熠生辉。老汉口都知道,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在当时,是与“汉阳造”一样,同为民族工业的脊梁。其品牌“红双喜”现仍在香港、上海、广州、武汉等烟厂生产。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就是现在武烟的前身。像南洋烟草公司一样的还有一些企业。
应该说,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及企业的建立肇始于外力的强力楔入。
纵观近代百年历史,清中后期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启动及其快速发展成为中国百年企业的基础。以湖北为例,自1889年张之洞督鄂起,以芦汉铁路的修筑为契机,出于求强求富之目的,在他主政的18年间,大力推行“湖北新政”。以武汉为中心,先后创办了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大冶铁矿、汉阳铁厂机器厂、钢轨厂、湖北织布局、缫丝局、纺纱局、制麻局、制革厂等一批近代工业化企业,居全国之冠,资本总额约1130万两白银。汉阳钢铁厂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并形成了以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为龙头的湖北工业内部结构,武汉也一跃而成为全国的重工业基地。一些国内有影响的民营企业相继产生。湖北的近代工业体系已初步奠定。湖北经济亦由此跨入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
在民国初期(1912-1926年),中国企业的发展可以用起伏二字来形容。还是以湖北为例,这个阶段是民国湖北历史上最动荡的年代,但是经济仍有较大的发展。昔日张之洞苦心经营的官办工业日趋萎缩,但同样蒙受战争重创的湖北民营工业,却因经营灵活而迅速恢复。以“一战”爆发为契机,新厂竞相设立,尤以民办的轻工业发展最快,形成了第二次办厂高潮。1922年建厂热退潮,随后几大支柱产业发展停滞,民营企业相继陷入困境,整个经济趋于萧条和衰退。在随后的民国中期(1927-1937年),中国工业发展更加曲折。由于政局动荡,内忧外患,天灾人祸不断,湖北工业化发展也是起起伏伏,走过了发展、倒退、再发展的艰难历程,可谓步履蹒跚。几代人历尽艰辛所建立起来的湖北工业化成果大多毁于战火,数十年来所推进的工业化进程随之断裂,众多企业难以为继,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官办等于建立大温室
清末的官办重工业道路失败了,但是那些官办的企业却奇迹般地存活下来了。专家认为,在近代中国这样一个没有工场手工业,连传统手工业都十分薄弱,财源枯竭、资金严重匮乏,一切都依赖于引进的落后国家,不宜于靠官办重工业的途径实现工业化。以至追赶路线终于不敌“造不如买”的进口路线。从中,我们还可以发现我国工业化发展初期的一个特征:当西方人拼命向中国推销纺织品和鸦片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的却是“机船矿路”所需的重工业成套设备。然而,纺织工业后来却成为中国唯一略有发展的工业。这种“先重后轻”的工业化道路或可看作是“机船矿路”路线发展失败的结果,正是中国近代工业化步履蹒跚的原因所在。
至于近代工业发展对市场化的推动作用,则一可扩大分工,促进商业性农业发展,从而带动市场的扩展;二是企业作为经济实体参与市场,既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求发展,也可以其自身的发展与竞争,促进市场体系之完善。不过湖北的近代工业是从官办军事工业起步的,故其生产是依据政府需要而非市场化运作;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则既受市场影响,又受洋务官员的制约;所以它既有利于扩大市场及其竞争,但同时这种竞争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官商之间的不平等;故晚清之洋务企业虽在量上扩大了市场,却不能为其带来质的飞跃。只有民营企业才能真正促进市场化的发展,尽管当时其力量还十分弱小,作用却不可忽视。
中国企业的发展与其市场化进程呈良性互动的正相关关系:市场化带动工业化,并为其发展提供前提条件,工业化则推动市场化的进一步发展,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明清时期武汉即以汉口为核心成为享誉全国的商业中心城市。但其手工业基础相当薄弱,是一个纯商业城市。因此帝国主义国家首选汉口作为内陆通商口岸,正是看中其现成的流通渠道、成熟的市场体系及其在全国的商业地位,为其深入我国内地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扩大经济侵略服务。
但是武汉同时也为本土工业化创造了必备的条件,不仅为其配置资源和销售商品服务,而且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近代武汉的工业化历史已经证实了这一点。不过中国不同于欧洲,对外贸易不发达,也没有一个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的时代;而且地处内陆的武汉也不同于上海,其近代工业化的建立必须依靠国内市场,故而武汉成熟的市场体系及其商业中心的地位,对其工业化进程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解放后,一直官办的中国老企业依然没有从温室中走出来,它们被收归国有,成了计划经济中的一枚枚重要的棋子。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老企业才开始了真正的市场化之路。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特大型企业,其前身是国营青岛啤酒厂,始建于1903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啤酒生产企业。其生产的啤酒是国际市场上最具知名度的中国品牌之一。1993年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并在香港和上海上市发行H股和A股股票。“九五”以来,青啤公司在“大名牌战略”带动下,本着“锐意进取,奉献社会”的经营理念,以顾客为中心,确立并实施了“新鲜度管理”、“高起点发展、低成本扩张”、“蛛网式市场网络建设”等战略决策,实现了跳跃式和超常规的发展。截止到2001年底,公司在国内17个省市建立了啤酒生产基地,构筑了遍布全球的营销网络,现年啤酒生产能力超过300万吨,其产销量、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市场占有率、出口量等多项指标均居国内同行业首位。
1998年,中国纺织业最富历史感的杰出企业——从“上海机器织布局”演变而来的“申新九厂”,在它建厂120周年之际,也开始了脱胎换骨的嬗变:这里的全部纺织机被就地销毁,工人们把那台被称为“世纪老人”的纺织机擦拭得干干净净,依依不舍地送到了上海历史博物馆,以告示后人这座城市经济发展的沧桑历史。
1999年,原杭一棉破产,实际核销银行呆坏账3.4亿元,最后由香港查氏集团整体收购。
杭州一棉纺织有限公司前身是一个具有百年历史的杭州第一棉纺织厂,2000年由香港查氏集团整体收购并重组启动,2001年全面正常运行。
张裕之变预示百年企业前途未卜
尽管进入了市场经济,但百年老企业造就的沉重包袱让它们在前进的每一步都充满坎坷。张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1892年,张裕酿酒公司创立,开创了中国工业化生产葡萄酒的先河;1896年,张裕从欧洲大批引进优质葡萄苗木,创建葡萄园,酿造出中国第一批葡萄酒。改革开放后,张裕通过一系列行动走在了国企改革的前面,并成功上市。但就在2003年8月30日,烟台张裕葡萄酿酒股份有限公司(000869简称张裕A)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烟台张裕集团国有产权对外转让的议案得到烟台国资局的审批,同意将部分国有产权对外转让。
烟台张裕集团有关高层表示,国有资产的转让还只是一个意向性问题,对于具体的买家是谁、股权将以何种形式转让、转让的比例是多少,将来新买家占上市公司多大的股权等具体问题还未有确切的答案。
但这位高层非常肯定地表示,张裕集团主要对象是瞄准海外大买家。据悉目前已有好几家海外投资商向张裕抛出了绣球,具体事情在进一步接触中。
张裕集团近两年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态势。最近几年来,葡萄酒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东部产区中粮集团手下的长城酒业实力大增,大有欲做行业老大的势头;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法合营王朝葡萄酿酒有限公司,在法国人头马强大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下,也迅速跻身国内葡萄酒前列;还有刚入行的新天酒业等,大有挟资本以令“诸侯”的野心。相比之下,作为已有百年历史的张裕,尽管近年已与世界葡萄酒巨头卡斯特集团进行深层次的战略合作,但在资本操作及国际化接轨步伐方面显然已落后于人。
张裕葡萄酒业周洪江认为,引进新的海外买家,对葡萄酒业的发展非常有利。周表示,葡萄酒在国外发展非常成熟,中国还处于一个启动阶段,随着海外投资者的加入,在资金、管理、营销手段等方面都将为张裕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但张裕不得不面对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这种转让会否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参与张裕改制工作的烟台市经贸委企管科科长孙显军认为,那只是个别人的猜测,孙解释说:“我们的程序没有任何问题”。但一知情人士认为,由于一些改制企业负担较重,评估太高怕经营层不能接受,所以要评估一个“合适的价格”。
据证券人士分析认为,张裕转让国有资产目的并不明晰,按照一般国有资产转让,无非有两个原因,一是企业发展缺钱;二是管理出问题。但是从目前两方面来看,张裕都不成问题。因为张裕股份公司资金非常充裕,其中,尚未投入使用的募集资金15568万元,存放于银行本公司账户。从张裕转让国有股权的目的意义角度来看,这位人士认为,即使找到了洋买家意义也不大。
像这样的争议在中国不多的百年老国企身上还会有很多。我们期望能看到它们的涅磐。
部分百年历史的中国企业
大冶钢厂
冶钢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清末,由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建,名为“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后改为“大冶钢厂”、“冶钢集团有限公司”。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曾于1953年2月19日和1958年9月15日两次到冶钢视察,并指示把冶钢“办大办好”。大冶钢厂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钢铁厂之一,是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新中国成立后,企业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创业,已发展成为我国大型特钢企业。
招商局
这是一家历经百年风雨的中国公司,她创立于1872年晚清洋务运动时期;这是一个创造了无数“中国第一”的百年老店,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民族工商业由起步到壮大的坎坷成长过程;这家企业就是地处香港的招商局集团。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在有“武汉王府井”之称的汉口六渡桥,巍然耸立着一幢灰色大楼,虽历经百年风雨,门前的一块黑色大理石招牌上“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几个金字依然熠熠生辉。老汉口都知道,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在当时是与“汉阳造”一样,同为民族工业的脊梁。其品牌“红双喜”现仍在香港、上海、广州、武汉等烟厂生产。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就是现在武烟的前身。“红金龙”作为其旗下的品牌之一,由武汉烟厂一直生产至今。
眼下,“红金龙”已被评为全国36个知名品牌,产销两旺,“黄鹤楼”系列销售火爆,初具创牌实力。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最大的船舶造修企业之一,其前身是海内外闻名的江南造船厂,诞生于1865年,在中国近代史上被誉为“中国产业工人的摇篮”。该厂占地77万平方米,地处黄浦江上游,是规划中的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主要场地。
栖居浦江南岸100多年,江南造船厂记录的决不仅仅是中国造船工业的百年风云,也记录了黄浦江的百年风情。
开滦矿务局
开滦矿务局是我国最大的洗精煤生产基地,建于1878年(清光绪四年),也是我国最早使用机器开采的煤矿。1912年开平矿务局与滦州矿务局合并,组成由英国人控制的中英合资企业,改名为开滦矿务局。
本溪钢铁公司
诞生于1905年的本溪钢铁公司是中国现存历史最久的钢铁企业,堪称中国钢铁企业“老太爷”。
青岛啤酒领军中国啤酒业
(1903年-)
1903年,第一座以欧洲技术建造的啤酒厂——日耳曼啤酒股份公司青岛公司诞生。这就是后来闻名世界的“青岛啤酒”的生产厂,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1906年,青岛啤酒为中国啤酒业捧回了第一项国际大奖——德国慕尼黑国际博览会金奖。
1949年后,青岛啤酒将传统的酿制工艺与现代生产设备相结合,不断改革创新,精益求精,创造了青岛啤酒卓越超群的品质和百年金牌不倒的现代奇迹。著名的“青岛啤酒操作法”一举成为中国啤酒的技术经典,并在全国推广。
1963年,全国首次啤酒质量评比会上,青岛啤酒被评为国家名酒并获得唯一的金奖,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几乎囊括了国家啤酒评比的所有桂冠。之后又多次在国际上获奖。
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青岛啤酒厂成为全国首批规范化股份制改革的试点单位。
1993年,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成为首家在海外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中国大陆企业,同年又在上海联交所公开发行A股股票。
1999年,作为中国大陆唯一产品入选亚洲五十大品牌。
2002年,荣获全国质量管理奖。
2002年,青啤公司与台湾三洋药业公司签署协议,开工建设年产10万吨规模的啤酒厂,以就近满足台湾市场需求。
2002年,青啤公司与世界最大的啤酒酿造商安海斯-布希公司正式签署战略性投资协议。这一强有力的组合将协助青岛啤酒不断发展壮大,并推进中国啤酒行业的改组与发展。
张裕酿造百年甘醇
(1892年—)
1892年,张裕酿酒公司创立,开创了中国工业化生产葡萄酒的先河。
1896年,从欧洲大批引进优质葡萄苗木,创建葡萄园,酿造出中国第一批葡萄酒。
1905年,地下大酒窖竣工,这是亚洲最大的地下大酒窖。
1912年,孙中山先生到张裕参观,并题赠“品重醴泉”四字。
1914年,张裕“双麒麟”商标注册成功,公司正式对外营业。
1915年,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张裕的四种酒——(可雅)白兰地、红玫瑰葡萄酒、琼药浆和雷司令白葡萄酒,获金质奖章和最优等奖状。
1929年,张裕公司结束自营阶段,转为租赁阶段。
1934年,进入中国银行接管时期。
1941年,被日军强行接管。
1949年,烟台解放,濒临破产的张裕得以重生。
1954年,周总理用张裕金奖白兰地在日内瓦会议期间宴请与会代表,被称为“金奖白兰地外交”。
1958年,创办张裕酿酒大学,为中国葡萄酒业培养了大批人才。
1982年,恢复“张裕”名号,定名为“烟台张裕葡萄酿酒公司”。
1987年,烟台被命名为“国际葡萄·葡萄酒城”,这是亚洲第一个葡萄酒城。
1994年,烟台张裕集团有限公司成立。
1997年,烟台张裕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张裕B股发行,成为国内同行业首家股票上市公司。
2000年,张裕矿泉水公司投产。张裕增发3200万股A股,成为国内首家B股增发A股的企业,也是同行业中唯一同时拥有A、B股的上市公司。
2001年,张裕与法国顶级葡萄酒企业卡斯特集团进行战略合作,并参股卡斯特集团。张裕动工兴建专业葡萄酒庄园,卡斯特集团参股,标志着张裕全方位与国际接轨。
2002年,张裕与德国合作生产玻璃瓶装矿泉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