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重振东北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1月11日 09:49 《中国投资》

  总策划郭洪

  对于中央此次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决策,舆论界已发表了不少的意见。总的来看,专家学者们认为东北在全国经济地位日渐下降的原因有如下几方面:一是东北人的市场意识淡薄;二是东北的计划经济色彩浓厚;三是东北国营企业所占的比重过大;四是东北的自然资源优势已经逐渐丧失;五是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干涉过多。

  而对如何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各路专家学者们开出的药方是:更新陈旧的计划经济观念;改变东北国营企业所占比重过大的格局,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涉,发挥东北的比较优势,等等。

  客观地说,上述说法都有道理,都是振兴东北必不可少的“灵丹妙药”。但仔细分析,我们又发现这样的药方“似曾相识”,开发西部,可以用这样的药方;发展天津,可以用这样的药方;振兴中原,也可以用这样的药方。但几十年过去了,西部还是西部,天津还是天津,中原还是中原。变化是有,但离脱胎换骨还差得远。这回轮到东北了,依旧还是这味药,难免让人心存疑虑。

  该换个思路了

  先反驳东北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首先,有人说东北人市场意识淡薄,我们不敢苟同,东北人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之强,恐怕不逊色于广东人和上海人,比北京人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去过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的人都清楚,说那里的人市场意识淡薄,估计十有八九的人会不同意。再看看散布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东北人,你能说他们的市场意识淡薄?

  其次,再理论理论东北的计划经济和国有企业结构。改革开放20多年了,计划经济在东北经济结构中究竟占多大比重?国有企业被改制了多少?估计专家学者们比我们清楚,反正与天津甚至西部相比,东北绝对走在前面。

  至于日益减少的自然资源,比如说石油、煤炭等,这是全国资源型城市面临的共同难题,不是东北的专利。如果非要说由于自然资源的减少,导致东北经济的落后,恐怕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占不住脚。日本有多少自然资源?可人家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强国。上海又有多少自然资源,可它占中国GDP的比例是最大的。

  而对于依靠比较优势振兴东北的对策,我们就更不赞成了。东北有什么比较优势,无非是劳动力成本低、工业基础雄厚等等,可东北有的别人也不少。而等东北这些比较优势逐渐丧失以后,东北又该怎么办?

  东北该怎么办?或者说振兴东北究竟靠什么?我们也开出了自己的药方,尽管这药方也存在不足,但它毕竟是与众不同的。我们所开药方的独特之处在于:与其发挥东北的“比较优势”,不如塑造东北的“竞争优势”。

  振兴东北第1要素

  生产要素

  ○艾东

  20世纪50、60年代,中国政府集中了300多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创建的以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业为主的“新中国工业摇篮”东北工业基地,最近20多年来却步履艰难,缺乏活力,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猛跌9.7个百分点。

  近年,不论是投资,还是年度工业产值,政府指令干预国有企业经营活动的现象在东北地区依然存在,加之这里国有资本比重接近70%,东北因此被称为“最后的计划经济堡垒”。

  我们认为,深层次原因是东北的市场化程度太低,制度变迁缓慢。在观念和行为上彻底摆脱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路径依赖,加快市场化改革,使产权、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生产资料等生产要素主要依靠市场配置,自由流动,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根本出路。

  国退民进民资担纲

  今后,东北地区的国有资本将向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集中,其它一般性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国企将在市场中优胜劣汰。鼓励外资和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当地官员介绍说,中央已做出规划和部署,消除阻碍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进行市场化改革的体制性障碍,包括政企分开,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重组,解除国有企业历史负担,建立高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鼓励非公有制资本参与国企改革和重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

  据透露,东北地区将尽快实现政资分开、政企分开,减少行政审批项目,简化程序,停止政府对企业的行政干预,使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真正主体。

  国有控股企业的董事会成员将真正由股东大会选举,经理人员由董事会采用市场竞争机制聘任。将重点解决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问题,采取限制国有股持股人(政府)投票权的措施来削弱政企不分的产权根源。

  支持国有企业退出一般性竞争领域则成为这一轮改革的重点。中共十六大以后,国企的改革重新提上各级政府日程,特别是中国政府决定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之后,国有企业集中且大多生存困难的东北三省相继出台了各种措施,以加速国企改革。黑龙江省在今年上半年成立了国企改革推进小组,主要目标就是重组黑龙江的400余家国有以及国有控股的大中型企业。同时,有步骤有计划地减持普通国有股。

  尽管沈阳市政府有关部门尽量保持低调,今年上半年,沈阳市政府已明显加快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分期分批推进国有股转让,目前已有9家上市公司的国有股被列入向外来资本转让的名单。吉林省也决定,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国有资本从一般性竞争领域和中小企业退出。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重组,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积极推进股份制改造,优化所有制结构。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在要处置的众多国有资产中,有相当多的资产是优质资产,即使是银行的不良贷款中,也有相当比例的项目具有良好经营前景,这些企业不仅沉淀着厂房、设备等产能,而且还有大量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以及行业准入牌照。对于手握资本的机构或个人投资者来说,这是千载难逢的投资“金矿”。北大纵横财务顾问公司董事、总经理罗飞认为,国有企业中的资源性企业,特别是一些在一个区域或者一个行业具有垄断地位的公用事业企业以及一些在竞争领域有比较优势的企业比较符合外来资本的口味。此外,大量存在于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手中的不良资产,也是一些专业外资机构的目标。

  但是,国有企业沉重的历史包袱仍可能成为国企改革的最大阻力,尤其是企业债务问题及人员安置问题在东北地区尤显突出。辽宁省省长薄熙来曾对外商坦言老工业基地的弱点时说,东北要想成为中国新的“经济三角洲”并非易事,资金问题就是一个瓶颈,仅安置好矿区职工就需资金百亿元。中国的通常做法是由买方企业负责解决卖方企业全部人员,包括离退休人员的就业、福利、社会保障等问题,这可能是阻碍建立国企退出机制的一个主要障碍。

  专家预计,外资进入中国对国有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刚刚开始,未来5年内,外资并购将有一个明显的增长趋势。而辽宁省政府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松也认为,未来几年内,东北国有企业将会退出一般性竞争领域,包括民营资本在内的非国有资本将在振兴东北的战役中担负起主要角色。

  人才:

  留住现有的吸引外来的

  相比其他省份,东北的人才状况和发展态势有以下4个特点:

  一是人才总量泡沫成分多。最主要表现是很多人才不在工作岗位上。东北人才73.5%集中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很多国有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处于其中的人才也下岗、待业。另外,15.75%的人才在20岁以下或60岁以上;78%是中专学历和大专学历;而中专应届毕业生1998年就业率仅为0.6%,大专应届毕业生也只有20%。

  二是人才效率差,价值低。东北人才数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高于工业结构比较相似的上海,但人才效率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是远远低于上海。人才效率低,人才的价值就不能体现,报酬和待遇也就相对较低,导致了人才流失相对严重。这是近几年一些学科带头人相继被清华、北大等著名学府挖走,专业技术人员携带专利、成果外流的根本原因所在。

  三是高素质的人才集中在机关和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74.31%在事业单位,只有25.69%在企业;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78.95%在事业单位,只有21.05%在企业;其中正高级职称的人才96.9%在事业单位,仅有3.1%在企业。从学历看,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才20.48%在机关,62.70%在事业单位,只有6.22%在企业;大学本科学历的人才18.75%在机关,66.16%在事业单位,13.36%在企业。相反,46.09%的大中专学历人才在企业。高学历的人才远离生产第一线。

  四是人才结构与经济结构匹配性较差。文科性质的人才较多,企业家、工程师较少。理科人才中基础性学科人才多,应用型人才较少;单一方向的专业人才多,复合型人才较少;生产管理型的人才多,接近市场的经营、营销类人才少。针对振兴老工业基地对人才特殊的需求状况,东北必须做到:

  重新界定人才。引入市场选择机制,制定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经营型人才是东北最缺的人才。为解决现状,需借鉴现代企业薪酬激励理论,制定企业经营者评价指标体系,每年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经营者进行绩效评估,并建立相应的薪酬制度和聘用制度。

  建设高效规范现代化的人才市场,让人才真正流动起来。要加快人才市场的电子商务和信息化进程,使人才信息资源共享,实现人才供给和需求的信息对称,促进人才结构的自发调整。

  制定人才优惠政策。实施差异薪酬制度。提高短缺人才的待遇,克服人才薪酬待遇的大锅饭现象。利用政府资源,提供行业短缺人才最低引进(或薪酬)成本,企业负担差价,吸引外地人才。

  推动人才“柔性流动”。大力推动人才的“柔性”吸引,即把“人”和“才”分开,采取特聘、兼职、项目合作、参与攻关等灵活方式,把“才”引进来,“人”可以不动。

  在2003年辽宁(大连)海外学子创业周上,辽宁省长薄熙来说,对于出国、归国留学人员,我们的政策是“出入自由,来去方便”,但我们是争取用感情留人,用优惠政策留人、用创业环境留人,我们要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给他们提供创业的条件,满足他们对人、财、物的需求,为人才与企业的对接搭桥。对于海外学子,我们设立了专门的网站,收集他们的意见与建议;同时,为他们创业提供住房、子女受教育等优越的环境。他还鼓励海外学子,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战略机遇,可以再来一次“闯关东”。

  为了让“闯关东”的学子无后顾之忧,薄熙来列举了使他们安心的九大优惠条件:建立孵化基地;提供风险投资基金;完善创业的配套人才;做好配套的园区建设;提供任职条件,包括进入政府部门及松散型企业;提供良好的住房;提供良好的子女教育环境;提供中介服务;提供很多其他的机会。

  资源:城市转型破解难题

  在“煤都”抚顺,该市市委书记周银校对记者说,抚顺经过近百年的开采后,煤炭资源已经接近枯竭,目前正在寻找发展新的接续产业。而中国第三大油田辽河油田的所在地盘锦市,亦在进行相应的部署,避免盘锦“因油而兴”之后,“因油而衰”。

  在辽宁,类似抚顺、盘锦这样的城市还有阜新、本溪等城市,这些城市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经过多年的开采之后,资源正逐步走向衰竭。盘锦市市长程亚军向记者介绍,到去年底,辽河油田原油开采已动用探明地质储量的77.1%,天然气则已动用了82.6%,新增储量亦明显低于当年的动用储量,油气产量明显下降,资源约束加剧。

  温家宝在辽宁考察时,曾专门谈到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经济的转型。按照温总的想法,资源仍丰的城市要拉长产业链条,对近期走向衰竭的要抓紧发展接续产业,而已经衰竭和接近衰竭的要关闭矿山,安置职工,搬迁沉陷区居民。

  辽宁省省长薄熙来称,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是辽宁的一大经济战役。辽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是从前年开始的,盘锦是石油资源近期走向衰竭的城市之一。程亚军希望在目前油气仍然相对稳产的时期建立起接续产业来。按照盘锦的计划,其接续产业最重要的组成,仍然是以油气为原材料的4大石化基地。不过,盘锦虽然出产油气,但至少在短期内,盘锦的油气资源对其接续产业的建立帮助不大,因为盘锦出产的油气,由于属于国家战略物资,基本没有在本地消化,盘锦如果要建立以油气为原料的石化基地,必须要从区域外购进油气,削弱了成本优势。

  无论是盘锦,还是抚顺,对当地大型国企的依赖程度都非常高。程亚军对记者说,中石油总公司对辽河油田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占全市的50%,在油气开采量递减的前提下,中石油减少了对盘锦的投资,这对盘锦建立接续产业也构成了约束。

  记者所到的资源约束型城市,当地的官员大都为“钱从哪里来、人到哪里去、体制如何改”而绞尽脑汁,有人甚至说这是资源衰竭型城市正在求解一道“哥德巴赫猜想”,其难可想而知。一位官员在向记者解说如何寻找一个适合当地发展的项目时,一连说了四句“很难”。

  鞍山市亦在为减低对中央企业的依赖程度而寻找适合当地发展的项目,该市市长张克辉希望加大鞍山的开放度来实现地方产业的发展。这位有博士头衔的市长给记者最深刻的一句话,是“鞍山以外,都是老外”。

  振兴东北第2要素

  市场规模

  ○张君

  人口总量、城市数量、地域面积、人均GDP指数、人均收入、生产总量,用这些数据来衡量的时候,东北的市场规模是不容忽视的,而这些恰恰是构成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前景的最重要的基础。

  然而,在整个东北地区,我们上面所列举的经济指标在各个地区之间的分布是极不平衡的。在东北三省,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是辽宁,其次是吉林和黑龙江。这一点有点儿类似长江三角洲上海和浙江、江苏的经济地位差别。如果我们将辽宁比作上海,而将吉林和黑龙江比作浙江和江苏,我们就会发现,辽宁在振兴东北地区经济当中所发挥的作用,就是上海在长江三角洲所发挥的“龙头”效应。

  龙头沈大城市带

  绵延500公里、国内生产总值占辽宁省9成的沈大城市带是依托沈大高速公路和哈大铁路的交通走廊,包括南起大连、北至铁岭长约500公里地域内的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盘锦、辽阳9个省辖市和开原、调兵山、新民、灯塔、海城、大石桥、盖州、瓦房店、普兰店、庄河10个县级市。辽宁省将围绕沈大城市带建设交通网、水网、信息网、物流网、金融网、科教网、旅游网、产业网8大网络系统,从而将沈大城市带开发为新世纪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轴线,挺起辽宁的经济脊梁。

  交通网建设海、路、空三维立体网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沈大城市带已经形成了一个由公路、铁路、航空、港口、管道运输等组成的立体交叉综合交通运输网。以沈阳为中心、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的公路网建设的下一步目标是,在完成沈大高速公路整体扩建的基础上,建设大连到丹东、沈阳到阜新、盘锦到营口等几条高速公路,同时逐步将一级公路纳入高速公路,把一些二级公路和重点城市的进出口改造成一级公路,实现市到市由高速公路连接,市到县、县到县由二级公路连接,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

  铁路方面,在完成哈大线电气化改造、秦沈客运专线后,进一步开发的重点是建设沈阳至大连、沈阳至长春客运专线,实现客货分运。

  在航空网建设上,大连建设第二机场,沈阳桃仙机场建第二跑道和新航站区,使沈大城市带与全国及世界各主要城市实现空中连接。同时,大连港加速建设大窑湾新港,使其尽快成为国际深水中转港;营口港要向综合性、多功能、全方位的现代化大型港口发展。

  水网两大工程聚四方水源

  重点实施“东水西调”工程,将城市带的水系同黑龙江、吉林省连接起来,实施“北水南调”(松花江调水)工程,与此同时建设与之相配套的水库,由此形成辽河与北水、东水、海水相连接的水资源网。

  信息网两大平台构建信息海洋

  建设沈阳、大连两个信息平台,与城市带其他城市的基础网有机连接,拓展建设党政综合信息、电子商务、农业、科教、社会保障、信息等诸多应用网,把沈大城市带建成现代化信息系统。

  物流网东北三省不超过12小时

  以沈阳、大连为一级物流中心,抚顺、本溪、盘锦、营口为二级中心,其他城市为重要节点,使城市带成为东北区域物流中心、东北亚国际物流重要节点,面向东北、服务全国、辐射东北亚,实现在城市带内物流配送不超过4小时、东北三省不超过12小时,国际终端配送不超过3天的目标。

  金融网实施“金卡”畅通全国

  加快城市带金融中心建设,拓展金融服务网络,实施“金卡”工程,推进金融电子化与信息化,实现城市带内金融机构联网畅通,建立城市带内清算和结算体系,为央行的票据再贴现操作奠定良好的市场基础。

  科教网实现科教产业化、网络化

  充分利用沈阳、大连高校、科研院所的智力资源,通过远程教育、合作办学、联合研发等多种渠道,向其他城市延伸扩展。同时,引导民间资本逐渐加大向科教投入的力度,尽快实现科教产业化与网络化。

  旅游网:两大旅游区扮靓辽宁

  发挥沈大城市带山川秀丽、地貌类型多样和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的优越条件,以“3座名城”(沈阳、大连、辽阳)、“3大景区”(本溪水洞、鞍山千山、大连海滨)和“一条主线”(清前史遗迹)为核心,重点建设南北两个旅游区——辽东半岛两侧旅游带和中部城市旅游区,从吃、住、行、导等4个方面提高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

  产业网优势产业带动高新技术

  调整城市带产业布局,提高装备制造、汽车等优势产业的综合配套能力;对钢铁、石化等传统产业进行一体化改造;联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振兴东北第3要素产业集群

  ○张君

  不久前,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与沈阳鼓风机厂在沈阳浑南新区合资建厂,投资1370万美元生产石油天然气设备部件,这是通用电气在东北投资的第一个装备制造业项目。而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先进装备制造企业已经开始把目光投向了东北。

  正是因为世界装备制造业转移的目标看好东北、装备制造业对国民经济巨大的拉动作用以及东北地区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产业格局,在沈阳参加第二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的专家认为,装备制造业将成为我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的“发动机”。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林木西认为,目前世界产业转移重点转向了装备制造业和重化工业,由于东北具有良好的装备制造业基础、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有望成为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最佳区域。

  实际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确定后,黑龙江、吉林、辽宁3省均把促进装备制造企业与外资和民营资本的合资、合作,作为国企改革、振兴东北的突破口。

  东北有百年工业史,其重化工业曾在全国独领风骚。东北原油产量占全国的2/5,重型卡车和木材占全国的一半,造船量占全国的1/3,钢产量占全国的1/8。数字一串串,优势一串串,这是东北的存量优势和起飞的基础。自1998年实行3年国企脱困及调整产业、产品结构以来,东北的一些支柱产业走过冬季开始回暖。从宏观上看,东三省占全国GDP的比重1978年为13.5%,达到一个相对高点;1992年为10.9%,是一个低点;2002年回升到11.33%。宏观上回暖趋势已经显现,尤其是在企业层面上具有代表性的一汽集团、吉林化工、沈阳机床和鞍钢集团等都开始进入新的上升期。从鞍钢和沈阳机床等企业的发展曲线可以看到,随着党中央、国务院政策的实施和国内外资本市场对东北重化工业的不断青睐和倾斜,东北像鞍钢、沈阳机床这样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已开始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共和国的装备部”这样的说法,记者第一次是从辽宁省委副书记、沈阳市委书记张行湘那里听到的。张分析,东北地区对国家的价值,首先就是国家的装备制造业基地,虽然现在GDP总量不是太高,但装备制造业不得了,南方一些先进的厂子很多装备都是欧美进口的,装备制造业内地很多是生产不了的,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国力强盛的重要标志,而东北在这方面有最雄厚的基地,沈阳和大连又是辽宁两个最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辽宁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个工业基地,过去几十年对国家是有贡献的,是中国的工业摇篮。建国后的第一炉钢水、第一列内燃机车、第一架飞机、第一艘万吨轮等,都是从辽宁生产出来的。

  严格地说,装备制造业是一个传统行业,但它却是一个不会衰老的行业。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牵涉到辽宁产业的重新选择。薄熙来明确表示,辽宁不会放弃发展装备制造业,辽宁发展装备制造业有足够的技术储备、知识储备和人才储备,这几方面的优势极为深厚,也极为独特。温家宝在辽宁考察时,亦特别提到辽宁作为装备制造业的基地,水平仍待提高。这也提出了在发展装备制造业的过程中,必须发挥高科技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渗透、传播与带动作用,带动传统产业升级。

  我们还应看到,辽宁虽拥有一批有实力的大型主机制造企业,但零部件、元器件产业薄弱,缺乏成套能力,服务不发达,没有形成以主机制造厂为核心、上下延伸的强大产业链,必须瞄准国际产业发展趋势,加快发展。

  吉林省老工业基地改造工作经过一段时期的酝酿和准备,经过初步论证,吉林省有关部门已经初步决定将建设6大基地,第一批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项目也在拟定之中。

  这6大拟建的基地分别是:全国最大最强的汽车工业基地、国家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生态型绿色农产品加工业基地、国际知名的光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独具特色的现代中药和生物制药基地和资源型城市的接续产业示范基地。据悉,吉林省正围绕这6大基地的建设,编制专项规划,明确基地目标、布局、发展重点和主要建设内容,在接受专家科学论证之后付诸实施。

  振兴东北第4要素企业结构

  ○江俊

  温家宝今年6月初离开辽宁时,留下了一句话:“实现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最根本的是要靠改革。”并表示即将出台的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方案,主要靠市场经济机制,这样才能长久持续。沈阳浑南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赵晓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了这样一句话:“老体制不过河”。

  在广东,“走得快,好世界”这句话非常流行。在辽宁,改革“走得快”的是营口市。营口市委书记孟凡利对记者说:“最重要的是所有制的改造”。这样的观点上个世纪80年代在内地便已经有人旗帜鲜明地提了出来,但做起来却是极其艰难的,1998年孟凡利在营口就开始做这件事。孟也坦言,“改革最大的阻力是既得利益者,他们甚至发动职工进行反对。”目前,营口97%的国企已经改制为民营企业,并从2000年开始扭转了国企一连7年的亏损。孟说,当时不干不行,不干连改革成本都没有了!

  突破旧体制的束缚

  在企业组织结构方面,1998年东北地区制造业共有企业7.42万个,企业平均规模为4216.58万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06倍。经过3年调整,到2001年东北地区制造业企业数量下降到6.12万个,企业平均规模上升到6994.48万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0倍。企业平均规模大,大型企业数量多,而中小企业数量少,企业之间的分工和协作配套水平较低,以致大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难以发挥出来。

  与我国西部地区相似,东北地区的国有工业比重经过20余年的改革仍然居高不下。2001年东北地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百分比仍高达73.2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84个百分点。

  辽宁甚至东北地区的老工业基地,基本都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其体制比较完整,但无疑已经不再适应市场经济。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国家对老工业基地先后采取了财政、信贷、投资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其调整改造,尤其是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实行了债转股、核销呆坏账、国债拉动内需等政策,且每年都对一些大中型骨干企业拨付技改专项资金(后为技改贴息支持)。从1998-2001年4年间,东北地区制造业的基本建设投资为468.27亿元,占全国的8.75%;而国家投入的技改资金则为1090.9亿元,占全国的份额达到13.05%。但这些政策和投入并没有使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中国区域经济协会副会长陈耀指出,除了旧体制的惯性作用外,对老工业基地衰落的“结构效应”缺乏整体认识,单纯地把它等同为老企业的技术改造,这一认识上的偏差也是形成这种现象的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根据一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老牌工业国家的经验,较早发展起来的地区走向相对衰退一般分为区位性衰退、资源型衰退、结构性衰退和消聚性衰退等几种类型,但主要可归结为“结构效应”一种。即与新兴繁荣地区相比,一些地区的相对衰退是因为它们拥有较为不利的经济结构。德国的鲁尔区在20世纪60年代曾经出现严重的经济衰退,其根源就在于以煤炭、钢铁为主的单一性经济结构。

  1958-1966年鲁尔区工业生产指数(以基年为100)为160。其中煤炭工业为90、钢铁加工业为105、化学工业为235、石油工业为350。煤炭、钢铁等增长缓慢的传统工业部门占62.5%,而发展迅速的新兴工业部门只占21%。结果1957-1968年原西德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47.8%,而鲁尔区只增长了80%。通过适时的结构调整,特别是发展以知识技术密集型工业为重点的新部门,并改造传统部门,鲁尔老工业区重新保持了较强的生命力。英格兰北部、法国洛林地区、美国东北部等老工业区都出现过类似情形。

  陈耀将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与欧美老牌工业国家类似地区进行了比较、分析后指出,两者的衰落区既有其独特性,也有其共性。尽管经过“六五”时期以来的技术改造,特别是“九五”以来的大规模改造,东北大中型骨干企业技术设备水平明显提高,但工业技术装备老化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比如,目前吉林省工业企业工艺装备属于20世纪90年代初水平的只有15%左右,60%以上的还处于70-80年代水平,另外还有15%的工艺装备仍停留在50-60年代。由于技术装备水平上不去,直接导致了产品档次低、产业升级慢,产品消耗大、成本高、效益差,环境污染严重,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因而,对那些产品确有市场的企业继续加强技术改造,是振兴老工业基地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老工业基地衰落的"结构效应"

  这位区域经济研究专家更为强调的是,不能忽视老工业基地衰落的“结构效应”。它不仅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还包括所有制结构和空间布局结构。

  陈耀的调查表明,从东北工业制造业结构来看,在29个行业中,1998-2001年相对增长速度高于全国相应行业的只有10个,其总产值仅占东北制造业总产值的38.06%;而相对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同行业的达19个,其产值占东北制造业总产值的61.94%。相对衰退最大的行业除了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之外,都是作为东北重要支柱的传统产业。如普通机械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以及食品加工业。

  从产品结构来看,东北主要工业品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多数在下降。1998-2001年14种主要工业品只有3种市场占有率上升,即汽车、金属切削机床和水泥;市场占有率下降的产品达11种,如化学纤维、塑料树脂及共聚物、碳酸钠、化肥、农药、钢、成品钢材、彩电、平板玻璃等。

  企业组织结构方面,1998年东北地区制造业共有企业7.42万个,企业平均规模为4216.58万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06倍。经过3年调整,到2001年东北地区制造业企业数量下降到6.12万个,企业平均规模上升到6994.48万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0倍。企业平均规模大,大型企业数量多,而中小企业数量少,企业之间的分工和协作配套水平较低,以致大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难以发挥出来。与我国西部地区相似,东北地区的国有工业比重经过20余年的改革仍然居高不下。2001年东北地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百分比仍高达73.2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84个百分点。

  实现4大领域战略性结构调整

  陈耀认为,解决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衰落问题,单纯进行企业技术改造是难以奏效的。必须首先着眼于整个老工业基地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种战略性结构调整的目标,是使东北老工业基地拥有一个能够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发展趋势的、产权明晰机制灵活的、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经济结构。目前最重要的战略性调整应当包括4大领域:

  一是调整过分依赖资源和倚重传统重化工业的工业结构,积极发展适应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新兴产业以及非资源型接续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和高级化。二是调整“全能型”的大企业组织结构和规模结构,通过大企业的零部件和部分业务的外包,为中小企业提供发展的机会和空间,促进企业分工的细化,以此提高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

  三是下大力气收缩国有经济战线,切实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做好国有经济“有进有退”的战略性调整。

  四是开展城市布局“有进有退”的战略性调整。大中城市要把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制造业向市郊或远郊迁移,使市政和商贸服务业集中于中心区,通过“退二进三”的调整,完善资源型城市的服务功能,优化老工业基地的投资环境。总之要从区域经济的系统工程角度,对老工业基地进行全面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才能走出一条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的新路。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网络调查赢取丰厚大奖
激情为你燃烧 就等你哦!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数码摄像机、彩信手机,冬日里的狂拍大奖!让你体验情与爱!
  新东方商务英语—白领成功基石! 英语口语速成攻略 任汝芬领衔冲刺考研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体验缠绵中的滋味
回味激情后的温柔
非常笑话
非常心情加油站
让你越看越过瘾
图片
铃声
·[王 杰] 我比他好
·[和 弦] 黑客帝国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企 业 服 务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开家饰品店年利几十万
中医根治乙肝获新突破
人员流动,客户永存


分 类 信 息
陕西群英大惠“萃”!
秋意浓浓美妙重重!(京)
心的冬季旅游(豫)
牛皮癣鱼鳞病重大突破
谁说糖尿病无法治愈!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