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郑浓燕报道:两年前因为惨遭中国互联网寒冬而不得不暂停的安利电子商务计划,因为近日其全球CIO访华而重新解冻———安利将继续在这个已经花了1.5亿元的项目上砸钱。理由是他们这次觉得“时机真的到了”,只是曾经让他们马失前蹄的中国“电子商务”环境成熟了吗?
将美国模式复制到中国
安利坚持要在中国开展电子商务,与其在美国的电子商务成功不无关系。安利两年前在美国成立了一家名为Quixtar的网站,成立第一年就有5亿美元的销售收入,目前已跻身美国前五名的电子商务公司,承担了安利全美80%的销售成绩。
近日造访安利广州公司的全球CIORandyS.Bancino就是Quixtar的创始人,手里握着占安利每年4%-6%营业额的IT预算,也是此次推动安利中国商务计划的决定性人物。他认为Quixtar能成功,一方面是采用一流的系统做到前后台系统的流畅,另一方面则是安利特有的庞大的直销队伍,天然地成为网站的有效客流。这两点优势,他认为安利中国一样具备。
资金流悬念剩下的只是解决任何一家电子商务公司都要遇到的两个瓶颈———物流和资金流。2000年完成对物流体系的重构和完善之后,安利已经解决了物流之困。事实上,1998年由于颇受争议的安利直销模式在中国被迫转为店铺营销之后,安利逐步在30个省或直辖市开设了将近120家店铺,其全国9万多销售代表直接跟店铺拿货,所以安利自身的物流支持只要求到达店铺,再由当地店铺寻找当地的物流公司进行配送,按照安利目前的物流管理不成问题。
然而面对另一条制肘电子商务的血管———顺畅的资金流,安利则表示更要看“金融行业的配合”。安利想要寻找一家能够覆盖全国的银行收账系统,能够及时汇总各地当天销售信息,为此安利先后与招商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签订全面的“银企”合作协议,通过银行在安利各店铺装设POS机等方式来保障安利资金流的畅通。
即使历经四年的电子商务尝试,金融业的发展还是与安利想象的有诸多距离。安利大中华区系统开发区总监刘伦凯说,银行的网络覆盖能力同样约束了安利的发展。银行与银行之间,甚至同一家银行不同地区分行的数据格式都彼此不统一,对于最终数据处理颇多不便。目前安利的主要合作伙伴招商银行,但是网点还是太少,他坦言安利目前的120家店铺的路线很大部分就是依据银行网点的具体位置而设,开设新的店铺往往首先考虑就是当地的支付系统。
photocome供图
(夏天/编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