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改革财政体制协调经济发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1月07日 09:13 21世纪经济报道

  解读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

  改革财政体制协调经济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研究员、财税专家倪红日访谈录

  见习记者 孙 雷

  北京报道

  协调各地区的发展,从财政的功能来讲,主要是通过依法征税,筹集更多的收入,把应该集中的税收收入都集中上来,然后由中央政府进行科学的转移支付,把一部分资金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去。

  十六届三中全会的一大亮点就是提出了“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达到五个统筹,发挥财政的协调作用是关键一环。近日,就财政体制进一步改革的相关问题,本报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研究员、财税专家倪红日。

  逐步实现城乡税制统一

  《21世纪》:“五个统筹”中的第一个统筹是“统筹城乡发展”。作为财税方面的专家,你认为政府将如何通过财政来“统筹城乡发展”呢?

  倪红日: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是非常正确的,对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的发展,包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在城乡统筹方面,财政和税收政策都会对城乡统筹发挥重要作用。举一个例子,《决定》中提到,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城乡税制统一”。前段时间我们做过一个报告,也提出要创造条件来统一城乡税制。

  现行税制是城乡二元税制,是与我们的二元城乡结构相吻合的。因为在城市和农村实行两套不同的税制,所以其设计的原则、征税的基础、税率的设计都是分头来考虑。在城市,无论是对个人收税,还是对企业收税,都是需要扣除一定的成本之后对纯收益征税的;但在农村,比如农业税,实际上就是对农民的总收益征税,就是说,不管你投入生产的成本是多少,反正你粮食收了多少,这些粮食值多少钱,那么我就针对这个税基来征税。当然,真正记税是按照土地,但土地也是考虑你的粮食产量,以常年产量作为记税的依据。所以这样农民是吃亏的。

  除了农业税之外,农村还有大量的三提五统等收费,这些非税的数量事实上要大于农业税。现在正在进行农业税费改革,其根本目的是要逐步降低农民负担,这实际上也就是提高农民收入。但是,即便在税费改革完成以后,即便在农村全面实现了费改税以后,我们也必须考虑城乡税制不统一的问题。

  《21世纪》:那么,我们如何实现城乡税制统一呢?

  倪红日:总体方向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随着城乡差距的逐渐缩小,来逐步达到城乡税费的统一。但这可能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方向是明确的,农村城市应该一套税制,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公平税负。因为只有在公平税负的条件下,各经济主体———包括经营工业的主体、经营农业生产的主体———才能够在公平税负下竞争,从而优化资源配置。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整个城乡差距缩小、城镇化是一个历史过程,统一城乡税制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不能一步到位、一刀切。东部一些比较发达的地区,可能农民收入增长已经很快了;但是,中西部还有相当多的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农民非常贫困。所以要完全把税制统一起来,需要分步走,稳健地一步步来实现。

  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21世纪》:你在这里提出了贫富差距、地区平衡发展的问题,而《决定》中也提到,要统筹区域的发展。那么在统筹区域发展方面,财政方面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倪红日: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现在国际上也主要是强调发挥财政的作用。财政包括收支两方面,只有中央有稳定的财政收入,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而要协调地区发展,最重要的就是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分税制,是1994年财政体制改革以后确定下来的。分税制改革对于我们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协调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历史局限,也遗留了一些问题。

  从收入方面来讲,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我们还没有完全做到依法征税,还主要由下达计划指标来管理,计划指标是按照基数来增长的。改革开放以来,总的来讲,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是远远快过西部地区的,而有些地区的税收没有完全做到应收尽收,其税收增长和经济增长并不匹配,这样就使很多收入留在了当地,没有集中到中央政府手中,使中央政府没有办法筹集更多收入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去。

  在支出方面,分税制改革遗留了一个很大的尾巴就是存量格局没有调整,而是只对增量进行调整。所以在转移支付制度上,我们还没有达到像发达国家那样,完全用地区间的公共服务支出基本均等化的公式法来计算,来重新配置这些财政的资金。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东部地区有更多资金集中到中央,再由中央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去,但由于1994年改革不是很彻底,所以没有达到这一目标。

  《21世纪》:当时为什么要实行“存量不动,增量调整”原则来进行分税制改革呢?

  倪红日:当时主要是为了稳妥起见,所以只是对一些地方政府的利益进行微调,而不是进行大的调整。东部地区也有其自身的难处,比如广东省,它也有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省内也有一个协调地区发展的问题。

  《21世纪》:下一步应该怎么办呢?倪红日:中央现在提出统筹区域发展的目标,下一步各省自己在省内地区间的贫富差距缩小方面,会做很多工作。当然十六届三中全会也提出,东部地区可以率先实现现代化。东部地区有较大的存量,可以在协调本地区差距的同时,率先实现现代化。

  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调整东部、中部和西部在财政资源分布上的不平等。协调各地区的发展,从财政的功能来讲,主要是通过依法征税,筹集更多的收入,把应该集中的税收收入都集中上来,然后由中央政府进行科学的转移支付,把一部分资金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去。随着增量越来越大,存量的比重就会越来越小,这样,各个地区也会逐渐走向协调发展。

  减少政府级次

  《21世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资金较多地集中到了中央和省级政府,县乡财政收入相对就比较少,并且税收很不稳定。然而,县乡财政又要承担包括基础教育、卫生保健等的支出,现在一些县乡财政比较困难,无法保障在基础教育、基础卫生保健方面充足的资金投入。对于这一现象,你是怎么看的呢?

  倪红日: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这牵涉到政府级次的设计。财政体制是跟着政府级次设计走的,叫做有一级政府就有一级财政。比如美国有五十个州,但是它附属级次有三级,是扁平式的,级次很少,但个数很多,这样它便于管理。我们现在的级次比较多,总体而言,级次越多,决策的遗失越多,效率越低。

  现行财政体制的逐级向上收钱的问题,我认为是对的,不能由于现在下面没钱就说集中不对。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收钱,而在于怎么把它转移支付下来。而这种转移支付就关涉到政府级次的问题。我们的级次比较多,很多转移支付的资金根本到不了下面,即使有时候是专项也到不了,中间就被截留了。

  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要理顺体制,减少级次。那么,应该减少哪些地方呢?有观点说把乡镇政权全部撤掉,我认为中国不能弱化基层的管理,因为我们现在土地是集体所有,必须要有一个基层政府来协调中间的矛盾。但是可以抽掉中间的层次,比如地区这一级,这样地方就剩下省(包括自治区、直辖市)、市县、乡镇三级。减少了中间层次,转移支付体制逐渐完善以后,资金才能到达下面,才能体现中央的战略方针。

  《21世纪》:《决定》中也提出要“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责任”,是否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呢?

  倪红日:《决定》只是原则上提出了这个问题,但是真正要落实还有一定的过程。比如说基础教育经费的问题,究竟是由哪一级来承担?如何搞转移支付?能不能最后落实?这还需要进一步细化研究,然后逐步解决。

  协调经济社会发展

  《21世纪》:我们看到这样的数据:以1998年中央财政支出为例,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的支出仅占当年财政总支出的1.23%,而当年的基础性投资和竞争行业的投资分别高达47.52%和40.54%,即使是2001年中央财政预算支出中,用于社会抚恤和社会福利(包括离退休费)的支出只占全部支出的1.41%。这次全会提出要统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这是否意味着我们要加大在教科文卫方面的支出呢?

  倪红日:你的理解本质上是对的,但是不够确切。为什么呢?现在中央预算的社会救济和社会抚恤,没有包括社会保障。养老保险它只是包括行政事业单位的,而没有包括企业的,而企业是一大块,大概在千亿元左右。为什么没包括这个数字呢?因为现在社会保障收入还没列入税收,所以它没有列在预算里,支出也没有列入预算。所以说,中央预算的社保比重是偏低的。但即便加上企业这一块,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社保水平还是低。

  不过在总体方向上,我们确实需要降低财政对经济建设方面的投入。现在从统计来讲,财政一共是五大类支出,经济建设类支出仍然最高,将来还要逐渐地调低;而社会保障、教科文卫方面的支出需要增加。

  这里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在教育支出、公共卫生支出、科技支出等每一类支出上,也需要细分。比如说教育支出,实际上这几年增长也很快,但是增长的部分没有完全用于基础教育,基础教育今后还需要增加,而高等教育我们可以引入市场化机制,由社会来办。医院也是这样,政府除了保证基础领域———比如SARS的预防、最低医疗保障等———之外,其他的大多可以市场化,或者部分市场化。

  所以,政府今后应进一步扩大和保障主要是几个基础领域:基础教育、基础医疗保障、基础科学研究。不能笼统地说我们要提高教科文卫的比重,而是要经过细分以后,主要投入基础这一块。当然,这还需要在财政支出领域进行改革,把政府应该承担的基础领域和可以由市场承担的领域分开。

  《21世纪》:如何通过财政来统筹人与自然的发展,是否会增加环保方面的支出?

  倪红日:环保这一块,与财政的关系是有。但是将来这一块市场化的空间比较大,所以可以在政府财政的引导下,结合市场机制的作用,来加强环境保护。

  统筹人和自然的发展主要还是要求在工业化的过程中,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搞好环境保护。这方面和财政的关系不像前几点那样密切。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网络调查赢取丰厚大奖
激情为你燃烧 就等你哦!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精彩华纳铃声免费下载!还有精彩大奖哦!
  新概念,英语学的阶梯 英语口语速成新攻略 任汝芬领衔冲刺2004考研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你对她越温…柔…
她会爱你更狂野!
非常笑话
烦了累了看笑话
——包治百病哦
图片
铃声
·[王 杰] 我比他好
·[和 弦] 黑客帝国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新浪商城推荐
索尼数码相机
  • DSC-P2 超低价
  • 索尼 DSC-P72
  • 淑女疯狂
  • 火辣露乳装新上架
  • 买内衣送性感大礼
  •   理财新时尚-收藏
  • 网上钱币卡市场热
  • 邮品一族交易社区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