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王永民 二十年苦斗记(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1月07日 08:00 经济日报
  继国家邮政总局2003年春发行了“当代毕(曰升)——王永民”纪念邮票之后,2003年10月23日晚,全国劳动模范、国家级专家、著名发明企业家、王码发明人和集团总裁王永民教授,与李嘉诚、贝聿铭、杨振宁、张瑞敏、张艺谋等20位世纪级名人一起获得了“极致成就”的殊荣。评委会对他的评语是:开创历史,其意义不亚于活字印刷术的伟大发明(王码),开创了电脑汉字输入的新纪元,是“把中国带入信息时代的人”。 你这老头连

  五笔字型都不知

  王永民,这位至今仍自称是“一介书生、半个农民”的名人,始终关注信息时代的汉字命运,将毕生精力和智慧投入了汉字产业,有专家将其称为“汉字产业的领航者”。

  1993年8月,王永民出差到海南岛住进南中国大酒店。趁复印文件,顺便到商务中心做“市场调查”。他问打字的小姐:

  打一页多少钱?

  ———15元。

  打一页要多长时间?

  ———三五分钟就得。

  什么方法能打这么快?

  ———当然用五笔字型啊!

  啥是五笔字型?我能学会吗?

  ————哎呀,你这老头是哪儿的人?连五笔字型都不知道!(说着,她拿出了一张五笔字型的字根图)你看看这个吧,两三天就能学会!

  听说用拼音也能打字?

  ————我们要是用拼音,还能有饭吃吗?真是的你,啥都不懂!

  你知道五笔字型是谁发明的?

  ————不就那个姓王的河南人嘛!你呀,啥都不知道!

  不会用五笔字型,不知道发明五笔字型是一个姓王的河南人就是“啥都不懂”。这位普通打字小姐的一番忠告,让王永民欣慰地笑了。

  只有中国人

  在用手书写报道!

  时光倒流至1984年,汉字在信息时代的命运则是另一种境况。

  1984年,中国的体育健儿在洛杉矶奥运会的赛场上,顽强拼搏,频传捷报。十亿同胞,包括侨居海外的炎黄子孙,为之欢欣鼓舞。然而,就在这时,《参考消息》上,却出现了这样一条报道:

  “法新社洛杉矶8月5日电 新华社派了22名记者,4名摄影记者和4名技术人员在奥运会采访和工作。在全世界报道奥运会的7000名记者中,只有中国人用手写他们的报道。”

  中国人,只有中国人,一手高擎着金牌,一手紧握着钢笔,在采访奥运会的7000名各国记者中,笔耕墨种,用手写自己的报道。

  英雄的巨人,落后的工具,这是多么的不协调!

  使命感:

  让汉字进电脑

  汉字是联合国六种工作文字之一,使用汉字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汉字的打字、电报、排版印刷的效率却不到英文的十分之一。20世纪70年代中期,全世界每年平均出版10万种科技学报,225万种科技书,其中英文占50.5%,中文则少于0.5%,是英文的百分之一。

  美国有家大报纸,工作人员不到100人,每天可以出几十个版。可我国的一些大报,工作人员几百人,每天只出4个版!我国文字处理技术之落后,生产力之低下,由此可见!在人类文明史上,文化工具和书写方式发生过四次大的变革。第四次即现在的这一次,是用电脑处理文字的技术。历史上,每一次文化工具的革命,都会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成百倍、上千倍地提高文字产品的生产效率,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产生了历史性的巨大推动力。因此,美国学者迈克尔·H·哈特在其所著的《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一书里,把中国的蔡伦和德国的古登堡,分别列居在第7名和第8名的高位之上,其位置远在拿破仑和牛顿之前。

  然而,当世界进入信息时代,字数多、笔画复杂的汉字难于用电脑处理,却日益成为事关汉语言文化命运的世界难题。

  把汉字带进

  信息文明时代

  信息时代最基本的特征,就是“0”和“1”成为了人类文明报到的“窗口”:所有的信息都被简化成“0”和“1”。在中国人眼中象形、会意,在外国人眼中宛如天书的汉字,如何被压缩成“0”和“1”,到信息文明的窗口报到,汇入人类信息文明的浩荡洪流,成为了信息时代文字输入技术的一道“哥德巴赫猜想”。多少人在这道难题面前殚思竭虑却无功而返。从20世纪70年代起,国内外已经形成了一种强大的舆论:中国的汉字与电脑无缘,不能广泛地在计算机上使用。一时间,“中国文字注定要走拉丁化”的论调比“五四”时期更加高涨起来。汉字,这一记录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文字,似乎成了中国现代文明的拦路虎和绊脚石。

  王永民似乎听到了命运的叩门声,他选定了自己一生中最大的“大事”,那就是解决“汉字输入电脑”的这一世界难题,攻克中国文化史上的“癌症”,他要挽救汉字的命运。

  这一庄严的使命感,是从王永民对中国文化的朴素感情中生发出来的。当他从“一二三”开始学习汉字时,那优美的笔画、奇妙的结构以及古典诗文中所包含的深邃内涵,把他一步步导入了中国文化的美幻境界。

  汉字文明的血脉长河,绝不能在我们这代中国人身上断流!难道中国的汉字还要等外国人来拯救吗?王永民由此看到,自己的课题,远不只是一个键盘的问题,而是一个涉及面更广、影响更深远的崭新的学科。自1978年起,他在极为简陋的10平方米工作间里,用了两年多的时间一边治病,一边以惊人的毅力抄录编写了摞起来有12米高的10万张卡片。从甲骨文到简化汉字,王永民对汉字进行了浩繁的历史的研究和分析,公布了世界上第一个《汉字字根组字频度表》和《汉字字根实用频度表》,以他文、理兼备的学科优势,在多学科的接壤处,对汉字电脑化的基础理论做了开创性的研究。

  一“码”惊世界!

  1983年8月29日,面对信手每分钟打出100多个汉字的测试结果,来自全国40多位专家教授鉴定:五笔字型是一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汉字输入方案。与会的著名学者郑易里先生激动地宣布:“从今天起,汉字输入不能与西文同日而语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这是一项石破天惊的重大发明!使中华民族有三千多年文字可考史,记录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汉字,在信息时代依靠五笔字型输入法,终于来到信息文明的窗口报到了。此后的10年之间,中国的书报公文的印刷告别了“铅与火”,以五笔字型这一划时代意义的发明为桥梁迈入了“光与电”,实现了中国文字工具的历史性变革!王码把以汉字为工具的中国文化,从容地领入了电脑世界和信息时代,缘此一项原创性发明,中国人能在自己主体文化的基础上,直接地使用电脑,与信息时代的人类文明同频共振,共生共荣。与此同时,以汉字为语言符号的汉语言文化圈,缘此将产生无数个高科技的“生长点”,形成崭新的汉字工程学,引发生机蓬勃的汉字产业!并直接汇入世界科技进步的主流之中。

  首次发现

  “汉字基因”

  那是一天晚上,在新加坡上空的飞机上,只能看到天上的星斗和狮城的灯火,别的什么都不见了!这一发现如一道闪电,激活了王永民的汉字编码“灵感”:头尾取码!只要两头,首部————余部!汉字能不能用10个数字键,用一只手来完成输入,而且效率相当高呢?这真是个问题。因为“五笔字型”重点是要解决输入的速度问题,技术的核心是“编码的惟一性”,即重码特别少。而“五笔数码”要解决几分钟学得会,还比拼音输入快得多的普及问题。

  “五笔数码”的横空出世,使这些问题迎刃而解。“五笔数码”的无穷“法力”就在于:只用6个或9个数字键,不管多么复杂的字,不管多长的词汇,最多只打6下键。

  还有一个如出一辙却比“王码6键”效率高的方法,汉字编码的惟一性相当好,重码也更少,效率也更高。这就是“王码9键”输入法。用这一方法,无论多么复杂的字和多么长的词,最多也只打6下键,即只有6码。输入文章时,平均每个字打4下键左右。这一方法是在“王码6键”方案的基础上,把7、8、9三个键也用上了。

  “王码6键”、“王码9键”,作为一项原创性发明,其在文字学、编码学两个学科交叉处的重大理论突破在于,首创了把96%以上的“合体汉字”一分为二,分成“首部”和“余部”,然后两个部分再“分别取码”的理论。“首部”最多取头尾2个码,“余部”取前三末一最多4个码,一个汉字最多6个码,不管多长的词,一律只取6个码,这就是“五笔数码”输入法的“编码规则”。

  王永民捅破了那一张薄薄的纸,使全世界的华人一下子看到了汉字数字化的新世界。

  世界独创:

  能输汉字的鼠标

  作为汉字产业的一个成功范例,王永民发明的王码鼠标,2003年秋,进入了国际市场,被誉为“海外华人的福音”,可望为全世界的华人从根本上解决汉字输入难的问题。

  中国专利法起草人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版权委员会首席主持、人大郭寿康教授指出:我国每年有许多发明获得专利,但能称得上原创性的发明创造并不多,能推向市场、走向国际又产生国际影响的就更少。像王码鼠标这样我国独创的微电脑产品,解决了汉字输入难的大问题,对于提高汉字的国际地位,对于传播中华文明将具有重要意义。记者了解到,作为我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发明,20年来,王码不但已经在联合国总部、美国及东南亚获得应用,而且先后有微软、IBM等18家国际著名的公司购买了王码的专利使用权,使王码成为我国电脑业界第一个在国际上获得应用的原创性发明。

  来自纽约曼哈顿的“王码鼠标美国总代理”

  王世道先生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试,用王码鼠标20分钟便可学会输入简繁汉字,从根本上解决了汉字输入的难题,这是海外华人的福音,在纽约华人界引起了热烈反响。

  与会的院士说,王码鼠标是王永民教授的又一项原创性的发明,解放了一只手,使汉字输入实现了数字化,可望在办公、人事、金融、商业、军事、学校和家庭等一切非专业打字的场合获得广泛应用。

  王永民在《汉字大同书》中预测汉字“书同文,文同码,码同键”,是一个必然趋势!“书同文”是指统一字种、字形、字音和字义;“文同码”是指对同一字形有统一的电脑内码、输入码和查字码;“码同键”是指同一个编码要用相同的键位指法输入。只有实现操作技能的统一,才能在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作到“电脑通用,人员通用”。“三同”之后,汉字将在字形、字种、内码、输入码以及软件、硬件、教材、辞书、通讯等一切涉及汉字的领域实现“大一统”,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统一的标准,这必将形成许多个新兴的大型产业!不但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更将借助于汉字的“三同”,使汉字文化实现伟大的复兴!

  汉字产业

  有后发优势

  作为一个严谨的科学家,同时又是一位有抱负的企业家,王永民本人对汉语言文明的未来看得更远。他不无忧虑地指出,其实,我国“汉字的问题”,还远远没有被完全解决,汉字产业还没有真正形成。

  其一:还未能将汉字输入法纳入中小学教育。

  只有从中小学起,就进行汉字输入法的教育,让孩子们从小就熟练汉字的编码和输入,我国民众的电脑应用水平、工作效率才会有大的改观,才有可能与英、美的孩子们处于同一水平;同时,也才能从根本上避免“手指已不灵活”的成年人再“补课”学习输入法和指法。

  其二:汉字产业还未能形成。目前市场上除一些应用软件之外,软件中的操作系统,硬件中的PDA产品及其他可处理汉字的数字产品,大多数都是进口产品。试计算一下,10多亿人的日常电脑产品,主要靠进口,一年得花多少钱?汉字产品在世界上特别是在东南亚有着巨大的市场。

  我们拥有汉字的关键性技术,理应形成民族特色的产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其三:汉字的国际地位有待进一步提高。

  随着中国国力的迅速增强,以汉字输入技术为核心的汉字工程,其软件和硬件产品,包括汉字芯片技术,不但必须在国内普及,还要尽快走向世界,造福海外华人。尤其是数以千万计的手机,每年要发送数百亿条短信息,但是输入汉字之慢而烦,早已使国人怨声载道!实在到了国产化、规范化、实用化的时候了!

  其四:还未将汉字输入法与汉字查字法统一起来。当前我们的情形是输入是一套“码”,查字是另一套“码”或“部首”,这与西文输入查字之简便————见到一个字,就等于看到了这个字在字典中的“页码”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只有实现“输入”和“查字”的“大一统”,才能使汉字在信息时代发挥更大的作用,才能让汉字更好更快地走向世界。

  其五:在汉字技术方面,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法治秩序,还有待完善和加强。20年来,先后有18家国际著名的公司购买了王码专利的使用权,可在我国,尽管差不多每台电脑都装有王码,但是,国内的“著名的电脑厂商”签约购买王码软件或专利使用权的却没有几家!这些情况说明,知识产权保护要落到实处,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信息产业而论,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我国仍然比较落后。然而,王永民却辨证地指出,差距所在,正是发展的潜力之所在,也是发展的空间之所在。汉字产业则是中国人之所长!只要能抓住机遇加速发展,我们就有可能形成后发优势。

  梦想成真:

  六个数字键打出汉字

  继五笔字型之后,王永民于2000年发明了一种只用数字键便可输入汉字的全新的电脑汉字输入法————“五笔数码”。专家称,这是“汉字在网络时代的关键技术”,是“发现了汉字的基因”。

  外国人使用26个字母键的打字机,已经100多年了,掌握打字指法,像中国人拿筷子一样,几乎是人人从小就训练过的。但我们中国人没有经过一个“打字机时代”,便匆匆忙忙地进入了电脑时代。也仅仅是在使用电脑之后,社会化的打字指法训练才提到日程上来。然而,对绝大多数工作人员来说,小时候没练习,现在又没有时间补课,没有条件练指法。所以,我们坦然承认“五笔字型有点难,拼音选字慢而烦”,用26个字母键打字,无论打汉字或是打英文,仍然是当前影响我国电脑应用的进程及汉字进入信息时代的重大难题。

  正当我们这个民族痛切感到双手操作26个字母键困难而无奈的时候,正当我们忙乎着从中小学起大力推动打字训练的时候,手机出现了,机顶盒出现了。人们要打字上网,一手拿着单据或护照,一手要打字的需求日益迫切。还有数不清的数字化产品如电子笔记本、电话机、PDA产品,更需要方便打字。在这些场合,你不可能将26个字母的标准键盘摆到面前操作。这类小产品或手机的尺寸,一共就手掌这么大,你再带个标准键盘来往哪儿摆?于是,能不能摆脱26个字母键?能不能仅仅用10个数字键就可以向电脑、向通讯设备输入文字信息,特别是汉字呢?就成为我国网络时代、数码时代对汉字输入技术提出的历史性课题。将汉字编成数字代码,用数字输入的迫切要求,首先表现在通讯方面:在手机上书写短信息;电话机可以带上可输入汉字的数字键盘,使之具备汉字输入功能;传真机要带上一组数字键,甲端输入后,发出去,乙端就可以接收。就这样,各种数字化新产品的出现,通讯领域里的需求,汉字数码输入技术便应运而生了。

  “五笔数码”这一研究课题,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

  本报记者 梅绍华 李予阳
作者:梅绍华 李予阳资料来源:经济日报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网络调查赢取丰厚大奖
激情为你燃烧 就等你哦!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精彩华纳铃声免费下载!还有精彩大奖哦!
  新概念,英语学的阶梯 英语口语速成新攻略 任汝芬领衔冲刺2004考研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你对她越温…柔…
她会爱你更狂野!
非常笑话
烦了累了看笑话
——包治百病哦
图片
铃声
·[王 杰] 我比他好
·[和 弦] 黑客帝国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新浪商城推荐
索尼数码相机
  • DSC-P2 超低价
  • 索尼 DSC-P72
  • 淑女疯狂
  • 火辣露乳装新上架
  • 买内衣送性感大礼
  •   理财新时尚-收藏
  • 网上钱币卡市场热
  • 邮品一族交易社区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