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百年企业风云变幻—《科技智囊》特刊 > 正文
 
内容回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1月06日 21:29 《科技智囊》

  我们的内容回顾

  第一阶段

  时间:1999年-2001年

  定位:学术研究型杂志

  内容:偏重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及优秀企业案例纪

  实的研究

  代表作品

  《部长点评经济形势与经济工作》(1999年12月期)

  内容简介:时任国家经贸委主任的盛华仁与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戴相龙分别对“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及“金融系统进一步支持国企改革和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点评:1999年,国企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两位主管经济的政府要员公开发表的思路与具体措施,无疑是对国有企业最有力的支持。

  《聚焦西部》(2000年1月期)

  内容简介:全方位地对西部大开发意义、策略展开阐述,并延引沿海地区的改革经验,以解决西部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

  点评:在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刚刚吹响之际,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层面,主张从长远的、平衡的角度推进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是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很好诠释。

  《迈入新世纪的科技创新政策》(2000年2月期)

  内容简介:通过梳理、阐述迈入新世纪的科技创新政策,明确了建立以科技创新政策为先导的国家创新体系,是21世纪中国国家竞争力的源泉。

  点评:该文对国内外科技创新政策的梳理相当全面、细致,加之随后登载的国家、政府领导人以及专家、企业界人士的有关科技创新的论述,在今天看来仍构成了其特有的“史料价值”。

  《结构调整,新世纪的战略抉择》(2000年3月期)

  内容简介:涉及“六五”至“九五”时期的产业政策变化以及相关的政策效应,从一个新的角度阐述了调整与优化结构之间的关系。

  点评:大量的数据和图表构成了该文的特色,通过用数字说话,道出了“当前突出结构调整的深刻背景”以及“影响因素”。

  《露露之路》(2000年5月期)

  内容简介: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全文刊载了《露露之路——关于承德露露集团创建特色品牌、发展特色产业的案例调查》,对露露集团的成功经验进行了全面宣传和报道。

  点评:《露露之路》站在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服务质量和提高社会效益的全局高度,唤起了社会各界对国有企业改革“系统攻坚”的共识和支持。对于该调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吴邦国同志给予了肯定并作出重要批示。

  第二阶段

  时间:2001年-2002年

  定位:泛经济类杂志

  内容:偏重于市场微观经济领域的财经资讯报道及

  企业热点事件追踪

  代表作品

  《入世中国没吃亏》(2001年1月期)

  内容简介:一位参与中国入世谈判的权威人士向本刊披露了中国从“复关”到“入世”整个进程的艰难与曲折;在“入世”条款众说纷纭的时候,独家披露了中国政府“入世”的9大承诺。

  点评:该篇报道是《科技智囊》正式由一个“偏重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及优秀企业案例纪实研究”的学术研究类刊物,转变成为“经济类”月刊的开山之作,无论是选题还是写作、编辑风格,“新闻化深度报道”的痕迹十分明显,文章力图通过“入世”这样的新闻话题的再挖掘,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幕后消息”。

  《超越按劳分配》(2001年2月期)

  内容简介:分配制度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国企改革的关键时期,春兰、红塔、首钢、海信、双星的领导人,和盘托出了他们企业的分配改革措施。经验也好,问题也罢,这些活生生的案例对其他企业正在进行的分配制度改革不无裨益。

  点评:“按劳分配”一直被视为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而中共中央在“十五”规划中着重强调鼓励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提法,无疑是一个“历史性突破”。国企改革,改到深处是产权,产权深处是分配,该组报道为国企改革的深入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与真实的案例。

  《旧合资时代的终结》(2001年4月期)

  内容简介:通过对迅达、北京吉普、CA这三家公司合资历程的报道,宣告了“以市场换技术”为目的的“旧合资时代的终结”,挖掘出了一条合资企业“由合资到控股、再到独资”的若隐若现的新轨迹。

  点评:从近两年的实际情况看,我们当时的“预言”很快就被证实了,这是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记得在该篇报道中我们呼吁,除了在游戏规则上与国际接规之外,我们的终极目的应该是“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让“旧合资时代”由被动的“终结”,到主动的“终结”。这也许是该篇报道的价值所在。

  《中国企业走出去》(2001年8月期)

  内容简介:海尔与格兰仕,两个企业探索出了两条截然不同的国际化之路,前者从品牌入手,直切高端市场;后者力推OEM,把贴牌生产做得几乎登峰造极,本刊记者从两个家电企业身上试图探求出中国企业主动应对全球化的两大路径。点评: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道路也许有无数条,海尔与格兰仕只是其中的两条。在中国即将入世的时候,《科技智囊》的眼光不仅仅放在入世后对内的压力,而是力图引导我们的企业主动迎接全球化的挑战。

  《营销到底怎样整合》(2001年12月期)

  内容简介:应本刊之邀,全球营销界绝对重量级人物——唐·舒尔茨教授第一次来京向中国企业界布道“整合营销”,并接受本刊的独家专访。在这次报道中,舒尔茨教授第一次面向中国媒体全面阐述了他学术理论的精华,并对中国企业的营销状况做出了分析。

  点评:该报道的组织与采写,是“科技智囊”尝试媒体产业化运作的一次经典案例。把世界上最先进的经营管理理论与实践推荐给中国的企业,是《科技智囊》的责任。

  《传媒裂变》(2002年2月期)

  内容简介:在梳理了近一两年传媒业的变化之后,《科技智囊》在这篇文章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未来两三年,中国传媒业的变化、洗牌的程度可能会比过去的10年还大。这种洗牌就是跨媒体合作和跨地区市场的扩张,而资本的力量对传媒业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点评:一直以“媒体产业化”为己任的《科技智囊》此次把目光瞄准了自己所在的行业,尽管这个行业在中国是那么的“特殊”,但谁也无法阻挡中国改革的进程。我们只有一条路,就是尽快地、主动承受改革所带来的“裂变”与“痛苦”,迎接新的“挑战”与“未来”。

  《捞财水世界》(2002年6月期)

  内容简介:全球三大水务公司正加紧在中国排兵布阵,企图瓜分“水务”——这并不显眼但又利润极高的巨大蛋糕;而此时的民营企业与中国的上市公司也试图与跨国公司一争短长。各方力量都在紧锣密鼓地争夺着中国未来水世界。

  点评:《捞财水世界》是《科技智囊》较为典型的反映当时办刊宗旨的一组报道,通过一系列深入的个案采访,起到了“解析企业赢利模式”、“挖掘企业利润区域”的目的。该组报道刊登不久,便引来了众多对“水务”感兴趣的企业上门购刊与交流,希望通过《科技智囊》进一步为企业的投资取向做出分析。企业对该组报道的热切反映,也使我们编辑部的同仁深受鼓舞——我们的价值来自于我们给企业创造的价值!

  《国有银行,生存还是死亡》(2002年7月期)

  内容简介:《没有盈利模式的慈善机构》、《国有银行遭遇生死抉择》、《谁为银行输血》、《重塑盈利模式的五大步骤》。看看这组标题就足以了解国有银行的困境,而造成这种困境的根源,则在于集权体制下政府对企业的直接操纵,科尔奈定义其为——“父爱情节”!

  点评:该组报道堪称《科技智囊》一直倡导的“专家为‘智’我为‘囊’”的经典之作。钟伟、何帆两位锐气十足又极具专业精神的金融专家执笔,本刊记者的一线采访,构筑了这组影响十分广泛的“封面主题”。河北省一位主管经济的副市长看后,把这组报道印发给了该市的所有国有银行,号召国有银行“背水一战”。

  《世界工厂六大疑问》(2002年10月期)

  内容简介:什么是世界工厂?历史上的世界工厂是何面目?中国是世界工厂吗?中国离世界工厂还有多远?究竟如何看待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中国怎样才能成为世界工厂?如何回答这些问题,无疑影响中国未来的产业布局以及中国企业的路径选择。

  点评:一系列详实的数据,一个个真实的案例,阐述了中国与“世界工厂”真正的关系。本刊特约撰稿人赵晓的洋洋万言,在一年后的今天,在“中国制造业威胁论”满天飞的时候,重读起来,仍是掷地有声。

  第三阶段

  时间:2003年至今

  定位:专业管理类杂志

  内容:研究企业“生命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专业

  管理类杂志

  代表作品

  《2003,中国MBO元年》(2003年2月期)

  内容简介:管理层如何坐上企业第一把交椅?这是企业管理层,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管理者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该组报道从企业个案到融资方案,堪称一部“MBO完全实战手册”。

  点评:这组报道标志着《科技智囊》从“泛经济类”杂志向“研究企业生命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专业管理类”杂志的彻底转变。关于MBO的报道是《科技智囊》与其专家共同转型的一次尝试,强调从管理入手的实用性。

  《接班人困扰中国企业》(2003年5月期)

  内容简介:中国企业要长期发展下去,就需要向领导层注入新的血液,企业接班人由此成为骤然升温的热门话题,无论是子承父业、上级任命、还是内部选拔,国内成功的案例寥寥无几,人力资源管理上更无一定之规。

  点评:企业如何培养自己的接班人?原本可以借鉴的国内外成功案例有很多,但这个问题被放到了中国这个大环境下,就很难照搬,因为中国的企业在这个问题之前,还有许多“坎”需要迈。而这组报道就试图给这些“坎”画上圈,以此告诫我们的管理者,不要掉进这些陷阱之中。

  《非典考验不确定性管理》(2003年6月期)

  内容简介:这是一部SARS特辑,在众说纷纭之际,《科技智囊》与它的“智囊”们一起,用详实的分析,喊出了“SARS感染不了中国经济!”与此同时,从管理的角度,提出了不确定性的应对方式。

  点评:这是一部“预测性”与“实战性”并存的特辑,在当时的情况下,认定“SARS不可能从根本上逆转中国经济的大势”不但需要勇气,更需要扎实的功力和科学的态度。事实印证了我们的判断,更考验了我们的实力与专业。这是最值得我们提倡的。

  《日产-东风,为了离异的婚姻》(2003年8月期)

  内容简介:日产和东风“天字第一号”的合资,让众多人兴奋不已,然而专家的分析,机构的调查,越洋的采访,却勾勒出跨国公司的“图谋”——新东风有可能成为日产和东风“放单飞”的一个平台。

  点评:该报道是《跨国汽车巨头的中国图谋》系列报道的第一篇,没有耸人听闻的“黑幕”,也没有哗众取宠的“赞歌”,一切源自公开的信息、公开的采访,而预测性的结论却是那么“与众不同”,这也是新闻,是基于专业的人士、专业的机构以及专业分析之上的新闻,是和“智囊”品牌高密度链接的新闻。该报道以及后来的《没有承诺的丰田》、《大众,多想再回到从前》(《跨国汽车巨头的中国图谋》系列报道的第二、三篇)连续受到业内与社会的极大关注自在情理之中。

  《绩效之痛》(2003年10月期)

  内容简介:为什么有那么多企业绩效管理流于形式?为什么绩效管理却成了公司政治?又为什么企业绩效管理目标与公司的战略背道而驰?关于绩效管理的诸多困惑都会在这里找到相应的答案。

  点评:绩效,是让每一个企业都头疼的难题。但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这又是从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的必然选择,这也就是这篇文章为什么受到那么多企业关注的一个原因吧!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网络调查赢取丰厚大奖
激情为你燃烧 就等你哦!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精彩华纳铃声免费下载!还有精彩大奖哦!
  新概念,英语学的阶梯 英语口语速成新攻略 任汝芬领衔冲刺2004考研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体验缠绵中的滋味
回味激情后的温柔
非常笑话
非常心情加油站
让你越看越过瘾
图片
铃声
·[王 杰] 我比他好
·[和 弦] 黑客帝国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新浪商城推荐
索尼数码相机
  • DSC-P2 超低价
  • 索尼 DSC-P72
  • 淑女疯狂
  • 火辣露乳装新上架
  • 买内衣送性感大礼
  •   理财新时尚-收藏
  • 网上钱币卡市场热
  • 邮品一族交易社区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