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一萍
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之后资金面抽紧的感觉在市场上反应很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长江电力这艘航母的发行将给证券市场带来的冲击是令人担忧的,我们应该正确评估一下这种压力究竟有多大。
首先,推测网下发行可能冻结的资金量。在发行的23.26亿新股中有10.467亿股是提供给战略投资者和法人投资者网下申购的部分,按照其发行公告所述,若市值配售部分的中签率不低于1%且不低于网下申购中签率,则不启动回拨机制,而事实上该条件基本上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按照1%计算参与配售的市值要达到1.28万亿,而市值配售登记日10月31日的流通市值只有1.2万亿不到,再刨除可能浪费的市值,参与配售的最多不会超过1万亿,中签率大约会在1.4%左右,所以回拨机制不可能启动,也就是说10.467亿股的网下申购额度肯定会用足。申购10.467亿股所需资金是45亿元,提醒投资者注意的是此次网下申购是采取全额预缴方式,如果我们按照和市值配售基本持平的中签率1.4%计算,冻结资金将达到3214亿元。
其次,评估一下这样的资金需求量是否会对市场构成较大压力。近期只有中信证券和华夏银行有部分新股是上网发行,所以选择它们有一定的可比性。中信证券上网发行了1.73亿股,发行价4.50元,冻结了2769亿元,中签率0.282%;华夏银行上网发行4.11亿股,发行价5.60元,冻结资金3613亿元,中签率0.6367%。客观地说,这两只个股发行的规模相比10.467亿的长江电力来都还算比较小,长江电力所需资金量要比它们大得多。另外,华夏银行发行在8月26日,大盘处在1420点的位置,当时开放式基金仓位大约在47.73%,而封闭式基金仓位在66.06%,而现在大盘处于1400点附近开放式基金的仓位大约在54.10%,封闭式基金仓位在65.19%,基金本身资金的“富裕程度”要比华夏银行发行时差,基金作为申购主力也存在资金面趋紧的困难。
再次,从近期国债回购市场的变化情况来评估资金面。从交易所回购品种的走势上可以清晰地看到,10月27日在长江电力公布招股书的前一天各个回购品种都有价增量升的走势,其后两三天都继续走高,说明资金面十分吃紧,但从上周末开始回购利率下降,到11月4日缴款截至日回购品种更是跌落到前期正常水平,似乎资金面已经不太紧张。但事实上交易所回购利率走低并没有完全反映出资金的真实状况,银行间回购利率就一直维持高位,显示出资金需求十分大。而央行在11月4日也进行公开市场短期逆回购操作,向市场投放200亿元的资金,而由于本周同时将有200亿元央行票据到期,因此央行总计向市场投放400亿元的资金,这一信号也反映出市场对资金需求较紧,央行开仓也难以满足。
但是,从另外一些事实看,也有令人乐观的信号显示。11月3日、4日两天是网下申购的缴款日,而大盘走势却格外突出地拉了两根显眼的阳线,成交量也明显放大,虽然跟市场某些传闻有关,但总体来看市场资金并没有想象中捉襟见肘的匮乏,从二级市场“抽血”到长江电力而导致股指下跌的一幕并未出现,资金面显示出相对谨慎的乐观。另外,近日中国人保在香港招股时不仅调高了原来预定1.3—
1.7港元的发行区间,达到了1.8港元的上限,而且公开发售部分还达到了100多倍的超额认购,有媒体猜测内地资金也有参与认购,这说明在资金面总体状况趋紧的事实下面仍然有一定的“宽裕地带”存在。
因此,总体来说,长江电力发行将对大盘资金面构成较大压力,但对股指构成的影响还在市场的消化范围内。
(作者单位为海通证券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