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论坛回首:“全球化”博鳌遭遇“区域化”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1月04日 12:13 中国新闻网 | ||
中新社记者 关向东 美国前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中国前外贸部副部长、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新西兰前总理、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麦克.摩尔,这些经济全球化象征性人物,齐齐出现在区域性组织博鳌亚洲论坛二00三年年会上,应当被看作一个是信号:在坎昆会议破裂、APEC峰会斡旋之后,全球化与区域化首次在一个经济峰会上直面遭遇,尽管双 麦克.摩尔三个震惊谈坎昆 新西兰前总理、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麦克.摩尔,依然沉浸在坎昆失败的感伤中:我很震惊地看到坎昆会议失败了,并震惊地发现,有很多人很欢迎坎昆会议的失败,更加令我震惊的在是贸易便利化等方面,随着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将会出现新的南北问题, 尽管已经从世贸组织退休了,摩尔依然是坚定的全球化主义者,他坚持说:全球主义是当今时代的一个主导性主义,全球化不应该被魔鬼化,也不应该对它有特别完美的幻想,它在道义上是完全中性的,如何管理全球化是目前需要考虑的工作。他说:中国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很好地应对全球化,可以将几亿的人民从贫困中解脱。 对于不久前的APEC曼谷峰会,他的评价是:APEC峰会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是使多边主义能够继续生存下去,各国领导人重新说他们支持多哈会议,在坎昆会议上达成的文件应该成为今后谈判的基础,这是一种姿态。 摩尔遗憾地表示:多哈回合不能够按时完成,令人觉得很悲哀。如果日内瓦多边会合的谈判再度失败,那么就会使其他一些可共赢的选择增加势头,世贸组织在几年之内就会丧失它的现实意义,历史将会回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 巴尔舍夫斯基的贸易自由化新解释 在本次年会中有一个主题峰会可以看做是“全球化”与“区域化”的直面遭遇。 在“区域自由贸易安排和更紧密的亚洲经济合作”的议题下,会议的演讲人涵盖了参会的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代表人物:美国前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东盟秘书长王景荣、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董事长萧万长等,主持人是马拉西亚前总理穆萨。年会的业界领军人物齐齐聚集在这个演讲厅。 “自由贸易的安排都是歧视性的安排”,巴尔舍夫斯基演讲的开场白令人震惊。她解释说“不论全球化还是区域化,都有一个进程,都是对集团内的成员提供优惠、优先安排,这对非组织内的成员就是一种歧视。” 她提醒与会人员注意:正是在世贸组织乌拉圭回合进程之中,欧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诞生了;如今在多哈会合之中,东盟十加三进程正在加快。这说明全球化与区域化进入了胶着状态。 巴分析说:“事实证明自由贸易并没有增加整个世界的贸易总量,而是进行了一些集团内外的重新安排。也就是说,饼并未变大,而是重新分割了。因此,自由贸易并没有为世界创造出新的贸易量,而是进行了贸易的分流。无论全球化还是区域化,现在的问题是要对分流进行很好的技术安排,使其更便捷,更公正、成本更低,最终的目的是令世界最大多数的人享受繁荣、自由和稳定。” 金在哲的亚洲共同繁荣观 “我相信二十一世纪是亚洲恢复世界中心地位、重建亚洲自信的世纪,最近高盛公司在它发表的报告中指出到二0四一年中国GDP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位,印度紧随美国之后,升至第三位亚洲的发展是历史大势所趋”,韩国贸易协会会长金在哲,是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拥趸者。 在主题演讲中,金阐述说:亚洲全体的和平与稳定,谋求共同繁荣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建立亚洲的区域合作,亚洲在与世界经济有效融合的过程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却脱离了区域合作这个大的潮流。在欧洲现在已经发展到了统一货币的阶段,美洲正在讨论到二00五年建立包括中南美在内的FTA。在经济上能与欧美相比的只有亚洲。 亚洲域内交易和投资非常活跃,互补性强,区域合作的基础非常好,问题是区域内的国家如何通过妥协与让步使这些基础机制化,“十加三”是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的一个有利的方案,在此基础上,各区域内不断扩大和发展,最终会使亚洲成为一个一体化的区域合作体。 一个根本的问题是亚洲的主体性共识迫于眉睫,为了实现将亚洲发展成为继欧美之后的世界第三级,作为主体必须进行一些反省,必须重新认识亚洲价值观,克服偏向西方的视觉,以及在西方面前的自卑感。 此外,亚洲必须克服区域内国家间根深蒂固的互不信任状态,要构筑信赖关系,并谋求区域安全框架。 一场在博鳌小城的脑力激荡结束了,人们会带走什么呢,不仅仅是亚洲,全球都在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