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张越
宏观反转,微观疲软。在攻略之一中,经济学家放出豪言,宏观经济向好,除了债券和狗屎,什么都可以买。但学者似乎漏算了一点,一些新上市公司也应“禁买”——除非我们将其直接当成狗屎。2003年,是新股变脸愈演愈烈之年,是通道发行弊端凸现之年,是圈钱抽血肆无忌惮之年。在此,我们不想再提那些让人咬碎钢牙的名字,那些让人肝肠寸断的
案例,以免再度刺激大家本已脆弱的神经。
一个满是不良少年的社会,是没有前途的社会,一个充斥垃圾新股的股市,又该算是怎样的股市?答案不言而喻。我们再追问一句,又是谁让这些新股蒙混过关?谁在制造这样的股市?答案是,旧的发行机制。
股民怨声载道之时,媒体口诛笔伐之际,管理层终于做出正式回应。10月22日,在深入学习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会议上,尚主席专门提到,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发行程序,改革发审委制度,实行保荐人制度,以市场主体约束逐步取代行政约束。
上述发言,表明管理层对发行体制改革问题的高度关注,是证监会对全会精神的理解贯彻。
全会指出:“大力发展资本和其他要素市场,积极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扩大直接融资”。要扩大直接融资,就要确保融资主体的健康,从现有发行体制来看,显然达不到要求。这就要求管理层打破陈规,痛革旧弊,拓展新思路,推行新制度。
本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改革将从三个领域展开:发审环节将趋于透明,监管机构将层层设防,保荐人制将走上前台。
这将使腐败分子将无所施其计,圈钱公司将无处用其谋,中介机构也将被迫尽职尽责。所谓没有好的制度,好人也会做坏事,有了好的制度,坏人也难做坏事。
其最终益处是,新股质量将大为改观,一批业绩优良、成长性好的公司将涌现出来,使价值投资理念落到实处。传说中的牛市,也就在2004年有了最坚实的根基。
由此,我们说,改变旧的发行体制,是管理层重振股市的重要一步,是来年股市的希望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