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现代经济学的大视野(书评)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1月03日 03:38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一个经济学家要想在中国经济研究方面有所作为,他就必须具备两方面的修养:首先,他要懂得中国的事情

  另一个充分条件是,他还必须能够掌握和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研究中国的“经济国情”

  邓聿文

  经济增长之谜

  对经济学家来说,对改革以来的中国经济发展尤其是所谓的“经济增长之谜”给出一个具有说服力的解释,是一件有诱惑但同时也很冒险的事情。说它有诱惑,是因为中国是一个转型发展中国家,有着别的经济体不具备的很多独特性;说它很冒险,是因为要解释清楚这种独特性,的确须有真功夫和真见识。

  因此,一个经济学家要想在这方面有所作为,他就必须具备两方面的修养:首先,他要懂得中国的事情。原因很简单,既是解释中国的问题,当然得瞄准中国的现实。只有了解和懂得中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条件的历史和现状,才有可能识别和确定改革和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和症结,作出与现实相符或相近的假定,并提出既遵照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又适合中国国情的政策建议。

  然而,懂得中国的事情仅是研究中国改革与发展问题的必要条件。另一个充分条件是,他还必须能够掌握和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研究中国的“经济国情”。为什么必须强调这一点呢?原因正如经济学家钱颖一所言,最根本的是因为中国经济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与国际经济接轨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而现代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正是研究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因此,它给经济学家提供了一个有关现代市场经济的参照系,使得经济学家在分析中国改革与发展问题时能够站在这一参照系的高度来观察貌似纷乱无序的现象,从而不会缺乏方向感,丧失大视野。

  在笔者看来,只有同时具备了这两方面知识储备的经济学家才有资格登堂入室,对一个宏大的经济现象着手解剖。

  可惜的是,在目前的中国,号称经济学家的人很多,但真正既懂国情又通晓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的人不多。蔡昉、林毅夫教授,就是这不多的人中的两位。

  诚如经济学家吴敬琏在《中国经济》一书的序言中所说,他们受过严格的现代经济学训练,一直研究中国经济,不但了解中国的文化和传统,而且亲身经历了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全过程,并参与了其中许多重大问题的讨论,能够把握这场改革的实质。因此,由他们两人来撰写这样一本阐述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教科书,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一个逻辑过程

  本书的最大特点,就是用现代经济学的规范视野,来分析改革以来的中国经济发展,特别是解释中国经济的增长奇迹是怎样取得的。蔡、林两位经济学家在本书中要表达的一个核心观点是:他们把传统体制的形成、弊端以及目前改革遇到的难题,看成是一个整体、一个逻辑过程。

  逻辑的起点是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在过去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资金缺乏的条件下,就不能发展资金密集型产业,也很难用市场来引导,于是只能依靠计划来调节经济,依靠企业的国有化来配置社会资源,这是传统体制形成的逻辑。

  而对于改革,尽管我们是从微观层次开始,但最终必须要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转到追求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上。目前改革之所以遇到困难,也是因为发展战略还没有彻底转变过来。

  这是贯穿本书始终的一个逻辑。它所依靠的解释框架,实际上是蔡、林两位一向坚持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

  当然,对于中国经济改革与经济增长奇迹的解释,每个人可能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即使他们持一样的分析方法。比如,笔者认为,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经济转型国家,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经济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可通过诺思的制度创新理论得到解释。

  诺思关于制度的核心思想主要有三点:一是建立了产权和经济激励;二是制度是必须强制执行的游戏规则;三是制度与社会构成密切相关。这三个方面都是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必须重新构建的制度安排。正是这三个方面的有效进展,支持了中国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持续增长。

  一个范本

  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在写法上的创新。过去写“中国经济”这样的教科书,一般从问题入手,分门别类,按行业依次排列,先写农业问题,然后是国企问题、再后是金融问题,如此等等。这样写不是不可以,但它没有一个整体的逻辑框架,只能让读者了解一些具体的事实,而不能让读者学会如何来分析经济问题,从而也就把中国经济的教科书和经济学的教科书分离了。两位经济学家摈弃了这种传统的写法,采用国际上通行的现代经济学的方法,从最基本的经济概念和人的经济行为出发来分析宏观经济现象,力求把经济学原理和中国经济的事实结合在一起。

  我们看到,所有的中国经济事实、问题,都被作者放到一个统一的、规范的框架里进行讨论。虽然作者没有写个人的具体经济行为,但却写了经济事实演变背后的每一个当事人的动机,把政府、企业、消费者、中介力量等都看作是当事人。这就避免了传统教科书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

  因此,称本书是国内第一部用规范的现代经济学方法,全面阐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与走向的著作,是不为过的。

  中国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千载难逢的一个范本。她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每一个关心中国前途和命运的经济学家,尤其是内地经济学家去研究。本书开创了用规范的视角来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教科书范例,让我们看到了现代经济学视野中的中国经济的“风貌”。因而,作为读者,笔者希望我们的经济学家今后奉献更多这样带有原创性的经济学著作。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网络调查赢取丰厚大奖
激情为你燃烧 就等你哦!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精彩华纳铃声免费下载!还有精彩大奖哦!
  好消息-新东方新概念送教材! 学会哇啦哇啦说地道英语 考研&MBA冲刺早准备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摄像机 减肥 停电装备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你对她越温…柔…
她会爱你更狂野!
非常笑话
烦了累了看笑话
——包治百病哦
图片
铃声
·[范玮琪] 那些花儿
·[和 弦] 同桌的你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企 业 服 务


新浪泰宁站隆重开通
开家饰品店年利几十万
中医根治乙肝获新突破
发传真?你落伍了!


分 类 信 息
北交大MBA直通车(京)
分类特惠广告抢购
到国外去上学(豫)
牛皮癣鱼鳞病重大突破
黄冈网校诚征代理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