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群(北京)
与很多人的想像不同,在中国做资本家并不完全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他们有很多烦心的事。一本杂志公布的调查显示,那些有资格进入富人行列的民营企业家最大的担忧,是“安全”。甚至有人夸张地说,中国的富人生活在恐惧之中。保镖的行情随之看涨,一些中介机构不得不四处物色“武林高手”和退役军人。
在我看来,令富豪们烦恼的真正根源是:公众和社会舆论对他们财富正当性的不认可。与此相比,他们倒能处之泰然。报章上常常见到那些倒下的“巨人”拒不认输、从头再来的顽强精神。即便是对于权力的侵扰和盘剥,他们也已经学会了与之周旋的办法,其中的高手更是精通于各种利用操纵权力的手段,从中获得不少好处。如果一旦失手被捉,他们也大多抱着愿赌服输的态度。对于权力,富豪们是爱恨交加。但不论怎样,在权力和财富之间有着隐秘的联系和共同认可的游戏规则,他们可以彼此沟通、相互理解。所以中国的富豪榜的成名人物虽然纷纷落马,但是富人们与权力的关系却是越来越密切,因为他们对权力并没有来自内心的恐惧。
让他们真正感到害怕的是在他们落马的时候,那种或明或暗四处弥漫的欢呼叫好之声。来自公众和民情的怀疑使他们食不甘味、寝不安席,这种抓不住摸不着的敌意,让富人们不知所措。
财富在给中国的富豪们带来了享乐和权力的同时,也让他们的生活变得紧张阴暗。中关村一名富商感叹说,他现在对比尔·盖茨花不完的钱已不怎么动心,令他真正羡慕的是:“人家作为世界上最有钱的人还生活得那么阳光。”
为什么羡慕比尔,可能因为自己不够阳光,自己的处境也不够阳光,自己所处的制度环境也不够阳光。这么多的不阳光,导致的结局就是民众敌视或者不信任他们,并非仅仅出自嫉妒或者恐惧。那么这种情感因何而起呢?很长时间以来,知识分子总是热衷于把今天的无能归因于我们的祖先。穷人对财富的不认可,一个最为流行的解释是认为中国传统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在作怪。他们说正是由于千百年来这种思维习惯,使中国人有着强烈的仇富心态,这种心态危害了富人的安全,也阻碍了社会进步。其实如果要说传统的话,西方人敌视财富的传统,肯定要比中国强烈得多。在雅典和罗马都有限制甚至禁止公民从事商业活动的法令,而且公民们也普遍以经商为耻。苏格拉底宁愿在街道上与年轻人闲谈,也决不会想到要去赚钱贴补家用,哪怕他因贫穷而饱受妻子的白眼。孟德斯鸠认为罗马和威尼斯是成功政体的典范。他总结它们的成就时说:“罗马的公民认为商业和手工业是奴隶们才干的行业,他们是决不做这类营生的。”“威尼斯的法律强迫贵族过朴素的生活。贵族们便很习惯于吝啬,以致只有那些高等妓女才能够让他们花钱。在当时供最可鄙的妇女花钱是没有危险的,但是那些供给她们挥霍的人们却要过着最幽暗的日子。”就现代而言,我很怀疑还有多少中国人“不患寡而患不均”,探查一下中国人对财富的向往和热衷,我宁愿相信更多的人信奉的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其实,民众对于富人的不认可,首先是来自于对他们获取财富的手段。人们普遍相信,真正没有“污点”的富人在中国少而又少。中国人民大学社会调查中心组织的一次调查说,仅有5.3%的人认为中国富人的财富是通过正当手段获取的。有媒体称,连柳传志也承认,当初为了生存,联想曾经赖账、走私;新希望集团总裁刘永好也承认,新希望饲料供不应求的时候,某省区负责销售的总经理就用了一些高水分的玉米,赚了500万元昧心钱。尽管人们对如何评价这一现实意见纷纭,但就中国目前的现实来说,对于这一质疑,恐怕很少有人敢于否认。
来自黑暗中的财富,使这些富豪们感受窃贼似的心神不安:从别人手中窃得了财富,但是自己却永远堕入惴惴不安之中。他们甚至不敢从从容容地享受财产所带来的快乐,而总是以为自己的权力和财产只可以在某个遥远的未来或者别的地方安然享乐。此时此地的生活,只不过是一种未定的过渡状态。对他们而言,如果不被清算,这些财富就是他们身上的锁链,永远见不得天日,他们的余生也就只有不断地逃跑。有人认为,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会忘记财富的来源。我不同意这种说法,不过即便真会如此,这些不干净的财富,也只能败坏财富的品质,不能成就真正的企业家。发财致富、享受生活的富足安乐本来是民主时代,自由带给人们的主要乐趣之一。而这些来自黑暗的财富,彻底消灭了这种乐趣。
我不知道,除了直面“原罪”,并且坚决抵制暴富的诱惑以外,还有什么办法能够使这些来自黑暗中的财富享受到阳光。在我看来罪行就是罪行,面对它只有迟或早,主动或者被动的分别。
其次,是对他们使用财富的方式。富豪们毫不遮掩地夸耀自己的财富,他们奢华甚至糜烂的畸形消费方式到了令人震惊的地步。或许正是由于前面所说的财富品质的问题吧,这些富豪放纵地挥霍财富,仿佛那些财富不是他自己的。就像一个在黑夜里发了一笔横财的人,总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运气,急于在白天证实一下。就目前的处境来说,富豪们对自己的生活既志得意满,又惴惴不安,既傲慢又胆怯。如媒体报道,某地酒店推出38万一桌的“极品人乳全宴”,趋之者若鹜。一些富人仍在不遗余力地用实际行动自毁形象。44岁的某公司董事长就是一例,他因为偏好于“玩处女”而被一审判处死刑。报道说,他周围的富人朋友都喜好这种“游戏”。他们的这种行为引起愤恨和厌恶,也就是十分自然的了。难道我们能说这种愤恨和厌恶是不正当的吗?而在据说是对公民处置自己的财富限制最少的美国,“在物质生活享乐方面,最富裕公民的爱好跟一般的公民没有太大的差别,因为他们也来自一般公民,实际上跟公民的爱好一样,并认为自己应当服从一般公民的爱好。”这是因为民主在美国的深刻开展,身份平等的观念已经深深地融入了美国的民情。西方的哲人曾经盛赞古代中国人对奢侈的严厉禁止。其实,对于实践民主社会而言,就中国的国情来说,鼓励勤劳节俭的精神,限制奢侈浮华的社会风气,这种传统和民风或许是值得珍惜和尊重的。
再其次,民众更为警惕的是,富豪为维护财富安全的途径。富豪们急于摆脱这种不安全感,总是想方设法与权力接近,尽力与民众拉开距离,认为这样既可以显示自己的势力与尊荣,又可以以恭顺换取权力对财富的安全保障。目下一个时兴的说法是:中国民营企业家正处在“激情燃烧的岁月”。也就是所谓民营企业家乘思想大解放的东风,进入国家权力通道和参政议政的殿堂。事实上他们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一般地说,或者从历史经验来看,这种趋势会更好地保障公民的自由。但需要提醒的是,假如把这种说法当作教条,而无视其背后丰富复杂的历史条件和具体环境,忽视了中国民众与富人们的紧张关系,而只是使富人成为一个新的特权阶级,或者只是利益集团的代表,而忘记了自己首先是一个公民,那么富人们是永远不会有真正的安全。因为民主时代不可阻挡,它扫落的不仅是王冠,而且是王冠所代表的特权。“以为一个源远流长的社会运动能被一代人的努力所阻止,岂非愚蠢!认为已经推翻封建制度和打倒国王的民主会在资产者和有钱人面前退却,岂非愚蠢!在民主已经成长得如此强大,而其敌对者已经变得如此软弱的今天,民主岂能止步不前!”
倘若中国的富豪只是蜷缩在特权和财富的外壳中,与世隔绝,不仅没有担承中国命运的勇气和能力,反而要等待别人来解除特权和财富的魔咒,打碎这个外壳,他们才能自由、踏实。那么事情的前景只能是,贫富双方互相投以充满恐惧和嫉妒的目光,都想把对方拉下权力的宝座。无论穷人和富人,都没有权利的观念,双方都认为权势是现在的惟一信托和未来的无二保障。
富豪们其实只要足够成熟,那么就应当热爱并尊重自己的职业,如果你是一个盖房子的人,那么请把你的房子盖好,如果你是一个生产食品的人,那么请保证食品的质量。而不是巧言饰掩,依赖强权或者黑社会的力量来压制你的顾客。也就应当明了自己是公民的平等成员,并以此自豪,就应当接受并尊重民情的自然制约、接近民众,热心并且参加公共事务,远离对权力或者特权的追求。热心公众事务,并不只是要他们成为乐善好施的慈善家,而是在精神上与民众站在一起,接受公民之间的平等精神。只有这样,富人和穷人才能联合起来,分享友谊,才能一起去奋斗,创造伟大的国家。这才是富人们获得财富安全和尊重的康庄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