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亚洲论坛第二届年会召开前夕,担负了博鳌亚洲论坛年会议题设计任务的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推动亚洲经济一体化发展,实现亚洲经济共同繁荣是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的目标,也是博鳌亚洲论坛第二届年会议题的核心内容。
第二届博鳌亚洲论坛年会议题的产生经过
作为博鳌亚洲论坛主要智力支持机构,承担过博鳌亚洲论坛首届年会议题设计任务的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今年继续接受博鳌亚洲论坛理事会的委托,设计第二届年会议题。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告诉记者,在去年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首届年会上,与会代表充分表达了加强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的愿望和共识,今年年会的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围绕着“亚洲寻求共赢,合作促进发展”这一主题拟定了一系列会议议题。来自世界各地的政治领袖、商界精英和专家学者,将在论坛第二届年会上重点讨论如何解决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的重大现实问题,如何建立有利于亚洲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政府管理机制、经济运行机制和社会协调机制,为在亚洲各国之间建立经济合作的基本框架,实现社会共同进步、经济共同繁荣提供建设性的意见。议题和去年相比,更为具体、务实,也更具前瞻性。
迟福林详细介绍了第二届博鳌亚洲论坛年会议题的产生经过。他透露说,今年2月10日,在日本东京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理事会上,通过了亚洲论坛第二届年会主题--亚洲寻求共赢,合作促进发展,并根据这一主题,确定了年会议题设计原则和方案,委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承担议题设计任务。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接受任务后,通过电子邮件、传真和承办专家讨论会等方式,组织该院分布在世界各地的473位亚洲问题联系专家,研究归纳了当前亚洲主要的政治、经济问题。并通过博鳌亚洲论坛26个成员国的联系专家广泛征求了各国政要、学术界和企业界人士对当前亚洲突出问题的看法和解决意见,据此筛选制定了议题候选方案,于2003年2月19日召开了该院亚洲发展研究专家委员会会议,在会议上确定了亚洲论坛2003年亚洲论坛年会主议题和子议题,2月24日向亚洲论坛秘书处提交,获得通过。
之后,博鳌亚洲论坛理事会和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在论坛成员国和专家们的建议下,又根据亚洲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最新情况,对个别议题做了修改调整,突出了论坛年会对贸易自由化和金融合作等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的关键性问题的关注。
四个主议题十余子议题紧扣亚洲发展
据迟福林介绍,第二届博鳌亚洲论坛年会讨论的议题包括4个主议题和10多个子议题,主议题分别为:亚洲经济的发展前景;亚洲区内金融合作与金融安全;亚洲区域经济和贸易合作回顾与展望;亚洲发展之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平衡。
10多个子议题则广泛涉及到亚洲经济展望、区域经济合作、亚洲区内多边、双边自由贸易安排、亚洲区内产业结构调整与加快亚洲经济复苏、亚洲区内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民营企业促进政策、亚洲区内企业创新激励政策、高新技术产业合作与亚洲全球竞争力、亚洲区内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的建设、国别经济发展等多个领域。
议题透射亚洲各国合作意识
迟福林认为,汇聚了众多亚洲问题专家、学者集体智慧的博鳌亚洲论坛第二届年会议题,充分体现了亚洲各国合作意识的觉醒。
他说,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使亚洲各国认识到只有建立自己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才能共同抵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使亚洲区域内经济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整合,因此,亚洲各国区域经济合作近年来发展很快,仅东盟与中日韩之间就建立了(10+3)、(10+1)等多个双边和多边经济合作关系,在农业、旅游业等产业领域的合作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在金融合作方面,总额为10亿美元的亚洲债券基金也于今年6月正式建立;东盟与中国、日本、韩国等国之间也确定了实现贸易自由化的时间表,这一切都显示了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目前已经全面启动。
迟福林指出,由于宗教、民族、地理等方面的原因,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程度和北美、欧洲等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亚洲经济发展与合作也存在着地区间的不平衡,亚洲经济一体化还缺乏实质性的内容,这些问题在本届年会议题中都得到了反映,目的是通过与会代表的对话与交流,针对亚洲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共同问题,在合作的框架里寻找到共同的解决方案。例如,如何通过亚洲次区域的经济合作推动亚洲全面的经济合作,如何加快亚洲贸易自由化进程,如何进行金融合作安排和金融风险防范等等,都有许多实质性的问题将在会议上加以探讨,将形成大会的热点。
新华网海南频道策划:胡辛 庄斐 采写:记者蒋志敏 周正平 编辑:苏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