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司宇宁 上海报道
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力争收支平衡甚至略有盈余,考虑到世博会对上海无形资产价值的提升,以及加快城市建设的影响,“从长远看,肯定是盈利的”。
最初的狂欢逐渐平息后,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筹备工作进入实质性启动,上海不
得不冷静思考和规划30亿美元的巨额投入将如何收回成本。
10月30日,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世博局)和上海世博集团有限公司(世博公司)将正式挂牌成立。
“从本周开始,世博会筹备工作将进行实质性的启动。”10月27日,中国驻国际展览局代表、2010年上海世博会领导小组办公室(世博办)副主任周汉民对本报记者说。
世博局、世博公司即将挂牌
在10月22日举行的上海市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新闻发言人焦扬透露,经过再三的论证以及跟中央的沟通,经过审批,决定成立世博局。
“筹办世博会是一个非常大的系统工程,所以要有一个具体的机构去全面统筹世博的职责。”焦扬认为从“办”到“局”,显示了上海办博工作在组织架构上更为健全。
据周汉民介绍,上海世博局成立后,由申博办延伸而来的上海世博办将同时撤消,由世博局履行国家世博会组织机构所赋予的各项职责。周同时透露,世博局管理人员现在已经全部到位。“世博局局长将由上海市政府一位具有相当级别的官员来担任,但人事到底该怎么调整,现在还不便向外界透露。”
周汉民还告诉本报记者,世博局下将设立世博土地储备中心和世博公司两个运作实体。土地储备中心负责世博会用地的储备、征用和开发,然后通过租赁的方式将土地交世博公司营运,土地储备中心的资金来源于政府背景的投资公司,通过世博会带来的土地增值达到收支平衡。世博公司负责场馆建设,招展、招商、会期的经营和营运,包括票务、行政后勤保障等。
关于世博公司的性质,周汉民特别强调,上海将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吸收国有、民营或外资企业的参与,“我们希望这个世博公司是一个以国资为核心即国家控股的多元投资实体。”
盈利有压力
根据世博办的规划预测,光花在世博园基础设施上的资金就至少需要30亿美元,而且还要拿出1亿美元设立专项基金,用于帮助一些参展的发展中国家的展馆建设。
华东师范大学专家、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朱荣林教授介绍,1992年西班牙塞维利亚世博会亏损3亿美元,1998年葡萄牙里斯本世博会亏损5.5亿美元,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亏损10亿美元。在这种情况下,上海能否做到盈利?
“世博会要想盈利的确很难。”周汉民说,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力争收支平衡甚至略有盈余。周估算,上海世博会的收入主要来自于三大块:门票收入、知识产权的利用和土地资源的二次开发。
朱荣林教授认为,在世博会的收入构成中,50%靠门票收入,因此世博会能否盈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吸引足够的人流。德国汉诺威世博会造成巨额亏损的原因就是人流不足,先前预测的4000万参观者只来了1800万。
周汉民分析,上海世博办刚开始预测的客源规模是5000万人,去年国际展览局考察后,世博办对客源规模又进行了综合分析。“我们相信,2010年世博会的总参观人次可超过7000万。到2005年本届世博会正式注册之前,我们还将再进行一次新的客源规模调查,以得到更为精确的人数预测。”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门票已经确定为20美元一张。但对特殊人群(学生、低收入家庭、残疾人、老人、儿童等)要实施优惠。“这样算来,在门票上挣不了多少钱。”周汉民说。
世博公司成立后,还将担任世博会相关知识产权的商业开发。“我们将出台相关的管理条例,合理保护世博会知识产权,并进行必要的商业开发。估计这将能带来一笔不小的收入。”周汉民说。世博标识、主题、口号等是世博公司的专有财产,只有获得“许可使用权”的企业才能使用。
周汉民非常看重世博会的另外一个收入,即土地资源的二次开发。“世博会的投入主要是在土地上,所以要很好地把这土地利用好,才能保障盈利。”他强调,世博会结束后,其所占用的土地要进行综合开发,“另作它用”。但到时候这些土地会用于开发什么项目,周表示“只能视实际情况而定”。
周汉民介绍,“要做到靠世博会直接收入获得盈利很难,我们会重点考虑世博会场馆设施后续利用的问题,并吸纳更多的国家来参展,而且要设法把这届世博会办成‘永不落幕’的世博会。”比如,我们将鼓励并帮助参展者建造永久性展馆,在世博会结束后作为展示各国历史文化和经济科技的博物馆或中心。
周汉民认为,更值得关注的,是投资世博会对上海无形资产价值的大大提升,尤其是上海的知名度,以及对整个城市建设的速度大大加快的影响。“从长远看,肯定是盈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