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小霞
10月24日,北京市召开清理整顿房屋拆迁市场秩序大会,宣布撤销13个房屋拆迁单位资质,强调依法取缔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单位,坚决打击野蛮拆迁,查处违法违规拆迁行为,深入推进拆迁“阳光工程”。但近期,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野蛮拆迁仍然时有发生。
此前发生在北京海淀区万泉庄巴沟村的一起野蛮拆迁,海淀乡有关领导及部门主管做出批示:拆迁公司行为违法的现象,会给政府形象造成负面影响,也给当事人造成财产和精神上的损失,这种行为在首都北京是不应该发生的。
刘海田与宁桂云是此次野蛮拆迁事件中的受害人。刘海田告诉记者,他一家三口从1993年就租住在海淀区万泉庄巴沟南锁甲1号院的两间平房内,长达13年之久,而且将户口落在了此地,每年都向万泉庄巴沟大队按事实合同交纳房租。
“2003年9月12日晚上9点左右,我爱人宁桂云当时不在刚刚从外面散步回到家,就被一个大胡子拦进屋里问:‘你是住这儿吗?’,我说:‘是’。结果从外面冲进来八九个彪形大汉将我摁倒在地上连踢带打,架到离房子10多米远的地方,将我挤到墙上威胁我说:‘不老实整死你’然后,一台没有牌照的铲车将我家的房子给拆了,所有财物被埋在废墟中。”
刘海田讲述,9月19日晚上11点左右,也就是中国经济时报9月24日报道的“北京一户居民(海淀区)深夜遭捆绑蒙面房屋被夷为平地”案件发生的那天晚上,上次没有牌照的铲车再次来到他家,将房子整个推平了。
此次野蛮拆迁发生后,刘海田一家三口无家可归,住在万泉庄的一个地下室里,他们担心,在既没有财产也没有家的情况下如何渡过即将来临的冬天。
据刘海田介绍,2003年7月27日此地公告拆迁,但没有任何人找他们谈或者给他们任何文字材料说要拆迁。事发后,刘海田去找巴沟大队谈安置补偿及野蛮拆迁的损失,没有结果。10月17日,海淀区信访办、海淀乡和万泉庄村农工商公司的有关负责人与刘海田就此事召开了现场协调会。他们认为刘海田所住房屋属租赁,拒绝给拆迁补偿安置,只答应让有关方面赔偿野蛮拆迁造成的财产损失,同时表示拆迁公司行为如果确实存在违法现象,走法律程序比较妥当。
半年前被绑架、扎伤、拆房并致残的许铁枝一家,在案件没破、无处居住、申诉无门的情况下,也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讲述了自己的恐怖经历。
2003年4月17日晚上大约9点30分左右,家住在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蓝靛厂厂北街61号的许铁枝,与他的4个孩子一起,被破门而入的七八个手持强光手电和圆木棒的人绑架到一辆没有车牌的白色金杯车上,扔到黑暗陌生的五环路以外。他们光着脚往回跑,拦了一辆出租车。等回到住处时,他们发现原来好好的住房已成一片废墟,一些人正抢捡东西。赶紧打110报警,此时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
事后,从福建到北京来做珠宝生意的许铁枝发现,十几万元现金和一批黄金、铂金、宝石都没有了,连家具都没有了。奋斗了9年的许铁枝一家突然变成了无家可归、身无分文的人。
“我们坐在被推倒房屋的废墟上,淋着小雨,真是欲哭无泪啊!”许铁枝对记者说。
“4月18日晚上7点左右,案发现场又来了一辆白色金杯车,我一下子认出就是17日晚上绑架我们的车和司机。我们马上用相机拍下了车(牌号:京A41486)和司机,司机见状转身就跑,其它跟着来拉渣土的几辆大卡车也跟着跑了。”许铁枝说。
蓝靛厂厂北街61号的房主许玉成的儿子许枫告诉记者:“4月21日晚上大约8点多,我与许铁枝的女婿郑文亮正在案发现场,突然来了30多名保安,他们个个戴着大口罩遮起面孔,其中领头人身高大约1.85米,穿一身黑衣。我和郑文亮同时拿出相机准备拍照,但被这些人抢走相机,并分别拖开用木棒进行殴打,最后向我和郑文亮俩人臀部各捅一刀。要不是我们挣扎跑出来,那天晚上就会因失血过多而没命的,因为他们用刀捅了我们后还不停地打我们。”
许铁枝说,从4月17日到21日,他们全家都遭到殴打,其中许铁枝的一只眼睛已被鉴定为残疾;许玉成的儿子许枫与许铁枝的女婿郑文亮被捅伤,住院治疗。此次事件中受伤害最重的是租客许铁枝一家,但被推倒的房子是许玉成的。许玉成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怀疑:这又是一起暴力拆迁。
许玉成说,2003年3月中旬,拆迁方公告此地要拆迁,4月初拆迁办口头告知他货币补偿10万元,10万元能买个楼道还是楼梯?他还表示公房自己一人不能做主,要拆迁办找分给他房的单位钢铁研究总院房产科谈。但许玉成还没能知道4月15日拆迁办去那儿谈话的内容,4月17日就发生了绑架房客强行拆房的事件。
许铁枝表示,在他们多次上访的情况下,海淀区四季青派出所拘留了4名嫌疑人。但事到如今,受害人依然没有得到任何处理结果。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受伤的身体和被野蛮强拆的住房都没有得到任何解决方案或补偿。
“四季青蓝靛厂厂北街61号发生的恶性案件是一起有预谋、有组织、手段残忍、社会影响恶劣的黑恶势力犯罪案件,如果有关部门不加紧处理,这样的事情在海淀区还会发生,老百姓就没有安稳的日子过。”北京海淀区政府的有关人员如此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