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米兰、伦敦、纽约、东京……下一个国际时尚中心花落谁家?当中国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服装制造中心的时候,国内大大小小的城市,都开始不由自主地编织“时尚中心”的梦想,而时装节庆,又无一例外地成为每个城市重中之重的“抓手”。
造节运动蔚然成风。昨天举行的上海时装周国际论坛披露了一个令人吃惊的数据,中华大地上每年举办的服装节,居然多达200多个,其中名气较响的,就有20多个。与会人士纷
纷指出,中国的时装节,太多了,已经严重制约着国内服装节的竞争力。
英国时尚业资深专家捷得夫·班克斯指出,中国不可能搞很多很多的时装周。因为现在全球时装周安排得已经很紧,买手、设计师等重要的参与者其实并没有很多时间参与中国各种各样的时装周。所以中国还是应该集中精力,搞一个时装周,吸引全球的目光。杉杉集团总裁郑永刚则坦言,仅在长三角方圆200公里范围之内,每年大概就有7、8个服装节。但其实这些服装节展示的,都是地方性产品。僧多粥少,这么多的服装节分散了国际买家和顶尖设计师的注意力,其实对谁都没有好处。
正当国内的服装节因为激烈的国内竞争而陷入“长不大”的尴尬时,我们发现,中国人打造“第六大时尚之都”的梦想,已经遭遇来自亚太同行们的挑战。昨天的论坛透露,印度时装周2002年的零售额同比增加了70%,今年又增加了30%,其国际买家已经接近400家。澳大利亚的时装周还吸引了周边中国香港、新加坡乃至越南的时尚品牌前往发布。而新加坡更是已经举办了首届亚洲时装周。
正如澳大利亚时装周有关人士认为,在亚太地区,中国香港、曼谷、越南、印度……许多城市都有了自己的时装周,这个市场变得竞争越来越激烈。有业内人士指出,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国内的服装节再这样“内耗”下去,下一个时尚中心,就不见得花落中国了。
竞争最激烈的长三角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在昨天下午一个题为“时尚产业的城际联动”的分论坛上,来自长三角16个城市的政府高层,专门就长三角时尚产业的联动问题坐到了一起。
其实大家的认识还是比较一致的。代表们普遍认为,谈到建设国际时尚中心,其实长三角没有一个城市,可以与上海竞争。他们同时认为,长三角需要形成区域分工,上海在时尚产业中,应该做高端,也就是设计、营销、贸易这一块,而制造业则应该放在长三角的各个服装生产基地。宁波的一位政府人士在谈及国际时尚中心建设时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首先是上海,但不仅仅是上海。
在会上,上海纺织控股集团总裁、上海服装节组委会秘书长李克让提出,能不能大家联手一起搞一个时装节,或是一个产业联盟。记者注意到,这一提议,显然引起了不少城市的兴趣。业内人士指出,作为中国最大的纺织服装加工基地,长三角时尚产业如能真正实现城际联动,形成一个合理的分工体系的话,中国才有诞生真正的“国际时尚中心”的可能。本报记者陈春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