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北京-香港金融合作论坛 > 正文
 
北京-香港金融合作论坛现场实录(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0月24日 14:46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为了进一步推动在CEPA框架下京港金融业的合作与发展,香港贸易发展局、北京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北京市投资促进局、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于2003年10月24日下午在北京联合举办“北京·香港金融合作论坛”。新浪财经频道全程直播本次会议。以下为直播实录。

  时间:2003年10月24日下午2:00

  主题:北京香港金融合作论坛

  主持人:下面有请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杨先生演讲,他演讲的题目是CEPA框架下的京港金融合作。

  李杨:非常荣幸能应北京市政府之邀,参加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会,我接到这个邀请时间不能算短,但是发言的准备一直没有完成,因为这个题目仔细想起来特别难切入。我作为研究者,最近经常被邀请参加上海、深圳、香港有关类似的题目。这个题目谈起来并不是特别容易深入,所以今天借这个机会,也很难谈很切实的看法。我想就谈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我们讲合作自然是双方的优势互补,首先我简单地回顾一下,分析一下北京市的优势所在。第二与此相关,也就是香港的优势所在,包括金融界的金融优势。第三,我们讲对于这样一种香港和北京的这种金融合作,这样一种模式,以及与此相关的中国境内,大家纷纷在建金融中心,这样一件事情做一点评论。我们想北京的经济和金融的优势刚刚我们金融办的同志已经说得很多了,有些地方可能会是重复的,我觉得是不是有四个方面。

  第一,我们是首都,是政治中心,是政策中心。现在我们由于很多世界一流的机构,包括金融机构,其他的工商企业机构,还有各国政府,都在北京,因此我们现在也能够得到全球风气之先,这是别的地方不能比的,是北京无与伦比的优势。

  第二个优势就是我们最近刚刚兴起的,我们“总部经济”的模式,这个概念在我接触看来,是今年刚刚有的。它特指的是一种在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公司和境内大企业的总部,聚集在一起的现象。聚集在一起,我想它是不是有这样一些优势。第一它是一个研究中心,要成为研究中心,它就必须具有我刚刚说的,它能够得风气之先,最先得到信息,而且它有大量的合格的研究人才,有非常发达的信息网络,这样一些情况,在我们北京是具备的,应当说在全国的其他地方是不具备的。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商业性机构,可能会把它商业性组织放在北京之外,但是它一定要把他的研究性组织放在北京,这是北京的优势。

  第二融资中心,这一点是很清楚的,刚刚我们已经看到,北京是聚合了中国金融机构总部最多的地方。昨天我在上海交行总行开会,他告诉我一个苦恼,他说总行不在北京有喜有忧。所谓的劣势就是很多金融服务的和约,特别是大的金融服务和约是需要总部和总部签的,而大量的总部在北京,所以他们越来越感觉到拿不到大的单子,这是北京非常独特的优势。

  第三个信息中心,这是我们是政治的、经济的、金融的以及其他相关的国内的,国外的信息自然会首先聚集在北京。我们做研究的,就感觉非常清楚。很多的事情在北京已经是习以为常,在外地还是很鲜见的。尽管现在信息技术这么发达,媒体这么发达,但是很多的事情还是要聚在这里,才能得到,或者是更深刻理解。

  第四,它是一个销售中心。我们看到北京,你觉得好象没有像广东车来车往,非常拥挤。像上海那个地方,也是一望无际的车流,北京应当说没有这么严重的现象,特别是货物的运输没有这么严重的现象。但是统计显示,北京的物流是全国最大的。它是销售中心,准确的说,应该是销售和约的中心。所以有经济就有金融了,有贸易就有金融,这是我们北京非常重要的几个方面,总部经济。有一些事情,像“总部经济”的概念,我本人并不是讲新概念的人,但是我在逐步接受这个概念。为什么呢?比如说我们现在所在的金融街,当时金融街论证的时候,我参加了两次论证,当时很多人否定,我是否定的一面的。我觉得凭空的就要聚合,有什么根据呢?但是现在看起来,是有根据的。北京有它的聚合的根据,这个根据就是“总部经济”,这个词概括是非常恰当的。

  第三个优势,说到我们的金融业,就是我们金融机构的聚合。金融机构聚在这里,首先我们就可以得知到各种各样最新的,最直接的金融信息。因为中国这种体制,你常常不生在北京的话,各种各样的政策,你不能够很快的得到,各种各样的政策你不能够很快的实施,另外呢,还有可能各种各样的政策在下面被扭曲,这一点应当说在北京不会发生。所以说这是北京金融机构云集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最近有研究者做过一些统计,包括金融机构的,所谓的总部,国内外在一起,北京就占到百分之六十几,上海占百分之三十。从工商企业的总部,金融企业的总部,这两个总部来看,北京都有它的优势,这是第三方面。

  第四个优势,我们觉得是不是人才的优势。金融业是一个信息密集的行业,有些人会说,金融业98%是信息。金融业又是一个人才密集的行业,它需要大量的人才,而在人才这方面,北京无与伦比。我们不止是在中国无与伦比,在全球,北京的这种知识密集程度也是无与伦比。但是你把区域划小一点,中关村这个地区,全世界第一,大概是二十多所大学,这个小区域是全世界的第一。这么密集的人才,这么密集的高等学校,这么密集的研究机构,自然为我们金融机构招募到好的人才,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在北京的总行,分行,保险公司总公司,分公司,都能招到比外地银行优秀得多的人才。常常我们到分行去看觉得人才很差,特别是一些外购机构来谈的时候觉得不能对话,不仅是语言,而是理念不能对话,在北京已经没有这个概念了。在北京已经可以在语言上,在理念上,在概念上,基本上是可以直接对话的。这是北京人才优势的体现。上面这四个方面,能够概括北京的经济和金融优势。

  我们看第二个问题香港,香港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时期,刚才李行长已经讲了,有CEPT是因为香港有新的问题,我们需要找到新的支点。香港优势,我们最近到香港去做过研究,香港是什么优势?教育优势是国际著名的教育机构,为香港政府开的一个药方,说是教育优势,我觉得恐怕勉强能接受。有人说香港是一个制造业优势,这是稍微更远了一点,我觉得优势是不是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看,第一,香港还是一个港口贸易为核心的这样一个中心,中国积极地对外开放之后,围绕着香港以及整个沿海地区,我们有非常多的新的港口的建立,而且应当说,提供的条件优惠条件不亚于香港。但是今年上半年,香港港口的贸易它的增长率远远超过大陆上其他所有的增长率。中国大陆越来越开放,香港在这方面的优势没有丧失了,它取得这种优势,外国的交易者还依然青睐香港,有它的道理,因为它的无微不至的服务设施,能够非常好的监管措施,非常合乎国际标准的监管框架,是大陆很缺的。这是它的一个优势。

  第二个优势是香港的旅游、服务贸易。从大陆的旅游者来看,在香港确实有他在大陆上享受不到的一些服务,还有一些他买不到的产品。尽管现在随着我们中国经济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在北京不能说什么都能买到,什么都能看到,但是你到香港了以后你发现,有你看不到的东西,有你买不到的东西,特别是有你所不能享受到的购物的环境,那么优美,那种作为上帝的感觉,这也是它的一个优势。

  第三个,也是最大的优势,就是金融优势。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我们觉得是不是可以从三个层面上来考察。一个层面就是所谓的硬件了,硬件应该是简单的,我们大陆上盖的金融机构大楼,任何意义上已经不亚于香港。硬件容易追,就看软件,软件各种各样的法律制度,规章制度,管理框架等等,这方面应当说有距离,我们在努力的跟上。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北京,中央政府,有很多这方面需要吸收香港的经验。但是最近,我们通过研究我们发现,还有一个更深层的第三个问题。就是使得这样一些法律,这样一些法规,能够贯彻,能够执行的更深的一些基础,社会基础。这就是最近温家宝总理有一个讲话,说“法律制定容易,法律执行难”。我们过去是“无法可依”,现在每年立法的速度快得不得了,但是法律的执行非常难。一方面是法律执行的制度差一点,另外是很多很细微的,人们自愿的遵守法律这样的理念,觉得违规或者是不守信用这种耻辱感还不是建了一个法律就能解决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有一个,专门把建立全社会的信用制度,把它作为一个条件。大家注意看,第一个是“以道德为依托,法律为根据”,是这样的表述。这就表明了我们下一步的发展应当突破简单的谈法律,谈制度这个层面,要更深的探讨,使得法律制度真正能够成为我们行为准则更深的习惯问题,理念问题。这个在香港是具备的,所以它才能够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因为国际金融中心也是有沉淀的问题,有沉淀成本,金融的沉淀成本是比较低的,进来很容易,出来也很容易。但是你要创造一个条件,让他愿意进来,不愿意出去,愿意在这儿停留下来。这就完全是靠软环境来吸引,这方面香港是得天独厚的。在这方面,内地的几个金融中心,是不能够与之相抗衡的,在一个不太短的时间里,是不能抗衡的,这就是香港的优势所在。这样的话,比较了优势之后,我想所谓的北京和香港合作问题,这是很清楚了。大概应该是在“总部经济”的层面上,香港要想在大陆做生意,要做大生意,你就到北京来。北京要走出去,就要到香港去,特别值得提出的就是香港对于大陆经济的作用正在转变,CEPT意味着一个新的变化。过去它是外国人,外国机构进入中国的一个桥梁,今天它是中国人走出去的一个桥梁。比如说我们说金融业走出去,你走出去可以直接到美国去,直接到欧洲去,但是可能最方便的你是到香港去。因为到了香港去,实际上等于进入了全球。我们在香港经管局的框架下,有一个很美元清算的,有和欧洲清算的,现在正在努力建立和人民币清算的接口。过去很多的人谈中国经济发展的时候,说中国有一个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具备的条件,就是有一个香港,过去如此,今后还是如此,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香港还会积极的在这方面保持优势。

  最后我想说一下,最近这几年,特别是最近这几个月,谈金融分析的会特别多,到深圳去谈,北京也在谈,北京一谈,舆论哗然,中国能有三个中心吗,能有两个中心吗,上海和香港究竟谁是中心。我觉得事到如今,应该把心放平和一点,这背后有一个概念,就是金融中心的排它性,认为有了A就不能有B,我觉得这个是一个错误的看法。应当说,每一个中心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有它的特有定位,这个特有定位是短时间不能被其他替代的。我们是不是能允许有功能不同的几个中心存在呢,我觉得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的会开了一个很好的头,香港一个已经被确认的金融中心,愿意和正在发展金融中心,创造条件的北京合作起来看问题,而不是说你是中心,我不理你,用排斥的态度对待北京金融业的发展。今天应该说是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架构,今后中国金融业,特别是金融业金融中心的发展,是不是可以广泛的吸收我们今天的精神。如果是这样的话,香港的金融业,北京的金融业,中国的金融业都会有大的发展。

  主持人:下面我们请出香港资深大律师梁定邦先生,他演讲的题目是京港金融合作的下一步!

  梁定邦: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我想今天是以一个个人的身份跟大家谈谈,我们京港下一步的金融合作从什么思路探讨这个问题。其实刚才李所长谈到了,香港的地位是什么样的,以前香港有不少的贸易,金融,尤其是国际的资金,都是透过香港进入大陆。比如说我们最典型的,就是在香港挂牌的H股,两地都有股份,就是A股跟H股是一家公司,是两个股东股,一个在大陆挂牌,一个在香港挂牌。从1993年到现在,非常成功的,成功到什么地步呢?甚至现在H股的价钱比A股高了,都算是成功吧。但是,这只是头一步。

  第二步应该是怎样呢?我觉得第二步应该是从大陆怎样到全球去投资,甚至是透过香港来投资。为什么想到第二步呢?其实现在我们国家的外汇储备已经超过3600亿,包括外汇的存款也是相当的一笔,下一步我们国家绝对有条件来考虑怎么利用我们两地的优势,北京、香港怎么来到全球,先从香港来做一个开端。最近大家都看到了,我们都谈到QFII,跟QDII这两个构件,QFII的构件大家都知道,已经实施了,现在起码有十个QFII来注册,不断的在挪到内地,但是它暂时来说,喜欢投资国债,但是我估计以后它会选到内地的一些证券,都可以入市的。但是这是一个开端,把它从外地拿到中国大陆来做投资,这个我觉得会慢慢把中国大陆的那块投资变成一个全球化的投资。这儿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QFII带动什么呢?国际的投资组合的一些公司开始,时报的做指数,做投资组合的那些公司,已经开始来研究是否在中国的投资,可以放在全球投资的组合指数里面。这样的话,节变成以后做全球投资的投资人,他本身会把一部分的投资成分放在中国大陆里面。这样的话,中国大陆的证券市场,会慢慢发育起来,变成全球证券市场的一部分。其实QDII的想法也是一个相应的想法,把异地的外汇储备,不属于外汇的存款,有一部分让他在外地来做证券的投资。大家都知道,很希望这个很快出台,这个已经在研究了。但是,我跟大家说了QDII的构件也有它的局限,它的局限在哪里呢?现在都是看的证券投资这方面,投资在证券市场里的,为什么要投资在证券市场里面呢?因为证券本身在这个大的市场里面,它具有流通性,你想卖的话,是很容易卖的出去,因此就是先得从具有流通性的一面来做,而且这个也是需要马上变现的人,可以马上变现的钱进入这个投资的市场。所以一般所谓的公务的资金,各种公务的工具都要有非常好的流通性,监管机构才能接受。他急需钱的话,必须把它卖掉,必须要有渠道,必须选一些流通性非常好的金融工具才能投资。但是我觉得光是看证券市场本身来说,看所谓的公共市场,大家投资比较小的,投资必须要照顾他们承受能力的人,必须照顾得非常无微不至这方面的人才行。因为QFII很难出台,万一到了国外投资亏掉怎么办呢?所以这个问题要小心考虑,迟迟不出台,也是这个问题。

  另外一个问题,跟国内的市场怎么互动,这也是一个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但是我觉得我们下一步应该从大陆的那些比较庞大的外汇储蓄,包括我们外汇储备,怎么向全世界投资。现在我们当然也是向全世界投资了,投资国外的债券,我们国家借钱给美国很多很多了,都是买他们的债券。除了这方面以外,我们可以根据我们CEPT协议里面,我们可以想想,我们怎么可以跨进头一步。除了我们在证券市场里面跨这一步,我们需要在直接的投资里面来跨进这一步。现在的直接投资,大部分进入我们国内的直接投资有不少的法规来管辖,但是我们出去的投资管理的法规并不多,而且现在的限制也不多,虽然现在各地开始给予他们额度了,各地的额度方面我建议下一步可以从几方面,从CEPT这方面来想。从哪里可以想呢?我觉得就是用CEPT方面来跨越这个方向。CEPT里面有很多的服务承诺,在这里面我选了几项。

  第一项是非常重要的,两地的专业服务不断的提升,两地的专业人员很容易在两地来执业,这样的话,可以确定下一步多种的合作,多种的经济合作,多种的金融工具可以出台。但是是哪一种金融工具呢?接下来我想介绍三种金融工具,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一种就是关于地产服务的,第二种就是关于增值电信服务了,第三种就是关于视听业务

  我首先讲讲关于地产的业务,其实大家都知道,香港大的地产公司在北京都投资了不少,恒兴公司,长江各方面都是在北京投资了不少。但是它是本着一家公司本身它的能力去做的。不少北京的公司,都在香港做房地产,但是他本着自己的能力做的。但是香港证监会已经开始有一个所谓的地产信托基金,基金的构件已经出台了,但是这个基金的条件是非常严格的,因为它是公募的,它能选的构件也是很有限的。我建议下一步可以用私募的地产投资基金来做,我们现在国内有不少的信托投资公司,这是我们银监会监管的金融机构,他们可以接受信托投资。它有它的监管的条件,不会是一个普通的平民百姓可以进去的,基本上是有一定承受能力的人才可以进去做信托投资的。香港也有类似的公司,这方面的话,用私募的方面,来做地产的投资基金的话,这个是比较划算的。可以选两地有现金流的这些项目来做,比如说什么是有现金流的项目呢?现在是有一些比较高档的公寓,商场,包括写字楼,包括娱乐场所,包括金融街这里的一些大厦,都是非常好的制造现金流的房地产。把现金流的房地产包装在一个信托基金,这些信托基金两地都会有,香港有现金流的,内地有现金流的。这两者放在一个基金里面,两地的人进行投资,但是要透过私募资金来投资这一块儿,这样的话,你可以很快把两地的房产带动起来。但是这样还不够,还要连接旅游业务,现在已经开始开通私人旅游到香港,香港的宾馆现在的入住率越来越提升,今后几年宾馆不少的老板正在测算,我们要多建多少多少的宾馆。这个问题有人在香港提到什么呢?共享公寓这样的方法来做,有人说,你可以在异地的人在香港买了公寓了以后,一年你买三个月,可以在这个地方住三个月,其他的人买三个月,你就可以住三个月,一个房子这样就可以卖给几个人了。主要是用一家信托公司,管理公司来做,做宾馆也是一样的。来做的话,就变成了一个信托基金,你买了一个单位的话,在这个团体里面,随便谁都可以做,这样的话,你可以变成一个比较庞大的地产信托基金了。这个其实不是新的东西,这个东西已经在美国,在欧洲做了好多年了。只是这个我觉得是非常现实的东西,很快可以做出来,而且经过两地的信托投资公司,这是地产业务,可以商业地产,可以旅游地产,都可以做。

  另外我想讲视听服务,北京是一个政治中心,金融中心,我还想加一个,北京是文化中心,这是全国没有别的地方能取代的。这是北京绝大的优势。现在那些拍电影的,做电视剧这方面的,融资现在来说,都是非常简单,没有组织的,其实电影融资,电视融资,制定的多媒体融资,在北京有很多很多多年的经验。这方面的管理方法,融资方法我们可以借鉴进来,这些方法只能用私募方法来讲,也需要两地的信息投资公司来融资,这方面法律的文本,法律的构件都流传在网上,你在网上就可以找到了。在两地的律师行,会计师行,投资银行,都有非常多的先例,可以很快就把这种构件获取了。这方面的话,现在网上游戏在中国大陆都是非常风行,网上游戏如果要做得好的话,起码也要一千万美元,我们现在大陆的一些网上游戏呢,都是其他地方汉化的,我们自己开发的绝少,而且是还没到家。真正到家的话,你需要放钱进去,你放钱进去的话,必须有这种的融资渠道,才能做得出来。电影,电视剧。

  最后两个问题,我们想跟大家说一说。第一个是税法的问题,两地要投资的话,你不能收双重税,另外就是外汇的进出入的问题,这需要搞一个构件之后,两地就都可以投资了。因此外汇审批的渠道必须开通。最后我们需要做一些跟绿油油挂钩的,我觉得这个特区政府跟中央政府应该是有一个所谓的旅游投资的,或者是投资移民的方法。这种方法现在在香港的政府,其他的政府有很好的,很具体的安排。其实下一步中央政府必须要考虑这些问题,在香港住三年,你必须要给他签证,你可以随时来,这样的话,人家是愿意去买这些东西的。其实现在香港根本就不怕移民问题,因为人拿到香港居流证的话,不一定永远在香港居留,最重要的是要不要用香港的福利,你不用香港的福利,来365天都没有关系,来的话,就在香港消费,何乐而不为。所以要把移民和所谓的享受福利两个东西脱钩,今天由于时间所限,我就讲到这儿,谢谢大家!

  主持人:下面有请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长刘连舸先生,他演讲的题目是CEPA框架下的京港银行合作机遇。

  刘连舸:各位嘉宾很高兴能有机会参加由北京市政府主办的北京香港金融合作论坛,并发表我个人的看法。我想简要介绍一下香港回归了以来,CEPA经营协议的内容,最后简单谈一下京港金融合作的前景。

  第一点,香港回归祖国以来,随着两地经济金融的日趋融合,两地的金融合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中国人民银行,就两地金融发展的问题交换了意见,共同维护金融机制,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另外双方还在共同开发课题研究,人员培训,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积极合作。从1997年开始,香港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年会,继续作为成员与人民银行一起参加国际地区性国际金融组织,以及区域合作组织,比如说APEC,还有国际银行等。增加了我们在国际金融和金融领域当中的合作和影响力。现在一个探讨比较多的话题,就是建立亚洲债券基金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人民银行也与香港经管局进行合作,建立亚洲债券基金发展地区的债券市场,有助于提高和改善亚洲各国地域国际性金融危机,和金融市场的能力。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在这方面配合默契,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这种合作,使我们在区域金融合作当中,发挥了比较好的作用。

  第二点,CEPA有关内容。今年6月29号,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签署了内地与香港的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这个安排涵盖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贸易投资便利化,协议的实施目标是逐步取消货物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逐步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以提高内地与香港之间的合作水平,实现共同发展。其中在服务贸易方面,协议规定17个服务行业获得放宽准入,尤其是以降低银行的准入条件更为显著,主要有以下几项内容。

  第一,香港银行在内地设立分行或法人机构,提出申请前一年年末总资产不低于六十亿元,香港财务公司在内地设立法人机构,提出申请前一年年末总资产不低于六十亿元。在我们现行的管理规定当中,一般的外资银行的门槛是200亿,香港已经大幅度的降低了这个标准。第二,香港银行在内地设立财务公司,无需先在内地设立代表机构,一般的银行要在内地有代表机构两年或者是三年。香港银行在内地银行申请人民币业务时,应当有两个条件,你经营一般的外汇业务没有上述的限制,但是要申请经营人民币业务,我们还有两条。第一要在内地开业两年以上,第二,主管部门审查有关盈利性资本时,要和内地的多家分行进行整体考核。金融业是香港最具竞争力是最高政治的机构,CEPA大幅度的降低了要求。同时协议鼓励内地银行,把外汇业务移至香港,以及鼓励更多企业到香港上市,也有助于香港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此外,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加,人民币币值保持了比较稳定,信誉不断的提高,人民币在周边国家流通日趋普遍。其中香港是人民币流通的较多的地区之一。刚才李教授和杨教授已经介绍过了,存量流量的概念不一样,不管怎样讲,香港有人民币流通已经是事实。第三点,CEPA对内地和香港加强经济合作提供了桥梁。CPEA正式签署,标志着内地和香港的经济关系进入了新的阶段,将对当前的经济结构转型,和长远发展,产生十分重大的作用。同时我们会对内地经济发展起到推动和示范性的作用。首先,内地对香港率先开放的17个服务领域,大多属于香港本身市场空间不足的物流,金融,旅游和工商业后勤服务,不但可以解决香港知识产业服务范围受限的问题,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本地市场空间不足的问题,也会得到缓解。香港还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机会,进一步发展金融业,扩大金融市场,包括进一步发展资本市场,债券市场,发展全面的金融产品。目前服务业在内地比较落后,特别是作为现代市场经济最重要组成部分的流通业,服务业是香港的强项,完全可以配合内地的发展,虽然香港的银行介入内地较早,但是由于规模较小,给业务的发展带来影响。签署了CEPA以后,降低了港资银行的准入标准,与其他的外资银行相比较容易抢得先机。更重要的是,香港金融市场,在满足内地对资金的庞大需求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香港是内地公司河内地项目的安排国际股本融资和银行贷款的主要工具,不但满足了内地金融业融资的需要,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也将逐步增强。最后香港可以作为内地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提供实践经验,内地加入WTO的重要目的,是要与国际市场接轨,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境外资源发展内地经济,但内地市场尚未成熟,在与国际市场接轨当中,蕴含着一定的风险。CEPA签署了以后,香港可以起示范作用,支持内地银行把国际资金移至香港,确定内地在金融改革,重组和发展中,充分利用和发挥香港金融中介机构的作用。香港市场体系较为完善,艰兼具中西文化的特点,香港可以把经验和做法带回内地,协助内地完成体制转轨的任务。

  最后我讲一下京港合作的前景。据统计,到今年9月中旬,香港共有十家银行在内地设立了38家分行,其中在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东亚银行,南洋商业银行,这些银行在北京设有分行,目前在京的外资银行,还只能经营外币业务,到2004年,北京市将开放外资银行,在京经营人民币的业务。香港银行可以充分利用CEPA项下的申请人民币优惠措施,汇丰银行与南洋商业银行,由于成立的比较早,所以可以直接申办,东亚银行要等到2005年1月份才能申办。现在北京市市管的金融机构有五家,北京作为首都,具有其他的优势,北京是中央机关的所在地,集中了所有的宏观调控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我曾经在伦敦工作的时候,他们有人说法兰克福要挑战伦敦的金融地位,当时伦敦英格兰银行的一个专家告诉我,有一点非常重要,你判断一方能否成为金融中心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除了资金交易量,机构设置,很重要的是看你的研发和开发,各个大银行的决策开发机构在什么地方。在伦敦一公里的范围内,云集了三十万金融开发的大军。在北京,北京最大的优势,很重要的一点,我认为就是进行金融开发的优势,金融新产品的开发,有了这个头脑,其他的机构安排,资金都会被吸引过来。这是北京目前最大的优势。现在我们金融业在北京的地位,也正在不断的得到加强,据我们知道的数字,可能稍微找了一些数字,到2001年,北京的金融业整体已经实现附加值到430多亿,这与国际大的金融中心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北京作为一个新兴起的大都市,在其他的方面有优势,在不久的将来,通过和香港比较大的金融中心合作,充分挖掘潜力,前景我相信会是很美好的。香港的金融业在北京对外引资上具有先天的优势,香港的金融市场也比较熟悉内地的金融运作,至少不会像西方有些国家,不太了解内地的一些做法和习惯,这就涉及到金融文化的问题。我想香港对于内地的经营运作应该很了解,所以有这方面的优势。同时对于内地的金融法规,政策制定程序,以及最新的信息和资金实力都比较了解。这样的话,通过两强的相互协作,将为北京发展,金融业提供先进的管理经验!最后我预祝在CPEA框架下,北京市作为内地的金融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香港作为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开展两地金融合作,能够取长补短,争创双赢的局面,谢谢大家!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网络调查赢取丰厚大奖
激情为你燃烧 就等你哦!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精彩华纳铃声免费下载!还有精彩大奖哦!
  好消息-新东方新概念送教材! 学会哇啦哇啦说地道英语 考研&MBA冲刺早准备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摄像机 减肥 停电装备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在耳边呢喃诉爱意
跳一场激情双人舞
非常笑话
最最酷辣的笑话
每天都来爽一爽
图片
铃声
·[范玮琪] 那些花儿
·[和 弦] 同桌的你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企 业 服 务


新浪泰宁站隆重开通
开家饰品店年利几十万
中医根治乙肝获新突破
发传真?你落伍了!


分 类 信 息
北交大MBA直通车(京)
分类特惠广告抢购
到国外去上学(豫)
牛皮癣鱼鳞病重大突破
黄冈网校诚征代理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