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不及外国航天公司在华专利,有专家指外方欲控制关键技术研发记者 邱登科
中国载人飞船上天,引发业界对航天产业商机话题的关注。但据了解,目前中国授权的航天技术专利数量极为稀少,且多数为国外机构所拥有。有专家认为,这显示中国航天技术的商业应用前景不明朗。而外国机构在中国申请航空航天专利的主要目的,是为控制我国航空航天关键技术的研发。
仅拥有26件专利
尽管由于航天技术涉及到国防安全而更多采取技术秘密方式进行保护,但我国航天技术专利数量之少相信仍出乎意料。《粤港信息日报》记者昨天从广东专利信息中心了解到,截至今年9月,我国授权的航天技术发明专利总数为84件,其中国内机构拥有量为26件,国外机构拥有量为58件(美国休斯公司占26件),国外机构拥有量比国内机构超出一倍多。
而同期美国授权航天技术专利数为1719件,同样主要为休斯公司所拥有。
航天专利管制严格
同属尖端技术,和IT、生物技术领域每年动辄上万件的专利相比,航天技术专利数量可谓微乎其微。据广东专利信息中心主任林楚则介绍,这是因为涉及到国防的航天技术专利在世界各国都受到严格管制。在我国,航天技术专利申请需要通过国防科工委下设的国防专利局审核,凡涉及国防安全的技术均采取技术秘密方式进行保护,专利申请将不能获得批准。其他航天技术发达的国家如美国、俄罗斯、法国等均采取类似办法进行保护。
商业前景不被看好
林楚则分析,专利申请的目的往往出于市场控制的目的。申请数量稀少反映我国航天技术商业化规模和前景不被看好。
外方旨在控制关键技术研发
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夏先良指出,外国机构在中国申请航天专利的目的不在于控制进口,我国航空航天进口规模越大,外国人的专利申请也会越少。而且,由于外国人害怕向国外申请专利会泄露技术秘密,因此他们掌握的航天技术均采用保密方式保护,技术溢出概率很低,难以模仿,西方航天强国一般通过输出航天产品来赢得我国市场。
因此,夏先良分析,外国机构申请专利既不是为了直接投资中国的航天产业,也不是为了出口控制权,而是为了控制中国研究与开发的关键领域。
|